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 來源:新餐見(ID:xincanjian) 本周國際餐飲業在疫情的影響下,后繼無力的經營狀況加劇;國內知名品牌也因疫情而虧損嚴重,但資本市場有多個餐飲企業成功上市;山西臨汾飯店坍塌致29人遇難,潛藏在餐飲業中的安全隱患愈演愈烈,讓人擔憂,讓我們一起看看本周到底都有哪些大事發生! 01 疫情新聞 01英國老牌餐廳永久關閉73家店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英國老牌比薩連鎖餐廳Pizza Express永久關閉73家店鋪,占英國店鋪總數的16%,成為又一因疫情期間關店、裁員的知名餐飲連鎖品牌。
該公司聲明回應稱,這是為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和應對疫情封鎖的沖擊,而自愿安排的公司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近期,英國針對餐飲業推出多項救助和刺激方案,比如:“就餐即幫忙”“半價優惠”的活動。根據規則,英國境內的餐飲業實體店,只要注冊參與活動,就可以在8月間的每個周一到周三,為店內就餐的客人提供半價優惠,而另一半餐費則由英國政府補貼。餐廳客流量也有所恢復,但是繼續關店和永久關店的店鋪也并不少見。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很多餐飲集團在疫情前就身處困境,加之近年來顧客喜好也在轉變,健康飲食和當地風味的餐館更受歡迎。
這也直接影響到1100多個工作崗位。有分析認為,英國餐飲業的關店和失業潮恐怕才剛剛開始。
02可口可樂北美裁員4000人
8月28日,據外媒報道,因疫情導致飲料銷售下滑,可口可樂公司決定裁員數千人,并減少相關業務部門數量。
上周五,該公司公告稱,裁員將采取自愿和非自愿相結合的形式。首先,公司會向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4000名員工提供買斷方案,然后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類似的自愿離職計劃。雖然可口可樂未透露一共會涉及多少人員被裁減,但表示全球遣散費在3.5億至5.5億美元之間。
02
品牌動態
8月26日,老字號全聚德發布了受疫情重創各項業務業務指標都全面下滑的半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聚德實現營收約3.13億元,同比下滑58.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1.56億元,同比下滑782.69%。
全聚德將業績下滑歸咎于受疫情影響。全聚德解釋稱:2020年1月下旬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餐飲及商品銷售業務出現收入下滑。公司所屬直營門店堂食接待人數大幅下滑,尤其第二季度6月份北京地區疫情出現反彈后,在京主力門店營業收入在取得一定恢復的情況下再次受到沖擊,不及預期;
公司雖積極應對疫情,采取了增加線上、線下外賣、拓展社區消費、建立主食廚房等多項措施,但經營仍受到較大程度影響,使得報告期內經營業績恢復程度低于預期,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凈利潤出現階段性虧損。
9月3日連咖啡的公眾號突然以《消失100多天后,我回來了》為題宣布硬重啟回歸。
公眾號推文中,連咖啡回應了關店潮傳聞,說“你們看到了許多關于「連咖啡關店」的新聞,都是真的。”但是,隨后又表示“萬幸,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又回來了。”
然后,連咖啡就大眾關心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回答,并趁機宣布了其重啟的方向。
銷售渠道上,從“配送范圍”變成了“物流范圍”,消費者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下單外,還能在天貓、便利店、加油站等更多地方找到連咖啡。
產品上,連咖啡將會提供更有想象力、更有性價比、更有功能性的產品,包括但絕不限于膠囊、濃縮液、凍干粉、冷萃液、瓶裝咖啡等產品。
未來布局上,連咖啡和中石化易捷聯手推出「易捷咖啡」,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加油站咖啡。
03
行業趨勢
NCBD(餐寶典)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大數據全景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行業整體規模達到14608.6億元;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年餐飲行業規模將調整到41500億元左右。
報告闡述了2020年上半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特點:1、抗風險能力不一;2、連鎖化程度提升;3、餐企積極擁抱資本;4、平臺商家矛盾升級;5、積極布局線上業務;6、私域流量迫在眉睫;7、 巨頭布局快餐領域。以及上半年餐飲行業十大亂象:1、食品安全,問題頻發;2、餐飲抄襲,明目張膽;3、餐飲加盟,處處是坑;4、缺斤少兩,坑蒙拐騙;5、外賣平臺,亂象叢生;6、數據造假,顛覆三觀;7、品牌亂象,屢禁不止;8、道德綁架,索要好評;9、盲目漲價,引發不滿;10、火鍋湯底,循環使用
報告指出了中國餐飲行業主要細分領域市場數據,包括火鍋、中式茶飲、咖啡、烘焙、燒烤、輕食等。并詳細列舉了上半年餐飲品牌的融資概況表,和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行業榜單篇。
其中還有大量典型餐飲企業案例,和餐飲行業未來發展十大趨勢。
02 2020中國火鍋業趨勢洞察
第十一屆中國火鍋產業大會上,章魚小數據、聯合利華分別發布《2020中國火鍋業趨勢洞察》、《2020火鍋食客與消費場景趨勢洞察》。
04
行業榜單
8月13日“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暨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上, “2020中國粥品三甲品牌” 正式出爐。
粥品專門店走小而精路線,同質化是攔路虎,跟粉面相比,粥還遠不算是一個大品類,這意味著前景廣闊卻也同時將面對很大的挑戰。誰能從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粥類中挖掘出下一個全民爆款,或許誰就能問鼎粥類霸主寶座了。
頭部品牌積極進取的動作,以及創業品牌基于市場做出的模式思考和調整,給這個品類注入了強心劑,使其煥發了新的活力,中式米飯快餐的新格局就此也逐漸形成。
以剛剛出爐的“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榜單為例做分析,上榜的雖然只有10個品牌,但細究卻能看到這兩年中式米飯快餐的發展縮影:
一是,積極進行品牌升級的一些傳統中式米飯快餐品牌,年輕化轉型成功,品牌勢能進一步提升。
二是,細分單品化為大勢所趨。
三是,現炒快餐蔚然成風。
可以預見,中式米飯快餐的下半場將是區域霸主走向全國,爭奪品類第一的激烈戰爭。
05
資本熱點
9月1日,連鎖餐飲百勝中國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計劃在香港二次上市中總計全球發售約4191萬股普通股。預計9月4日定價,9月10日掛牌。百勝中國也將成為繼阿里、網易,京東之后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百勝中國將在香港IPO中發售4190萬股普通股,其中國際發售4020萬股,香港發售170萬股。香港IPO最高定價為468元港元/股。發行代碼為9987。
百勝中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三大品牌在中國大陸的獨家經營權。據悉,此次百勝中國將募資的一半資金約為80億元用于餐廳的擴張,同時也在招股書中表達了對未來擴張等過程中或面臨的風險。
02 29歲喜茶創始人40億入圍深圳創富百人榜單
8月27日,新財富發布深圳創富百人榜,根據榜單顯示,喜茶創始人聶云宸40.92億元身家列居深圳創富的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其中馬化騰以3970億身家排名第一,恒大許家印,順豐王衛分列二、三位。
公開資料顯示,聶云宸出生于1991年,2012年在廣東江門創辦喜茶,原名“皇茶”。創業4年后,喜茶獲得IDG資本及天使投資人何伯權1億元的A輪投資,從此高速發展。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喜茶已完成C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后估值或超160億元。
03 農夫山泉進入上市流程
8月25日,“包裝飲用水龍頭”農夫山泉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計劃在本次IPO中發行3.88億股H股,招股價區間為每股19.5港元到21.5港元,最高募集資金約83.5億港元。其中國際配售93%,公開發售7%。
8月28日,農夫山泉表示已獲得10家券商合共借出約1897億孖展額,較之前增加約150億元,相當于公開發售超購逾323倍。
根據公開資料,2017年到2019年,農夫山泉分別實現營收174.91億元人民幣、204.75億元人民幣、240.2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33.86億元人民幣、36.12億元人民幣、49.5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分別為19.4%、17.6%、20.6%。盈利水平遠高于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9.6%以及全球8.5%的水平。
其中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連續8年穩居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貢獻了公司接近六成的營收。
現年65歲的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持有農夫山泉約87.44%的股份,根據福布斯排行榜,截止7月31日,鐘睒睒個人財富約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0億元),距千億身家近在咫尺。
8月25日,海底撈公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91.5億元,同比減少19.2%。公司擁有人應占凈虧損為9.65億元,而上年同期取得溢利9.11億元。每股基本虧損為0.18元。這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然而,在接連的負面消息刺激下,海底撈股價卻“任性”飆漲了。8月27日收盤,海底撈股價飆升8.63%,報49.7港元,市值高達2634億港元。
8月28日午后,海底撈漲幅一度擴大至10%,最高價為54.8港元,市值達2900億港元。
8月25日,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九毛九實現收入約9.495億元,同比減少約23.25%;股東應占虧損約8590.2萬元,而上年同期溢利約9256.2萬元。
其中,餐廳營運收入由2019年上半年的11.17億元減少35.8%至2020年同期的7.18億元。
對于業績動蕩原因,九毛九在其業績公告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公共衛生事件導致集團的餐廳于2020年上半年暫停營運及客流量減少所致。九毛九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對九毛九業績有非常重大不利的影響,二季度雖然尚未完全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在持續穩定回升中。
06
負面事件
—————— 以上就是本周餐飲行業新動態。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