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經營,考驗的不僅僅是開店選址的功力,還有找準定位、做好供應鏈、做好服務。
真正優秀的店長,要厘清每一個環節、要協調好每一個員工,應對好每一次突發狀況。
很多餐飲老板會問,有這么多事情都要管,我該怎么協調才好?
答案很簡單,把那些培訓課里面講的定位、供應鏈、服務等統統丟掉。
丟掉定位,把定位交給顧客。
在巴奴2009年殺進鄭州時,一心想打敗鄭州市場上的老大海底撈。結果干了三年,連邊兒都沒沾著。
怎么辦?問顧客,你為什么來巴奴?大都回答一句話:服務你們咋比得了海底撈?我們是沖著你家毛肚、菌湯去的,好吃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后來巴奴就以為顧客的這句話品憑借毛肚火鍋火遍餐飲界。
丟掉定位,是把定位交給顧客,讓顧客說話,也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做餐飲,而這樣的餐飲無疑是最成功的。
任何關于餐飲定位的問題不是出在態度本身,而是輸了戰略和方法。正如《靠一碗18元的自助手搟面,它從月虧14萬到3天扭虧為盈》中說到的冀先生一樣,把他們的差異點交給顧客,最后找準一個方向攻破。
丟掉供應鏈,把你的供應鏈外包給第三方平臺。
現在很多餐飲老板都說要生產標準化產品,而生產標準化產品的方法就是建立中央廚房,做工廠。
但其實做這種工廠最難處理的就是生產能力跟生產量的關系,不是生產能力不足就是超負荷生產,耗費的精力也很大。
就有這么一個成都的米線品牌叫沈小福,在2002年開第一家店時就開始建中央廚房,為了做到產品標準化從多方面死磕,結果沒有及時趕上餐飲業態發展的大潮流。
在這方面,外婆家的創始人就主張第三方外包委托加工的方法。
未來,第三方外包的模式將會成為主流模式。
可控的流程化,是與顧客無接觸的動作事項,而服務員與顧客之間需要的是“軟連接”。
很久以前的創始人宋吉曾認為,服務是很久以前的短板,于是花了三個月時間研究各個服務流程,做成文字、視頻,然后推廣執行。第一個月還挺管用,但第二個月就完全沒用了。
宋吉說:現在不管什么流程了,讓服務員自由發揮,只要客人能舒服就行了。
在這方面,“大蔬無界”的創始人就給他們的服務員設計了1000多元的潮服,“服務員穿得美,才有美的觀察能力,才能養成美的習慣,才能對外呈現出美”。
又比如巴奴舉行了“員工發型大賽”。讓員工變得時尚。
△
收銀員小妹留著炫酷的發型,
門口的保安小哥也戴著墨鏡、留著背頭,
一個發型的改變,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對于員工來說,卻激發了年輕員工自我的肯定,讓員工更自信,同時把這種自信傳遞給了消費者。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半流程化的約束才更適用于服務員。
餐飲好項目,請點擊下面LOGO | |||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