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90后,一年狂賺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曾經一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刷屏全網,新一代的年輕創業者在資本巨浪的裹挾下瘋狂生長,打造出令人眩暈的互聯網創業神話。如今,潮水退去,神話速朽,摩拜也不再是曾經那個摩拜。


    眾人茫然四顧,竟發現,在看似最傳統、最不起眼的行業里,一位出身普通的90后創業者,悄然書寫著他的傳奇。

    ▲喜茶創始人

    這是一個不太一樣的故事,或許也是一個更接近大多數普通人的故事。

    01

    2017年,胡潤研究院發布首張“30X30”創業領袖榜單,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領袖入圍。在這份榜單上,有“國民老公”王思聰這樣萬眾矚目的富二代,也有ofo創始人戴威那樣的名校精英,“領袖”們多從事IT、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高科技行業。

    群星之中,賣奶茶的聶云宸顯得普通極了。

    聶云宸出生于江西一個普通家庭,初中隨父母來到廣東江門,讀了一所普通大學。父母都是工程師,為人嚴謹。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聶云宸的人生貌似應該按部就班、規規矩矩。

    然而,聶云宸偏偏是個“閑不住”的人。高中時,他就想創業,并在19歲那年開了一家手機店,從此偏離“正常”人生路。

    “我覺得創業對于我是天生的一種性格。”對于“商機”的判斷,聶云宸也許更多是直覺的沖動,但不得不說,他也確實有一種常人難得的敏銳。

    喜茶創始人(左一)

    聶云宸開手機店的那年,正是國內智能手機發展的關鍵一年。2010年,具有跨時代意義的iPhone 4上市,谷歌安卓系統開始崛起,諾基亞勉強煥發著最后的榮光。

    聶云宸起初想得很簡單,除了賣手機,還可以靠越獄刷機掙錢,一次收兩百,這樣的無本生意聽起來簡直錢途光明。

    然而,因為選址偏僻,無人問津。

    聶云宸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所有刷機服務全部免費!

    這是活脫脫的互聯網思維啊!因為免費服務,顧客果然多了起來。有些人不好意思,會買點手機殼等配件以作“補償”。

    聶云宸發現,這樣的套路,竟然成就了一門更好的生意:配件無需售后,消費頻次高,而且成本低、毛利率高,庫存壓力小。

    就這樣,他掙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掙到了喜茶最原始的啟動資金。

    02


    2012年,喜茶的起點。

    21歲的聶云宸帶著開手機店攢的20萬元,在廣東江門一條名為江邊里的小巷開了一家奶茶店。店面只有30多平米。開業初期,生意冷清,最慘的一天只有20元營業額。

    這一幕和手機店一開始的窘境何其相似。不過,手機店的創業經歷教會了聶云宸隨機應變——很多事情無法預料,但可以改變。那么,奶茶店該怎么變?

    聶云宸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假如世界上沒有人開過奶茶店,我第一個開,我會怎么做產品、選料、做流程?”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臺灣珍珠奶茶進入大陸,內地茶飲連鎖行業開始興起。最初的奶茶用各式粉末沖調而成,得其味而無其物,被稱為“粉末時代”;日后不斷演變升級,coco都可、快樂檸檬等傳統奶茶品牌開始出現,有了真正的茶葉,有了各種水果,有了更復雜的配方。

    聶云宸想做出的奶茶是要與其他傳統奶茶品牌有所不一樣的,為此,他花了半年多時間去調試,“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基礎,光是了解奶茶的結構就花了很長時間”。

    終于,市面上第一款不加粉末的奶茶誕生了——喜茶首創芝士奶霜茶,使用新鮮芝士塊和鮮奶打制,原茶茶葉現泡好茶,喝之前先抿一口醇濃的奶霜,全新的形態和口感使這款產品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

    聶云宸結束了茶飲行業近30年結構幾乎不變的奶茶時代,通過奶蓋茶系的創新讓這個傳統行業煥發新機,重燃大眾對茶的消費熱情。

    新茶飲時代到來了:

    口碑起來了,喜茶從江邊里走出,開哪火哪,2016年更是一口氣開了50家店,年營業額過億。2017年,喜茶一路向北,在上海迎來高光時刻,成為了全國年輕人都想喝一杯的“網紅”奶茶。

    喜茶門店排隊


    2017年2月,喜茶在上海人民廣場開了第一家店,開業后的一個月里,創下了“買一杯排隊七小時”的記錄。上百人排隊,3個排隊區,現場黃牛或兜售排隊、或加價轉賣現貨,一杯30元的奶茶能賣到100元。

    此后,喜茶每在一個新的城市開店,都會引發如潮的排隊盛況。

    喜茶登陸北京當天,正值八月暴雨,糟糕的天氣也沒能阻擋消費者對這杯“網紅”奶茶的熱情,雨中等待4個小時,甚至到了晚上還排了一個多小時隊伍。

    喜茶門店排隊

    03

    單店日銷量超2000杯,外賣月銷量最高達5000單;月營業額最高超過300萬,一天能做到10萬元流水,坪效超過星巴克;全國總門店數超100家;融資超5億,估值超過60億。


    這是喜茶在兩年時間內交出的成績單。

    “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擴張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后勢能不夠。”在聶云宸看來,喜茶的勢能很足。

    “喜茶最核心的是產品。”聶云宸認為,做產品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應該從本質上去提升產品。在他眼中,最重要的事只有兩件——上市前的篩選和上市后的迭代。

    喜茶的菜單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次比較大的迭代,從早期十多個類別、50多款產品,一路精簡,茶飲只有明星產品芝士茗茶、鮮茶水果、波波茶、純茶這四大系列,數量約為普通奶茶店的一半。

    從喜茶的產品結構可以看出,除了首創的芝士奶霜系列外,其他都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當下最流行的爆款——口感豐富的各類水果茶、新晉網紅“波波茶”。

    盡管因此被奈雪冠上了“抄襲”之名,但對于“一向以市場結果說話”的喜茶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理智而正確的市場選擇。

    畢竟,消費者買單的原因不只是“好喝”,更因為:這是“喜茶”。

    04

    90后聶云宸深諳同齡人的心理。

    年輕消費者追求新奇和潮流,“一杯難求”成功地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從眾心理,使品牌在互聯網上被消費者自發地傳播、分享。

    喜茶也借勢而上,不僅大手筆地在社交媒體上投放廣告,而且與耐克、杜蕾斯、美寶蓮、佳能、深航等多個品牌跨界營銷。充足的曝光量帶來巨大的流量,線上線下互哺,真金白銀滾滾而來。

    ▲喜茶耐克聯名營銷

    更深入地來看,這群年輕消費者不僅僅滿足于產品本身,更追求消費對自我的品味和身份的認可,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并樂意與消費場景產生互動。喜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種需求,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同和好感。

    從產品到門店都是消費者整體體驗中的環節,而每家門店的設計,都是一個靈感詮釋的過程。對于茶飲店來說,門店是品牌唯一的體現窗口。

    每進駐一座城市,聶云宸都會親自帶隊,認真研究該城市的地理人文,選擇先在城市最知名的核心商圈開店,樹立喜茶的品牌形象,成功贏得當地年輕人的認可,再下沉擴散。

    ▲8月北京首家DP店落戶中關村,名為“茶寮聽雨”

    05

    聶云宸是個處女座。

    他會為了調試產品,每天喝下不少于20杯奶茶;會因為“喜茶沒有戀愛的味道”這樣無厘頭的評論而一直輾轉難眠;會因為自家外賣送錯了貨而氣得砸電視;會不放心別人而一人身兼數職、親力親為,從Logo設計到門店裝修風格,他都親自在電腦上畫出…

    “我熱愛我的品牌,所以我會保護它,就會有攻擊性。”

    前段時間,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公開點名喜茶抄襲其多款產品,聶云宸也是毫不客氣地留言回懟,聲稱對方在“無病呻吟”。

    或許正是這種性格,聶云宸對產品和品牌要求極其嚴苛,更傾向于集中管理,這使得喜茶只有直營店。喜茶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市場第一手的消費反饋,向供應商提要求,甚至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聶云宸曾明確表態,喜茶很少用供應商提供的樣品,而是在供應鏈上堅守“從消費者出發,反向定制”的原則。

    2016年獲得超一億元的A輪融資后,聶云宸宣布喜茶將建立自己的茶園、供應鏈和培訓學校。喜茶團隊不僅深入到供應鏈上游進行茶園直采,還根據市場需求出資定制和培育專屬茶葉,改良土壤、改進種植和制茶工藝,從而確保產品品質和獨特口感。

    2017年,喜茶啟動數字化管理,上線ERP系統,進一步規范物流中心采購、庫存、配送管理標準作業流程,打通信息流,合理采購補貨、減少庫存壓力,實現供應鏈效率最大化。

    2018年,喜茶完成4億元的B輪融資,資方為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

    這次融資用來做兩件實事。一是上線外賣服務,還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點單小程序“Heytea go”,可實現提前預點單,縮短消費者等候時間,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二是進軍海外市場,11月首站登陸新加坡,其他海外市場門店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

    11月10日,喜茶順利“出海”,其新加坡首店正式開業。僅僅一周內,就以日均銷售2000-3000杯的亮眼成績,在獅城掀起了一輪瘋狂排隊的熱潮。

    06


    當喜茶還只是江門一家小店時,聶云宸就曾激勵店員,“這是一個品牌誕生的地方”。

    當時,大家都笑了。

    誰也沒有想到,五年后,在無資本無未來的創業風向下,喜茶在沒有依靠任何外來資金和借貸的情況下,靠自身的盈利能力發展壯大。兩輪錦上添花的融資后,聶云宸不僅創造了一杯估值超60億的奶茶,攪動了一個千億級別的大市場,而且揚帆出海,拉開了中國茶飲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經濟學人》雜志將喜茶喻為“中國的星巴克”。

    對此,聶云宸謙虛地表示,喜茶從來沒有要成為星巴克;接著,他又不謙虛地反問:為什么一定要做成星巴克?說不定可以比星巴克更好!

    相較遍布全球、在中國就有數千家門店的星巴克而言,喜茶似乎太年輕了些。但是聶云宸的愿景并不遙遠。

    Euromonitor數據表明,根據目前新中式茶飲店的運營情況判斷,未來行業龍頭門店總量可達1000家左右(約為星巴克的1/2),而平均單店年銷售額有望達到1200萬元(約為星巴克的2倍),年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20億元以上,與星巴克銷售體量相當。

    相比云巔之上的創業神話,聶云宸腳踏實地,堅持“一切以產品和顧客為核心”,將傳統生意做出了新意,對習以為常再創新,在傳統的中國茶飲行業,一步步帶領喜茶走向年輕化和國際化。

    保持成長,干翻一切”,這就是聶云宸的奮斗。


    往期品牌回顧
     

    新辣道創始人李劍 | 湘鄂情創始人孟凱

    阿興記創始人劉英 |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

    王品創始人戴勝益 | 涪陵榨菜董事長周斌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93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8日 14:04
    下一篇 2019年1月8日 15: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