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飲藍品牌戰略、紅餐網
作者:善志、蔣文景
疫情讓餐飲業陷入冰凍,復業后面臨困難重重,為了幫助餐企渡過難關,近期各地政府出臺各種政策,可謂操碎了心。
各種利好政策的激勵,加上種種措施,都讓餐飲人受到莫大鼓舞,也給陷入低迷的行業帶來了希望!
湖北重啟,熱干面、豆皮、湯包、燒麥約起來!圖源陳小桃momo
3月25日,湖北省除武漢市外,解除離鄂通道管控,鐵路客運恢復運營。武漢恢復100余條公共交通線路,助力復工復產。
餐飲業,這春江水的鴨子,也正在復蘇:從廣東最早恢復堂食,到甘肅取消復業審批;從成都允許占道經營,到南京發放3億元消費券;從各地領導干部紛紛帶隊下館子,到視察餐廳全程摘下口罩……為促進餐飲復蘇,各地操碎了心。
這一串串信號傳達出強烈的春天氣息!經歷了二月的寒冬和三月的至暗時刻,餐飲人太需要好消息了。
扶持政策頻出,支持餐企渡過難關
歷經了一場生死考驗,復工復產是人心所向。
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消除公眾恐懼,提振消費信心。因此,各地政府紛紛開始采取措施支持餐飲企業疫后復工!
南京秦淮區下發紅頭文件倡議:為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機關干部帶頭消費,不低于100元;
浙江寧波鄞州區提出倡議:干部要帶頭進行購物、餐飲消費,引導和帶動市民盡快恢復消費信心;
安徽商務廳下發通知: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帶頭餐飲消費,引導和帶動身邊群眾恢復消費信心,支持餐飲企業;
江西省商務廳提倡:疫情期間,全省商務系統干部職工帶頭開展餐飲消費,鼓勵職工及其親屬、朋友擴大餐飲消費,引導和帶動全社會恢復市場消費信心。并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有關要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做好消費過程中的個人防護!
呼和浩特更是發文關閉全市機關單位集體食堂!逼著大家下館子。
連日來,各地也為餐飲復業大開綠燈:廣東率先恢復堂食;上海不再要求所有店鋪配測溫器;甘肅取消餐企復工審批備案;成都允許餐飲外擺……
地方領導帶隊“吃喝”更引來一波點贊。截至3月24日,已有來自安徽、浙江、江蘇、廣東、海南、湖南、河南、云南、青海、重慶等14個省市領導帶頭到餐飲店就餐,身體力行支持餐飲。
△各地領導帶隊“下館子”圖源:紅餐網
在對餐飲的補貼方面,上海提供穩就業補貼,每人800元,再添士氣!河南洛陽給予最高9萬元用工補貼;深圳福田最高給予20萬元支持;廣東佛山禪城區對如期開業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每家一次性補貼10萬元。
圖源:網絡
政策利好正在不斷傳來:
3月20日,商務部等發文要求,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省份餐飲要全面營業,取消復工審批備案,復工障礙基本消失;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明確,要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發展線上零售、餐飲服務,在金融等方面加快落實扶持餐飲等中小微企業的已定政策,再次打下一劑強心針。
中央還將鼓勵支持社區和步行街餐飲、推廣地方著名菜系、培育中華老字號,推動餐飲快速恢復和未來發展。后續會有更多政策出臺。
這些來自政府部門的暖心舉措,不僅鼓舞了因為恐懼而不敢去餐廳就餐的人群,也增強了眾多餐飲老板的信心,為餐飲復蘇打了一針強心劑!
復蘇之戰,餐企如何謀求未來
現階段,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社會消費正在逐步上升,經濟進入“后疫情”的復蘇期。
盡管現在餐飲復蘇的號角已經吹響,但還不是可以松懈的時候。餐飲企業理應時刻保持警惕,在這行業洗牌的時機下,思考如何進行企業自身的戰略布局,謀求未來。
在疫期,作為中國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也難以幸免,收入大幅減少!
雖說老鄉雞遭受了巨大損失,但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對未來依然長期看好。疫情之后,餐飲業必將經歷一個從復蘇到增長的時期,同時也會是一個洗牌和競技的時期,一部分餐飲出局是在所難免,一部分餐飲獲得發展也是必然的。
在這競爭與紅利并存的時期,束從軒說道:“盡管現在不是能松口氣的時候,但企業盤活了,就有希望。”
因此,在確保員工和顧客安全的前提下,老鄉雞積極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為全面實現業務復蘇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嚴格執行餐廳消毒工作,實時監測員工健康情況;嚴格要求食品安全,守好食材安全關;同時,針對企業復工后安全就餐需求,推出了“團餐”業務,并將其作為新的業務重心進行布局。
圖源:正和島
目前,老鄉雞正在持續恢復營業,并開始向復工企業提供工作餐。同時,老鄉雞預計今年將增加4000-5000個就業崗位,全力實施從區域走向全國的戰略。
隨著消費市場緩步恢復、消費需求的快速升級,在這個市場洗牌最佳的時機。
自疫情爆發以來,作為全球連鎖的火鍋品牌——劉一手,便積極開展防疫工作。
艱難時刻,劉一手始終將“讓顧客吃的安心”作為首要任務,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力求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文明、安心用餐的場所。同時,劉一手也通過全網營銷進行種草,帶動天貓、京東等網銷通路搜索量和成交量大幅提升。
如今,在堂食恢復的情形下,劉一手認為堂食作為門店的營收固然重要!然而,在新時代下,進行互聯網轉型升級也將是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
值此期間,劉一手通過研發火鍋底料、小龍蝦調料、自熱火鍋等外銷產品,實現了零售化多渠道發展。同時,發力私域流量,從產品運營轉到粉絲運營,利用短視頻進行線上引流,實現線下消費轉化。
圖源:餐飲藍品牌戰略
3月16日,劉一手集團創始人劉梅女士在【餐悟·藍戰略商學院】發起的《打響中國餐飲可持續增長戰略》線上課程中說:“客戶在哪里,我們就出現在哪里:抖音、微博、快手、小紅書等等網絡社交媒體。”
“餐飲企業擁抱互聯網的核心意義是增加營收和優化效率。通過廣泛且精準地利用大數據,實現線上營銷與線下體驗無縫銜接!”劉梅說道。
疫情爆發初期,因為食安問題,國家頒布了“禁野令”,一時間對牛蛙的影響非常大,全國紛紛禁售。
近期,農業農村部于3月4日緊急印發通知:將牛蛙列入兩棲爬行類按水生物種管理,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隨著堂食恢復、限制解除,蛙小俠逐步開通了線上外賣,并開放限制性堂食。同時,做出了相應的品牌戰略調整:
首先,在門店增加復合型菜品,以實現品類化差異,建立品類壁壘;
其次,通過加強上游供應鏈的管控,建立起牛蛙養殖新的產業化標準,做到每個環節安全可控;
最后,以加速規范內部管控標準,擁抱資本,達到加強抗風險能力的目的。
圖源:餐飲藍品牌戰略
經過疫情的洗禮,消費者的餐飲安全意識集體被教育,這就對就餐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產品更健康、食材可溯源等等,安全需求也被提到了新高度。
因此,隨著追求健康安全成為餐廳經營主流,目前,餐飲品牌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品牌安全信任狀”。與此同時,餐飲企業理應圍繞這個需求,進行戰略性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注重加強供應鏈標準化管控。
小結
無論是劉一手、老鄉雞還是蛙小俠,為打贏這場復蘇仗,都在針對自身餐企的發展現狀,根據需求的變化,及時作出戰略調整布局,將當前企業的戰略重心轉向“復蘇”,布局未來!
復蘇進行時……
從封城封路、餐廳關停,到復業一波三折、種種艱辛,再到現在一路綠燈、發就業補貼、領導帶頭下館子。
“滿園春色關不住,想沾人間煙火氣。”在春天來臨的日子里,我們希望這些如報春花一般的好消息能夠再多一些!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