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互聯網圈很難找到第二個比王興更愛表達自我的人了。
14591條。
這是王興過去12年在飯否上留下的消息數量,它還在以每天幾條的頻率遞增,讓這位美團創始人的個性簽名顯得很有說服力:“如果我一整天都沒看到、想到、或做過什么值得在飯否上說的事,那這一天就太渾渾噩噩了。”
圖:飯否上的王興
活躍在飯否上的王興是媒體感興趣的對象。這樣的人物標本僅此一位,可以理解,人們是多么好奇并渴望從這些海量的只言片語中探得他的真實一面。
《商業周刊/中文版》曾經結合2007年5月至2018年7月的數據,挖掘出飯否王興的兩個標簽:深夜寫詩的創業者、人到中年的好奇寶寶。
風格持續至今。
他喜歡研究時間和數字里的秘密。2018年11月30日那天,中午1點多,他在飯否上感慨“李嘉誠正好比馬云大一輩,李的長子李澤鉅和馬云都是1964年出生的”。下午6點,他又接上了這個話題“華為手機的負責人余承東和雷軍同年,都是1969年出生的。”
洞察規律,尋找歷史中的巧合,上帝視角顯然讓他樂在其中。他也熱衷分享新鮮又冷門的常識,近期的一條常識消息是:帝王蟹其實不是螃蟹,因為螃蟹有八條腿,而它只有六條。
想說就說,顯然,在飯否這塊自留地里,他活得很恣意。
因為是自說自話,飯否里的王興避開了被人誤解、過度解讀的風險。后者在商業社會里如此常見,以至于多數創始人常年處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緊繃狀態。習慣了在飯否里自我直率,王興偶爾也有在現實中收不住的時候。
麻煩因此而來。
圖:《彭博商業周刊》封面
比如最近這次,他因為一番批評阿里的言論上了頭條。言論出自美國《彭博商業周刊》對他的訪談,前后語境外人無從得知,但中文版公眾號把這段并非重點的話做進標題,顯然有“標題黨”的意思。
這篇文章很快被刪除重發,盡管有好事者斷言:新的戰爭要來了,但目前看來,情況并非如此。擦槍走火與真正開炮,畢竟是兩碼事。
王興倒是平靜依舊。
他依然保持著每天幾條的飯否更新頻率,他分享《詩經》里的句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也告訴他的20萬粉絲,老家福建龍巖的有些樹木是在春天落葉。
這樣的淡定不難理解。有些人只是熱衷表達,而非爭吵。
02
口水戰并非王興所好。
本質上他是一位讀書人。他曾經在飯否自嘲“我從來沒有追求過桌面整潔,我只是希望桌上的書不要堆得高度超過我的下巴”。他買了三部kindle以便隨時讀書的消費行為也眾所周知。
他對此毫不掩飾。除了在飯否上記錄各種讀書的小事,他接受采訪時喜歡引經據典。
圖:今日資本創始人及總裁徐新
投資人徐新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極客、特別愛讀書”,跟人聊天時,他總愛瞪大眼睛看著對方,好奇又誠懇,于是,“跟他聊天的人都恨不得把自己20年學到的東西用2個小時就給他講光”。
他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極強。在美團內部,他曾經向管理層派發《領導力梯隊》、《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等管理學書籍,隨后,他就在開會的時候說:
“我們用的是《領導力梯隊》第三章第二節有關某某問題的解決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更多時候,他專注在業務。
在團購大戰中取勝后,美團啟動“無邊界”模式,陸續開拓外賣、酒旅、打車、共享單車等新業務,確定“eat better,live better”的使命。
似乎每一次擴張都會帶來新敵人。美團的新業務大多是沖進既有行業,尋找增量市場,這意味著,它需要面臨比自己更有經驗、更有積累的對手。
而戰爭很容易開始,卻往往很難結束。
王興不懼作戰,盡管這與他溫和的讀書人氣質有些矛盾。他曾經在《財經》雜志的專訪中解釋:雖然他和美團高管團隊看起來攻擊性都很弱,但這并不是關鍵。
在那段對話中,他習慣性地搬起了典故。
“他本人的戰斗力和攻擊性很強嗎?可能未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戰爭中最大贏家的最高指揮官。”
說出這句話的王興,想必內心也是充滿驕傲的。溫和之人從勝利中獲取的成就感,未必比高調之人少。
03
互聯網圈盛產話癆。
多數話癆屬于現實派。互聯網大佬多是搞技術或產品出身,能言善道者并不多。發聲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需要衡量的是利益而非喜惡。
圖:小米創始人雷軍
于是,勞模雷軍會說出“生死看淡不服來干”的狠話,彰顯氣勢,也博得關注,劉強東會持續挑戰阿里,一會聊聊假貨治理,一會聊聊促銷公平,只是,他與馬云似乎沒有在同一頻道——當他貼身作戰親自下場時,馬云方派出的只是高管。
少數話癆屬于天賦派,他們打心眼里熱愛表達,典型人物包括南邊的馬云和北邊的羅永浩。
兩位有諸多共同點,都站過講臺、英語一流。但如今境況卻大不同:遭遇事業滑坡的羅永浩鮮少發聲,微博成為廣告推銷的無聊之地;公布完退休計劃的馬老師則朝著世界人民人生導師的目標持續靠近,他最近一次公開演講,是在西點軍校談領導力。
至于王興,他是少數派里的少數派。
很多時候,他真性情得不像成功人士。飯否上的自說自話是一方面,與人打交道時亦是如此,知乎上有不少關于他直率為人的細節。
與很多出身草根的互聯網創業者不同,王興自小家境優渥,可以從父親的書架上翻到美國書籍的譯本,也早早用上計算機,闖入互聯網上的廣闊天地。
后來,他被保送清華,又赴美留學。除去最初創業幾年的屢戰屢敗,他人生順遂,也不需要向現實做什么妥協。
他盡情做自己,也愛用觀察者的眼光審視四周。事實上,父親對他的期待是搞科研,他大概也沒想到自己會創辦一家美團這樣彪悍的公司,但沖突也是一種魅力,他總能捕捉到其中的秘密。
04
企業的進化有時會吞噬掉創始人的個性,尤其當兩者利益相沖時。
于是,羅永浩在望京干掉了“老羅”,李彥宏也在后廠村藏起了那顆熱衷伺弄花草的老干部之心。
圖:老羅風光不再
王興沒有迷失,他把一部分真實的自我保存在了飯否的服務器里。無論是思考、觀察還是獲取新知識,當這些屬于話癆的瑣碎片段以文字形式匯成涓涓細流時,過去十幾年的時光都有跡可循。
當發現機遇時,王興很少猶豫。他曾經在海南參加一場創業者的游艇聚會,船行海中時,有人提議游泳,但大家都沒帶泳褲,只能面面相覷。忽然,一陣“撲通”聲傳來,眾人轉頭望去,王興已投入海中。
做,永遠比說更重要。
資料來源:首席人物觀 編輯:Xue
雙匯創始人萬隆 | 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 |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
呷哺創始人賀光啟 | 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