▲掃碼申請試聽 來源 | 阿米巴經營學堂(ID:CEO-8888) 作者 |稻盛和夫 “自力”顧名思義,是指經營者自身具備的能力或力量。 “他力”有兩種:一種是指經營者的得力助手,左臂右膀,以及企業員工的力量;另一種“他力”是指宇宙、自然的力量。 ——稻盛和夫 “經營原點12條”的能力 怎樣判斷“自力”即經營者自身具備的能力呢? 用一句話來講,就是經營者是否能夠全面實行“經營原點12條”。 問你是否具備經營者的能力或素質,如果你回答,你能夠忠實地遵循和實踐“經營12條”,那么你就充分具備了作為經營者所必需的素質。 經營者應該實行的“經營原點12條” 下面簡單解釋“經營原點12條”。 1. 確事業的目的與意義 為什么辦企業,從事這項事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這個問題自己必須想明白,不明白就必須不斷自問自答。這里的要諦是:必須樹立光明正大的、高尚的事業目的。 如果辦企業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個人的私利私欲,員工就會講“經營者為了自己賺錢來驅使和剝削我們”,他們就不肯由衷地協助你,企業就很難辦好。 為了喚起員工的共鳴,使他們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就需要經營者超越一己的私利,樹立高層次的事業目的。 話雖然這么講,但在美國,創辦企業就是為了自己賺錢,就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這種情況相當普遍。為了得到干部的協助,他們會說“我把你當合伙人,只要你盡力,我就給你高薪”。就是說用金錢和利害來構筑公司內的人際關系。 那么公司上層即使擺平了,一般的員工仍難免牢騷滿腹。特別是工會力量強的地方,就會不斷發生各種沖突。 所以,越是像美國這樣講究利害得失的社會,就越應該樹立符合大義名分的事業目的。 2. 設定具體的目標 “這個月銷售額多少,利潤多少”,必須設定每個月的具體計劃,并向員工們做說明和解釋,讓計劃或目標與員工們共有,“社長,我們明白了,我們就來努力完成這個計劃吧!” 讓大家有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就能凝聚合力,促使大家千方百計達成目標。 3. 胸中懷有強烈愿望 這里著重強調“必須持續抱有滲透到潛意識的強烈愿望”。就是說經營者在樹立高尚的事業目的,設立了每個時期必須完成的具體目標后,心中就要抱有不管碰到什么困難,無論如何必須達成目標的強烈愿望,朝思暮想,做夢也想。 在經營“京瓷”公司的時候,我曾遭遇各種困難和煩惱。在這過程中,我意識到缺乏強烈愿望,就無法解決難題而成就事業。 那年年初剛上班,我就向全體員工提出當年的方針,用一句口號表達:“為完成新的計劃目標,不屈不撓,一心一意,開動腦筋,千方百計,全力拼搏。” 4. 付出不遜于任何人的努力 每天的工作都是實在而非虛浮的。比如跑推銷的,要不斷拜訪客戶,即使被拒絕也要想盡辦法拿到訂單。 必須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出持續不懈的努力。 5. 追求銷售最大化和經費最小化 利潤不靠主觀追求而來,利潤是努力工作的結果。就是說,你盡力做到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作為結果,利潤就自然產生。 而且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益的企業體質。 6. 定價為經營之本 制定價格是領導的職責。價格應制定在顧客樂于接受、公司能夠贏利的交匯點上。產品定價不適當,那么不管你如何努力,到頭來可能仍然沒有利潤。定價往往就是定死活。 產品的賣價、原材料的進貨價,不是由自己單方決定,往往由市場和對手決定。但是否以對方的出價為準,最后判斷還是經營者自身。 定價太高賣不動,定價太低,即使賣得好也沒錢賺。定出某種價格,就會賣出多少數量,這樣的預測非常困難。 但經營者必須在正確認識自己產品價值的基礎之上,以利潤最大為定價原則。價格應由經營者親自決定。 7. 經營取決于堅強的意志 經營必須有不屈服于任何阻力的、洞穿巖石般的堅強意志。 為了實現第2條所說的具體的目標,就需要這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 8. 燃起斗志 經營者需要不遜于任何格斗士的激烈而昂揚的斗志。 經營必然伴隨競爭,在嚴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使企業不斷成長,經營者就必須有這樣的斗魂。 9. 拿出勇氣做事 領導人如有卑怯的舉止,就會腐蝕整個組織,組織里的不良行為就會像野火般蔓延。 勇氣來源于強烈的使命感和堅定的信念。統率眾多員工的經營者必須率先垂范,具備勇氣,把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 10. 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十年如一日,重復同樣的工作,企業不可能發展。但是創新、獨創,不是嘴上強調就能做到的事。 今天勝于昨天,明天勝于今天,天天鉆研,天天改善,持之以恒,就能不斷創新。 11. 要以關懷坦誠之心待人 做生意必須雙贏,所謂“利他自利”、有同情心、真誠待人,就是在買賣中顧及對方,讓對方也獲利。 客戶滿意,就自然給你帶來利益。 12. 始終抱有樂觀、向上的心態,懷抱夢想與希望,以誠摯之心處世 保持開朗的心境,抱著向前看的態度,不失純樸之心。 經營會遭遇接二連三的難題,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態,就會被困難所壓倒。越是艱苦,經營者越要保持開朗的心境和向前看的態度。 懷抱夢想和希望,不失純樸之心,這是經營者必備的基本的人生態度。 經營者如果不能實行上述12條,經營就難以順利進展。這是經營者需要的三種力量中的第一種,是經營者的“自力”。 就是說,經營者具備實行“經營原點12條”的能力,是經營成功的必要條件。 得力的副手及全體員工的力量 1. 得力的副手(搭檔) “本田技研”的本田宗一郎的專長是開發和制造,因為有了精通財務、善于經營的藤澤武夫作搭檔,兩人珠聯璧合,才有了今天“本田”這個世界級的企業。 同樣,松下幸之助既懂制造又會經營,同時理解人心,但也因為有高橋荒太郎這位財務專家鼎力相助,才有后來的順利發展。 經營好比重擔,如果只有經營者一個人單肩獨挑,彎著腰走向上坡,未免太吃力。如果把這副重擔放在中間,有兩個人一起來扛,“嘿喲嘿喲”互相鼓勁,自然輕松得多。 我創辦企業時沒有本田、松下那樣幸運。我是搞技術出身,但又必須學懂財務,事無巨細都要親躬,是不得已,不足稱道。 在繁忙和苦惱中我想到孫悟空,拔毛一吹,就會出現許多小孫悟空,好比自己的分身,這位幫我去跑客戶,那位幫我算賬搞財務……希望有許多與我理念相通的人盡力幫助我。 這就是后來想到的“阿米巴經營”,盡量劃小核算單位,實行各部門獨立核算制度,讓各部門負責人都成為經營者,共同經營企業。 我是在事必親躬、繁忙之極的苦惱中,才意識到個人的力量即“自力”的局限。獨木不成林,“人”這個字就靠相互支撐,經營也一樣,靠個人單打獨斗,難成氣候。 經營者需要好搭檔。搭檔關系不能基于利害,重要的是同心同德。話是這么說,但在美國要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相當困難。大家發言中談到了這一點,有美國朋友邀請你出資合作,說有賺錢的商機。但你一旦出資,他又不認真經營,經營不善,資本金又不肯返回。 人種不同、宗教不同,又只談金錢上的利害得失,在這種人際關系基礎上進行商業合作,就是美國式資本主義。所以在美國尋找信得過的合作伙伴十分困難。 然而日本也有類似的情況。昨天還很信任的干部,競爭對手出高薪就可以拉過去,越是有技術、有能力的干部,對手就越拉攏。一旦被拉過去,昨天為止還一起共事的同僚,明天突然成了競爭對手。 他們還會把企業的重要情報全部帶去,讓對方搶得先機。這種情況日本雖不及美國嚴重,但這樣尷尬的事情同樣存在。 盡管如此,經營者個人力量總有限度,小企業或許管得過來,一旦做大,無論如何都需要可靠得力的副手或伙伴相助。 在美國常用出讓原始股等辦法,就是用金錢刺激來鞏固人際關系,最近日本也在學。但這種以滿足物質欲望來構筑的關系,歸根結底難以持久。 可靠的伙伴關系一定是心連心的信賴關系。當然利害也應當一致,但根本還在人心。“京瓷”的發展靠的就是這種心連心的人際關系。當時我雖然有一點技術,但經營企業根本上還要靠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堅信企業經營必須“以心為本”。 雖說人心難測,人心易變,但翻閱歷史,對自己信服、尊敬的人不惜以死相報,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刎頸之交”這類故事不勝枚舉。難測的是人心,易變的是人心,但人的心和心一旦相通,心心相印,又無比可靠而且強大。 創業之初,我已經領悟到這個重要道理,決定要以這種心心相印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去經營企業。 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自己對企業經營必須抱有崇高的使命感,然后將這種使命感用明確的語言,告訴可能成為自己的搭檔或助手的干部:“我要以這種人生觀度過自己的人生,我要以這種哲學來經營企業,您能贊同我的觀點嗎?” 我這樣真心誠意,諄諄相告,對方就會說:“如果您真的這么想,那么我愿意相助到底。” 結成這種美好的心心相印的關系,除了要將自己的觀點坦誠相告之外,經營者自己必須言行一致,為人可靠,值得別人信賴。 在具體工作中,在日常的待人處事中,用行動清晰地體現自己的信念。你真心待人,別人也會真心相報。也就是說,首先是經營者構建自己的哲學、理念,然后用它來感化干部,引發共鳴,促使他們成為可靠的合作伙伴。 這種心心相連的伙伴出現一個,增加到兩個、三個。如果經營班子有六人,六人都有同樣的理念,彼此心心相印,團結奮斗,企業就能順利發展。 對于能夠實踐經營12條也就是具備“自力”的經營者而言,這些可靠伙伴就構成“他力”,支持、支撐經營者共圖大業。 2. 取得全體員工的信賴和協助 不僅是干部,而且要全體員工同心協力。要在公司內營造一種氣氛,讓全體員工都能自覺地積極地工作。 辦法是通過酒話會等形式,把公司的經營情況和企業的方針告訴員工,提高透明度,同員工們推心置腹:“我按照這樣的理念經營企業,對員工們有這樣的要求,結果就能為大家帶來這樣的福利。” 讓員工們理解并產生共鳴:“為了這樣的社長,我們拼命工作,值!” 宇宙、自然之力 1. 按因果法則辦,就能借到宇宙、自然之力 簡單歸納一下,經營必需的第一種力量,是經營者自身的力量,即“自力”,經營者必須具備全面實行“經營原點12條”的能力。 經營必需的第二種力量,是他人之力,即“他力”。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經營者匹配的搭檔、伙伴,或者重要干部。經營者要物色、提拔和培養這樣的人才,讓他們全力協助自己。 二是接受公司理念,努力奮斗的全體員工。 經營必需的第三種力量,也是“他力”。但這種“他力”與上面所說的“他力”不同,不是他人之力,而是偉大的宇宙之力、自然之力。 如果能夠借用到這種“他力”,幸運就會光臨,就是說命運好轉,時來運轉。這樣說似乎有點神秘,實際很單純,就是我經常跟大家講的因果報應的法則。 思善行善,想好事、做好事,持之以恒,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轉變;相反,想壞事、做壞事,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轉變。 善因生善果,惡因結惡果,這樣的因果法則,乃是宇宙的真理,儼然存在于冥冥之中。 依照這法則辦,思善行善,就能得到好的結果,偉大的宇宙之力、自然之力就能為你所用,成功將不可阻擋。 2. 所謂“善”就是感謝和利他 要獲得宇宙之力、自然之力,就必須遵循因果法則,思善行善,不斷想好事、做好事。那么“善”是什么,什么是“好事”呢? 簡單講就是感謝、利他。 利他就是有利于他人,就是同情、慈愛,就是佛教所說的慈悲。這種利他心,與感謝之心緊密相連。只有感覺到自己是幸運的,才會對周圍抱有感謝之心。 對森羅萬象的一切事物抱感謝之心,本身就是美好之心,就是良心、善心,有這種感謝之心,自然就會利他,產生慈愛之心。 什么是“善”,不必使用煩瑣的詞匯作說明,只要有感謝心和利他心就夠了。所謂“惡”與此相反,充滿利己心,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不擇手段,比如貪欲之心就是“惡”。 總是抱著利他心、感謝心去工作和生活,就能獲得宇宙之力的幫助,得到好運。相反,一切從利己心出發的利己主義者,往往做什么都不如意,不順利,最終是不可能成就事業的。 ?安裝勺子課堂APP,系列課程免費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