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統計的2017年度餐飲品牌榜TOP50,國內餐飲除中式正餐、休閑餐飲等品類表現強勁外,以日韓料理、東南亞菜為代表的小眾品類也悄然盛行。
外婆家特色副牌、日料買手店“擷”;主打越南料理的“美奈小館”;賣泰國菜的“曼谷5巷”,還有新加坡特色美食餐廳“獅城芽籠玖巷”等,小眾品類開始不斷涌現,新品牌上升趨勢日益明顯。
01
來自CCH廣州餐飲連鎖展(全稱: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的調查顯示,市面上日本料理店的數量現正在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并在上年度已突破2萬家。
CCH廣州餐飲連鎖展分析認為,最近兩年日本料理興起,主要原因有四:
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國人對餐飲行業健康、安全方面的需求更高。日本料理店精致、高端、新鮮、品質的形象,令食客更易對其安全性產生信任。
物流網逐漸成熟。朝日啤酒中國法人華南本部長崎田淳就認為,“物流網的構筑也是日餐受歡迎的一大原因”。崎田表示,“雖然目前中國對進口品類還有限制,但日本的食品企業在中國構筑了冷鏈物流體系,很多中國超市也賣起了日式調味料、咖喱和納豆等日本食材,形成了容易接受日餐的環境”。
注重體驗、場景化全面升級。“出門吃餐飯,朋友圈先開光”是很多年輕人習以為常的就餐環節。日餐看起來很精致,大大地滿足了年輕人社交場景的需要,CCH廣州餐飲連鎖展也確實經常看到年輕人在日料店用手機拍照。
日本文化輸出的影響。基于電影、動漫等日本文化體驗的增強,其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像日本熱映的電影《深夜食堂》和動漫《銀魂》、2016年開始在國內熱映 《深夜食堂》,曾有日料店店長表示,很多年輕人來店里,點名要吃影片中出現的厚蛋燒和文字燒。
02
日料這個異國風味的“舶來品”,目前國內客群可謂深厚。一線城市的日本料理店,上海已有1000多家,北京、廣州和深圳各有300家左右。CCH廣州餐飲連鎖展預測,內陸地區的城市日料店雖然現在還比較少,但市場廣闊,開店數量今后毫無疑問會進一步增加。
來自沈陽的日料老炮“町上壽司”便是看到此風口,近兩年加快了攻占市場的步伐。自2016年開始,町上連續三年入駐CCH廣州餐飲連鎖展招商,令這個精耕日料14年的品牌,迸發出新活力。現已發展成輻射國內22省90余城、超850家門店的規模。
不同于市面上不少跟風賺快錢的“日本料理店”,町上不愿成為 “模仿著開起了店、味道卻離真正的日餐很遠”的品牌。町上壽司自2004年第一家門店落成開始,便穩打穩扎,自主研發200多款產品、創造出36種經典口味,同時還著手全國連鎖體系的建設。
03
精致、新鮮、品質、口感……日本料理的標簽著實不少。甚至有報道指出,自2002年開始,日本菜已經取代法國菜,成為世界上獲米其林三星評價最多的菜系。町上經驗表明,開一家成功的日本料理品牌店,至少需要抓住以下三個要害:
成熟的供應鏈支持。日料的精髓在于新鮮、營養。這比其它任何品類,對原材料的依賴性都更大。而有成熟供應鏈支撐的話,門店前廳的不確定性因素,便少了許多。
優質場景打造。“怕上火,喝王老吉”、“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這些瑯瑯上口的廣告語,令人印象深刻的秘訣之一便是自帶“場景”BGM。日料店如能基于自身優勢,打造一種“都市人真正信賴的深夜食堂”場景,說不定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練好產品的基本功。放到最后一點說,不是因為做日料店產品、服務就不重要,而是因為在它業已成為餐飲品牌化路線標配的今天,即便不談這些基本功,每個餐飲人也應當心中有數。“好吃、好玩、好看”這樣的配置,無需多說。
04
從市場需求層面來講,CCH廣州餐飲連鎖展認為,一線城市日本料理還有剩余需求、二三線城市前景也還廣闊。入局前,餐飲人更多地是需要考慮清楚自家餐廳的品牌定位、服務打造及供應鏈優勢等,盈利模式經得起推敲,才能讓餐廳先好好活下去。
推薦閱讀:
●勵志!煎餅大媽月入10萬,爆開三家連鎖店,營銷思維堪比商界大佬!
●2018年餐飲業的機會在哪兒?
●2017年商場餐飲關店10087家!能活成“贏家”的只有……
●他從這款爆品中賺到了一個億,你還在等什么
●2018餐飲供應鏈的4個趨勢,看準你就贏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今日新餐飲”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