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都會說自己的味道算得上一流,自家的菜品都是一等一,可是那么好怎樣讓消費者知道呢?
最近餐飲社科院接觸到一家做生態豬肉的企業,也被如此的問題所困擾。畢竟,市面上都說:消費者如何抉擇和相信,成了老板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今的餐飲市場,所有的食材都是進口的,所有的毛肚都是屠場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流的,任何一家的裝修都是上百萬的大手筆,可每當消費者體驗之后,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吐槽,久而久之,所有的好都會被不信任。
一顆耗子藥毀了一鍋湯,如果你是真的好,真的美,如何讓消費者發現呢?
視覺讓好看得到
曾經一家火鍋店找到餐飲社科院,進門就說咱鍋底有著7斤牛油。承認,端上來可是滿滿的一鍋,可油呢?原來都化了。
餐飲社科院也許會相信,可消費者呢?不見得了。所以,在我們的指導下,7斤牛油通過具象化的8塊牛油,7斤牛油活生生的擺在了消費者面前,消費者也從冷淡的“哦”變成了“哇撒”。
案例足以說明,道一千說一萬,不如讓好實實在在的擺在消費者面前。通過視覺化到具象化,消費者一眼明白你的好,也被你的好所震撼形成傳播。這里餐飲社科院又想到最近大熱的“園里”火鍋,花費600萬的裝修費,每一處細節都由老板親自打造,美,足以震撼的美。可老板卻還會跟社科院抱怨,點評網居然有人給環境打2分!
這確實讓老板很是懊惱,600萬裝修費卻換來了某部分人的2分。餐飲社科院認為,2分不無道理,美的確很美,可是只能感受到的美,卻沒有具象化。沒有標志性的美,沒有隨手一拍的美,正如說,有些美,手機真的拍不出來。
互動讓消費者感覺到你的好
互動,讓消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你的好。這一行當做得好那當屬海底撈,為了體現自己的服務好,充分以服務形式與消費者產生互動,無論是一次眼神的互動交流還是行為互動,都無疑加深了消費者的認知。
通過互動的方式,將自我企業的文化和主題傳播出去,從而使得用戶有著參與感。
話題回到開篇的生態豬肉,滿世界飛的跑山豬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畢竟是否跑山我們誰也不知道。推廣跑山,得讓消費者參與進來,無論是蒞臨農場體驗營銷,還是利用目前流行的穿戴設備讓消費者與豬比每日步數,都能讓消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真實,而這種體驗式營銷比一萬句廣告詞都會有作用。
餐飲社科院認為,如今紛繁雜亂的市場,遮遮掩掩的美麗會在信息流中迅速淹沒。
如果你美你好,需要迅速被消費者發現。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將一切的好轉變成能被記住的實物或者體驗,勢必能夠引爆社交圈。
來源: 餐飲社科院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