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以上藍色字體
2018第六屆CCH廣州國際餐飲連鎖加盟展
時間:2018年8月24-26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A區1.1-5.1館
官網:http://www.gzjc8888.com
開餐廳不難,開幾百家餐廳卻不容易。如今,開一家餐廳想要賺錢都很難,要每一家店都賺錢,無疑難上加難。
有那么一家餐飲企業,21年一個品牌開30家店,但是卻突然發力,單品開店數量超過王品旗下的石二鍋。
這個品牌的秘密是什么呢?
1
21年開30家店,5個子品牌發力
單品店超王品,平均38天開一店
2015年,全臺灣最大東方菜連鎮集團瓦城泰統將喜孜孜迎來三個第一:臺灣單一品牌開店數最多、凈利率達9%、EPS超過十元,獲利稱霸上市柜餐飲企業。
在餐飲業,店數多不稀奇,但店數多又賺錢卻不易。
但在過去五年瓦城每股獲利都接近一個股本,前年遇到食安風暴,對瓦城獲利率毫無影響。
△瓦城泰國料理門店(圖片來源網絡)
小編查找了瓦城泰統集團的官網,梳理了瓦城集團的發展歷程:
1990年,第一家店瓦城泰國料理開業;
1995年,創立子品牌“非常泰”;
2006年,“1010湘”開了第一家店;
2011年,瓦城集團總店數達到30家;
2012年,掛牌上市連開10家店,總店達到40家;
2013年,總店數為60家;
2014年,“大心 新泰式面食”、第五品牌“十食湘BISTRO”。
2015年,“瓦城泰國料理”海內外設有58家直營分店;“非常泰”臺灣6家分店;1010湘在臺灣有16家店;“大心”截至2015年11月全臺共11家分店。
通過以上的數據,小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瓦城泰統基本上每開一家店都是賺錢的,并且是很多餐飲企業最希望的開一家火爆一家。
瓦城集團旗下泰國菜餐廳瓦城在臺灣有五十五家,店數比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還多,泰國面大心一年半開十四家店,平均38天開一間店,這相當令業界驚訝。
2
只攻東方菜的瓦城,照樣玩出彩
只攻東方菜的瓦城集團,如何勝出?總結起來,瓦城的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定位清晰,鎖定東方料理領域
從瓦城25年的發展歷史來看,瓦城始終沒有離開它自己的定位:專注做東方料理。
△瓦城集團的5個品牌(來自瓦城集團官網)
無論是起步的瓦城泰國料理,后面“非常泰”、“大心”、“1010湘”、“十食湘BISTRO”等子品牌,都圍繞著“東方料理”泰國料理和湖南菜來做。
相比其他餐飲品牌,在做起一個品牌之后,其子品牌包羅萬象來說,瓦城始終穩步按照自己的企業規劃進行。
2.重深耕,拉高品牌門坎力求窄與深
王品跟瓦城的成立時間相差不遠,但是王品在成立第九年時就由西餐跨入日式餐點,瓦城泰統卻是成立第十六年才跨入湘菜,相較于王品品牌種類的寬與廣,瓦城品牌數僅有王品的五分之一,則顯得力求窄與深。
瓦城的創新品牌有兩個原則:一為復制門坎高,二為產品獨特性。以大心為例,過去能買到兩百臺幣以上的面食僅有日式拉面,瓦城的泰式面卻高達250臺幣(約53元人民幣)一碗,背后是二十六年的菜色研發與復制能力的累積。
△深耕市場才能贏得市場
大心的復制門坎也比一般面食連鎖店高,日式拉面店廚房只需三人,負責下面、湯頭與擺盤,但是大心每碗都是現點現做,需要用到六人,而且廚房沒有聘雇工讀生,都是廚師調理,以點菜率最高的海鮮酸辣面為例,炸金針菇、煮蝦子、下菜、組合配料、煮面、擺盤都有專人負責。
王品近期遇到品牌擴張太快,互蝕市場,各品牌獲利狀況不一,正在重新調整口牌定位與特色;但是,品牌擴展慢的瓦城反而每一個品牌都賺錢,以大心來說,每年凈利率約為9%,隨著日數增加,獲利率有望再提升。
瓦城多年的深耕和高門檻,逐步凸顯優勢。
3.開設廚藝學院,效仿跆拳道培養爐炒人才
創業二十一年,瓦城才開30家店,速度平緩,但近五年就開出65間店,這是為何?當人才培養、菜色研發制度化就緒,擴張自然水到渠成。
中餐出品穩定最難,后廚的爐炒人才最難培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瓦城的研發團隊就把廚師的廚藝系統化。
△瓦城的廚師團隊(圖片來自瓦城官網)
以火候為例,瓦城的研發團隊以爐火高度跟顏色(如藍黃火)的比率,區分為八種,教廚師依鍋子被燒紅、水冒泡的程度,判斷下食材的時間,效仿跆拳道,以顏色區分十一級培養廚師。
廚師不僅要會做菜,還得會用計算機,每道菜的食材大小、顏色列入計算機考題,三到四個月就得學會一級,有一次補考機會,認真學習多半會過關。晉升到藍帶以上的廚師開始學管店務、食材成本管控、壓低報廢率等。
瓦城的這一系統讓廚師看到了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有效地降低了離職率,穩定了后廚。
3
瓦城的餐飲發展啟示
△每一個品牌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得來的
瓦城集團董事長徐承義曾經引用《從A到+A》的管理理論比喻瓦城的營運,優秀的公司必須先厚植實力,才能突飛猛進,就像是推動巨大、笨重的飛輪,一開始得很費力才能啟動飛輪,但是,長時間下來,飛輪累積動能后,就會自己快速奔馳,這就是瓦城的寫照。
通過瓦城這個餐飲品牌的發展案例,可以給我們很多餐飲企業一些啟示:
人才培養一定不能忽視,特別是發展連鎖品牌,廚師團隊一定要穩定;
定位要清晰,每一個子品牌的開設都要經過深思熟慮;
店數多不如將產品做精;
一定要清楚你每一個品牌的目標顧客。
餐飲企業的發展并非是越快越好,在成長和穩定之間平衡發展,才是未來持續發展的的關鍵!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