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作者|何姍 編輯丨Yanco
01
“匠心與創新,服務與效率”
這是勺子咨詢的余章榮老師給日本餐訪總結的兩個關鍵詞組,在幾天的行程中,余老師為我們梳理出了日本餐飲業呈現出的突出特征:
1、集團化、連鎖化的同時,有著極其細分的業態。在國土面積的掣肘下,細分市場很容易達到天花板,因此我們看到大量的集團為了避免品牌老化,不斷開拓出新的品牌,一家企業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品牌同時運營的情況已經非常常見。
2、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門店運營管理體系,讓極致效率成為可能。比如每個大集團都有自己的中央廚房,能夠支持旗下各個品牌的門店端,而門店則通常采取料理包/復合調料+現場加工的形式,一方面提升出餐效率,另一部分也沒有放棄展示“現點現做”的展示功能。在這樣一個競爭白熱化的成熟市場中,各方面成本開銷已經極高,比如高昂的租金導致了門店和廚房面積不斷縮小,也催生出極高水平的空間設計、動線設計、自動化設備。
3、日本的服務,用兩個詞語可以概括:“一期一會”。說的是把與客人的相遇看作一生一次的機會,用款待之心對待顧客,極度關注細節;“一生懸命”說的是將一生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反映了極高的職業化素養和敬業度,也是國人很熟悉的“匠人精神”的由來。
4、極致效率和極致服務背后,其實是日本餐飲行業對于人才培育的重視,清晰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路徑,完善的團隊激勵機制,高額的人才培訓投入,對店長訓練的極度重視,不斷在為餐飲行業輸出高品質的人才。
▲勺子餐訪團學員在東京灣
02
警惕拿來主義
餐訪如何學以致用?
余老師為此次餐訪設計了兩次私董課,分別討論的是顧客體驗的關鍵節點,以及員工激勵中的賽馬機制。它們是從以上日本餐飲幾大特點中總結提煉而來、同時也最適應我國當前餐飲業發展階段的方法論。
前者所說的“關鍵節點”(MOT),是服務體驗中的重要理論。人們對于體驗的記憶由體驗中的高峰點與結束點決定,這也被稱為“峰終定律”,高峰點與結束點即是“關鍵節點”,餐飲企業如何梳理、把握、強化顧客體驗中的這些“關鍵節點”,決定著品牌凈推薦值(即NPS,也就是消費者是否會向他人推薦你的品牌)。
而后者要說的其實是人才激勵的問題。余章榮老師用了一個三角形作示意,頂上是戰略和藍圖,它決定了品牌將去向何方;左下角是人才培育,包括企業大學、第三方培訓等,它能夠讓品牌實現自己的戰略和藍圖;右下角是利益分配,它的目標是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之間的平衡。
在余老師看來,游學的關鍵不只是技術、方法和工具,游學不在于知道具體怎么做,而是學習為什么要做。
首先應該是認知的提升。超前中國許多年的日本餐飲業,讓我們思考中國餐飲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餐飲人才的發展方向,它揭示的是趨勢和可能性。其次,應該是了解日本餐飲業現狀背后的底層邏輯,從系統的方向去理解它。知識如果不放在系統中去理解,就只是星星點點的碎片,無法形成閉環,出現“一看就會、一用就懵”的情況。在不了解企業現實狀況、不能以系統化思維來思考企業發展方向,簡單抄襲、過度迷信,再新的方式方法都很難真正跑起來。
游學和餐訪只是一個開始,要讓它的收獲真正落地,餐訪之后配合的規模化培訓課程、乃至定制式咨詢,是解決真正系統知識落地的重要方法。
03
學到、用到,效果馬上就到
王宇,奉天小館創始人
我感覺我們東北人經營企業很多地方原來都做的非常粗糙,所以對我們來說日本有太多地方要學了。
從 Casita 餐廳身上我們是學得最多的,他們雖然是中高端餐飲,我們每家店每天迎來送往一千人,沒有辦法照搬所有做法,但關鍵是我們也要開始把客人當親人、當朋友。
▲Casita 餐廳,錄入了約15萬名顧客的喜好信息
針對各種群體可能的需求,我們都準備各種用品在店里以備不時之需;之前我們 “仗著”自己生意不錯,沒有對客人有足夠深入的了解,但現在我們和等位軟件合作,通過這里掌握更多客人的信息。如果客人訂了包房,服務員會在房間門口迎賓并報出客人名字;用餐結束后,服務員會送客人到電梯口并鞠躬致意,直到客人離開視線為止。我在日本的時候,沈陽 5 家店在大眾點評上的服務都是 4.5 星,回來以后兩三個月,其中 3 家店的服務就升到了 5 星。
從物語集團學到了對員工好是最關鍵的,我們回來馬上調高了績效工資,只有更多的福利和工資保障,他們的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從和民中央廚房學習到的“去庫存化”,我們馬上對總庫房到二級庫都做出調整,原來三個月到半年的備料都壓縮到一個月之內,曾經儲存量特別大的調料現在做到每周送貨。一個員工的銘牌、一個產品的包裝、一個外墻上的 LOGO,都給我們很大的震撼。
從日本餐訪學到東西太多了,我真沒辦法一次性給你梳理出來。
▲日本之旅后,大家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因為每天接觸的信息特別多,所以我覺得晚上余老師的課堂顯得非常重要,白天參觀、晚上總結理論知識,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吸收。從余老師課上得到啟發,我們開始了門店的自我檢測,從菜品數量等重要節點入手,現在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余老師提到的賽馬機制,我們也馬上投入使用了,比如員工之間的 pk、主管之間的 pk,公司內部一二季度都進行了績效比賽,勝利者直接贈送勺子課堂的課程。
劉慶剛,海盜蝦飯創始人
當時公司正處在一個思考未來發展方向的節點,于是我就去了這次日本餐訪。最讓我感到觸動的是 300平米、日配幾百家門店、同時深度應用豐田精益生產方式的和民中央廚房,它可以說是實現了我對未來商業模式場景的構想,極其細致的排產計劃和把效率真正落地的工作方法,我認為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
▲和民中央廚房,坪效為國內優秀餐飲企業50倍以上
從日本回來后,我首先要做的是人力資源和組織力相關的提升,然后就是加強流程制度建設。2017 年我們沒有繼續下去的組織力工作現在我們重新撿起來了,作為一個快餐品牌,我們原本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在人才管理上,現在從品牌、產品、市場角度的工作相對都好辦,人其實是最難的。日本總體大環境不同,因此我們無法照搬他們的做法,而且門店人員組織力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大閉環,無法把任何一個元素單拎出來討論,比如現在我們要完善培訓考核、薪酬績效標準的建設。我們現在在完善自己的系統,目前正在攻克供應鏈領域,現在我們與上游的對接比較暢通,但抵達門店的這一環節就做得不夠,比如說門店進銷存 SKU 還待建立,就拿盤點這件事情來說,因為系統的不完善,員工不會、不愿意學、學了也不愿意執行,系統的建立則能為他們的工作提供很好的輔助,讓他們能釋放更多產能。
▲巴士講堂-海盜蝦飯創始人劉慶剛
日本給我的第一感受是,在國內的任何一個新模式,都會接受到各種各樣褒貶不一的聲音,但在日本你發現所有的業態都被實現了,所有道路都是可能的,比如說和民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的全線貫穿,其實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個發展目標。我認為日本餐訪,所有想要做規模化發展的、想要打開眼界的餐飲人都應該去;這次餐訪我在還在 711、無印良品的分享中收獲頗多,所以其實非餐飲行業的人加入餐訪,也會有收獲。
李石,喜仕屋創始人
這次日本餐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品牌是 711,我們同樣是加盟模式,也同樣是幾十平米的小店、經營主體也通常都是小家庭。最讓我受益的是 711 對于加盟商的精細化篩選和指導教官制度,國內很多是忽略了加盟商管控和服務的快招模式,拿了加盟費就跑,但 711 嚴謹認真的方式,讓加盟商得利、讓總部和加盟商成為利益共同體,這也是我們所相信、以及所努力的方向。
▲擁有26000余家加盟店的711,以用戶價值為導向
報名餐訪的時候,我們正處在一個瓶頸期,70多家門店的時候,自己那些土辦法就不好用了,我當時希望能去外界碰撞一下,從更大規模的前輩身上討教經驗,看看如何避免彎路;和新的朋友認識,了解大家對未來趨勢的觀察和判斷。
回國以后在參加其他活動的時候,我都心不在焉,心里只想著日本餐訪學到的東西,當時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和各位督導、后勤部門等一起分享了日本之行的所學,然后設立了我們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回歸門店,回歸服務。
接下來我們很快設立了加盟店的考核制度,督導每周前往自己負責的加盟店為其打分,分數高低影響加盟商拿貨的價格等各種服務配套。現在門店的衛生狀況也有很大改善,服裝也非常統一了,我們還推行了 5 個金句的服務用語,先從最簡單的標準化服務開始。
整個二季度,我們的單店日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幾百元,這讓我發現其實對加盟商的規范和約束,也是一種優質的服務,越沒有要求反而越不是好事。我們這樣的小店里,稍微有一些標準化的引入,馬上就能和別家拉開差距。從去年開始,很多人都說餐飲行業越來越不好做,但是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能保持增長,是非常大的鼓勵。
無論是服務理念、門店運營還是系統搭建,他們都從日本同行身上找到了共鳴和方向。
2019 年 9 月1日~8日,勺子課堂餐訪團即將再次啟程前往日本,帶領餐飲人提升認知。
本次日本餐訪不僅保留了學員評分最高的餐訪品牌Casita以及和民中央廚房,更增加了跨行業學習的比重,將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豐田的精益生產理念和迪士尼的感動經營思維融入其中。
我們將從匠心之道、經營之道、精益管理、模式創新4大維度,深度學習日本的6家知名餐飲企業和5家跨界企業的成功經驗。
掃碼了解詳情,開啟日本深度游學之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