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巴比饅頭,上海幾乎無人不知曉。2000多家門店,20億的年銷售額,讓它成功躋身為“國民早餐”。
01
早餐市場迎來高峰
一份小小的早餐,2015年幾乎占到3.2萬億元餐飲市場的1/3,逐漸成為各大餐飲品牌爭奪的細分市場,并且隨著民眾對健康、營養、安全早餐的需求越來越高,早餐市場的門檻只會越來越高。
有數據調查公司發布報告稱,六成以上(66%)中國都市消費者,在家用早餐的頻率是每周2~3次,相比2013年(77%)下降了11%,更多消費者選擇在外就餐,早餐行業銷售額預計在2021年將突破 8400 億元。早餐的高頻、剛需早已不言而喻。
一些原來的茶樓和酒樓,也不再局限于原來的格局,而是利用起相對其他早餐店的環境優勢,在空余時間開設早餐和早茶業務,增收盈利。
新的局面下,潛力巨大的早餐市場也將迎來又一高峰。而巴比饅頭更是作為早餐界的一匹黑馬,年銷售額超20億,開出門店2000多家,成功躋身為“國民早餐”。
02
巴比的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
巴比饅頭有如今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他斥巨資打造的供應鏈。
要想做大做強,用小作坊的衛生、選材標準肯定不行。
2004年5月,巴比就在松江的中央工廠就已正式投產,2016年底更是斥資4.5個億,建成了占地100余畝的面點透明化工廠。
除了中央工廠,巴比饅頭還有自己的冷鏈配送物流,保證到最后一公里,每天門店的食材都由自家的冷鏈物流送到店中。
巴比饅頭中央工廠的作用就是處理精選的食材(蔬菜、肉類、面粉等),進行口味調配,做到口味統一,減少門店的制作流程,確保門店在早餐高峰時期能出餐快。
這樣強大的后臺支撐和前端管控,既保證了巴比饅頭出品的精品和穩定,讓巴比饅頭的產品獲獎無數。
除了質量,巴比也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從最初的饅頭、包子、豆漿,拓展到現在的粥、餡餅、粗糧、點心及飲品等四十余種產品。在保持自己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巴比饅頭在華南地區,還堅持產品本土化戰略,為華南地區消費者精心研發了糯米雞、流沙包、紫菜卷等適合當地的產品。
在豐富品類的同時,巴比還在進行產品受眾細分。現在巴比已經推出了專門針對兒童的產品,如小豬奶黃包、開心紅豆包等經典產品,不僅在口感上讓人驚艷不已,在造型上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 劉會平是第一個在上海給饅頭注冊商標的商家,并且名字和logo在當年非常有創意。
我們知道,現在大多早餐店都是夫妻模式,小作坊,食品衛生沒有保障,巴比打造其供應鏈,將產品標準化生產,又保證產品質量,這樣的模式無疑更受消費者信任和喜愛。
特別是在巴比饅頭這樣衛生、健康、品牌化的早餐專門店大肆鋪開以后,快速建立起早餐行業的標桿,并迅速逐漸將小攤點擠出市場,讓其成為全國擁有2300余家門店的大型連鎖品牌。
03
巴比是如何打造品牌競爭力的?
目前,巴比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了2000多家門店,2016年的年銷售額達到20億,是全國包子、饅頭類的品類冠軍。巴比有現在的成績,有這幾招打法:
1.由饅頭到面點,豐富產品線
當初為了適應市場而起名“巴比饅頭”,在走向全國的道路上,顯現出了地域局限性。劉會平說,公司正在“去饅頭化”,改叫“巴比”。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全國消費者的稱呼習慣,另一方面是為了與逐漸豐富的產品相匹配。與之相隨的是,logo換成橙色地標形狀,并且換上了一只可愛的橙色小象作為吉祥物。
在豐富品類的同時,巴比還在進行產品受眾細分。現在巴比已經推出了專門針對兒童的產品,如小豬包等,在造型上更可愛。“以后我們還會研發更加適合老人的產品,比如很多老人會有‘三高’,我們的包子也會相應少鹽少油。“
2.多種終端門店模式,占領10點之后的市場
包子饅頭大多是屬于早餐消費,如果巴比想要在營業額上持續上漲,除了擴張店鋪之外,還要想辦法爭取早上10點之后的市場。
如何爭取?巴比給出的答案是發展多種終端門店,滿足不同消費者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 巴比強調:早中晚,營養吃好點。已經不局限于做早餐。
早期的巴比主要是街邊外賣小店,轉型之后的巴比門面店則有三種不同的形態:
一是純外賣為主的街邊店。十幾個平方米的街邊小店,買了就帶走,不會坐下來吃,這也是巴比目前的主要形態。
二是便利店。50—80平方,除了即食的,還有可以帶回家保存食用的點心和零食。
三是堂食店。一個品牌要想在一線城市成為一線品牌,必須要在CBD、機場、銷品茂等地段開店。
3.人人在做中央工廠,巴比卻做食品創意園
劉會平堅持將自己的中央工廠稱為食品創意園,他認為巴比的中央工廠不僅是一個后廚房,而是一個有多重功能屬性的食品空間。這個創意園耗資4.5億,占地面積達100多畝。
▲ 投資4.5億元建立的創意園,是巴比得以迅速擴張的基礎。
2016年,巴比推出透明化工廠。在巴比夢幻展廳里,呈現著生產車間里的所有實時監控畫面。目前,透明工廠的APP也在研發中,市民可以通過APP隨時查驗、實時監控巴比生產過程。
4.重視兒童營銷
在創意園里還有特殊的一角——兒童活動樂園。家長和學校可以組織小朋友來園區體驗面點DIY,也可以購買包裝好的巴比面點帶回家。不僅可以增加消費者與巴比品牌之間的互動,也可以為公司進行免費宣傳。
▲ 孩子在巴比創意園里親手制作手工包子。
除了透明化工廠和兒童體驗區之外,劉會平說,創意園里以后會設置各種點心大師的工作室。消費者通過手機的APP,線上可以看到各種大師制作過程,并且線上預定自己喜歡的大師作品。
“未來的消費者一定是個性化的,既然服裝、蛋糕都可以私人定制,那么饅頭也可以私人定制。”
以上這些改革,都指向一個目標:將巴比打造成“世界第一面點品牌”。
04
結語
時間退至2001年,當劉會平揣著僅有的4000塊錢開店時,連過路交警都斷言:不會有好生意。但是“劉師傅大包”還是開業了,并華麗轉身,成了國內最大的連鎖包子店——巴比饅頭。
“我會讓巴比開遍中國的每一個小鎮,這一點麥當勞、肯德基做不到。因為他們的商業模式不變,沒有微小版。但是我可以調整店鋪體量,進駐每一個小城鎮。”
“由劉師傅大包到巴比饅頭連鎖店,是一次質的飛躍。我們已經實現了國民早餐的夢想,現在要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做世界第一面點品牌。”
對此,他充滿信心。畢竟這個曾經敗績累累的少年,已經讓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
餐飲好項目,請點擊下面LOGO | |||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