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憑借穩固民生的行業特征,方便面一度在上半年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搶手貨,并在“六保、六穩”的政策背景中發揮著骨干作用。
不過,隨著爆發式的需求增長告一段落,方便食品企業在機遇之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一方面,互聯網外賣依然“當道”,傳統餐飲企業則憑借自身發展和品類優勢等原因,也加入了自熱鍋、螺螄粉、酸辣粉等 “網紅”方便食品品類的市場爭奪戰,競爭空前白熱化;另一方面,雖然伴隨消費端新需求的井噴,催生出了新的消費場景,產業端的創新升級與迭代的進程仍有待加快。
但機遇仍大于挑戰,隨著消費升級浪潮的推進,人們對于口感更好、營養更豐富的方便餐食的需求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甚至價格錨點也會逐漸提升。因此,業界普遍認為,適應年輕人需求、更健康、正餐化、高端化的方便食品在未來幾年將會快速增長。
這一趨勢也正符合近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強調的核心思想:“在推進和實現中國經濟的整體轉型的大背景下,全面助力方便食品產業的迭代創新,讓企業更好地抓住行業發展機遇。”
正是創新的加持,讓后疫情時期的中國方便食品產業迎來更大的機遇與發展。
01
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
在當下經濟變局中,方便食品的產業升級不單是產品層面的創新升級,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那些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理念、不斷更新產品力、與時俱進的供應鏈和數字化管理能力的企業才能在商業戰場上保持活力。
這其中,食品安全與供應鏈管理的模式創新,以及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是未來方便食品行業的重中之重,更是大勢所趨。
一方面,消費端對產品需求的快速變化,讓企業必須把食品安全與供應鏈管理做到極致。
在新品類、新品牌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行業一直被重點關注的食品安全更需要持續重視,食品安全的投入仍需持續加強。作為食品企業的頭等大事,任何食品安全問題的輕忽都有可能對品牌帶來非常大的沖擊。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最近一次的國家抽檢中,方便食品企業的整體合格率為99.08%,產業鏈安全已具有較高水平。
可以說,食品安全的創新已成為各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錘煉內功”正當時。例如,康師傅就通過累計投資5億元建立了國際水平的食品安全檢測中心,組建了3000多人的食品安全管理團隊,每年對旗下相關原料及最終產品檢測超過350萬次。
與此同時,康師傅還與中國航天事業成為合作伙伴,以航天品質為標桿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的工作標準,護航產品安全和品質。
另一方面,食安供應鏈管理與數字化能力,二者可謂相輔相成,尤其是在提升食安管理效率上,新技術在方便食品行業也有很多應用。
最典型的就是食品追溯環節,如何實現從原物料追蹤至產成品發貨流向,產成品溯源至相關原物料信息,以及產成品流向追蹤這三個方向的追蹤和溯源,一直是行業的難題和挑戰。
憑借新技術手段的運用,部分企業通過對供應商管理、原物料進貨檢驗、生產過程控制、成品出廠檢驗等程序的數字化改造,保障了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
今年年初,康師傅旗下所有的方便食品工廠上線了全新的食品原物料追溯系統,實現了追溯系統電子信息化。
據了解,該系統可以實現成品、原料流向的即時查詢,極大提升追溯作業效率,同時,還可實現倉庫收料、發料、層別、盤點作業批次信息系統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通過食品安全數字化的監管技術,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管理成本,也將成為方便食品企業食安管理的標配。
伴隨5G時代的到來,相信通過更多技術手段的應用,各企業食安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還將進一步提高,進而推動產業升級迭代的加速。
02
數字化實現產銷協調
賦能產銷協調,實現響應式鋪貨。
除了對食安管理創新實現賦能,數字化能力還將是未來方便食品企業提升市場力的重要“爆點”。而從產業價值鏈來看,制造端和營銷端的數字化升級會是方便食品企業數字化的兩個重要“戰場”。
在產品制造端,借助數字化運營體系以及共享中心的數據整合,可以讓企業即使在極端特殊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及數字化應對,來支持方便面的生產、銷售、物流工作的順利開展。
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研究所針對企業運營管理數字化的案例分析中,就提到康師傅打造了領先的數字化管理體系,為行業起到了領先的示范作用。
譬如,當方便面需求出現激增,通過數字化運營體系監測發現后迅速對供應鏈進行了調整,并在第一時間重啟生產。同時還利用大數據,迅速解決了產銷協調、物流運輸、原物料供應等問題。
而早在前幾年,幾家方便食品的大型企業就開始積極探索渠道數字化升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圍繞供應鏈配置合理化、經銷商渠道布局的合理化、組織結構合理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數字化建設。
這樣一來,企業就不再是簡單地把所有口味、規格的產品統統壘上貨架售賣,如果某種口味、某種規格的產品在南方賣得好而北方消費者反響平平,那么企業就會依托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供貨乃至產品研發生產的調整。
可以說,加快互聯網技術的線上線下融合,是企業積極轉型擁抱數字化機遇的主動選擇。數字化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從客觀上改進了企業的要素配置方式,提高了運行效率。
03
數字化營銷
精準化的營銷推廣,細分的產品應對。
除了賦能線下渠道,數字化能力在方便食品行業的另外一個體現,就是電商渠道的快速崛起。通過電商大數據,可以讓企業對不同人群進行消費行為研究,采取差異化的觸達方式和精準營銷。
在2020年上半年,不少方便食品企業便憑借對消費者居家消費需求增長的及時洞察,不僅針對性地推出了正餐化、家庭裝的產品,還適時地將銷售渠道往線上傾斜。
京東平臺上方便面的銷量便一度在10天內達到1500萬包,而康師傅更是將旗下高端面產品——康師傅Express速達面館送去了“帶貨一姐”薇婭的直播間,實現了5分鐘賣出7萬碗的成績。
除了營銷渠道的迎合,針對電商大數據得到的消費者不同場景的新品需求,借以快速應對也是搶占市場的取勝之鑰,2020年上半年康師傅全新推出的手搟面系列產品憑借“三揉七搟”創新工藝而帶來的全新口感,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宅在家中也能吃到“專家級手搟面”的新場景需求,還榮獲了本屆方便食品大會評選的“年度最佳創新產品獎”,將數字化營銷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
不過,僅僅是在營銷數字化進行布局還只是初級階段。方便食品企業更應該與各互聯網平臺嘗試更全盤的合作,實現數據信息的連接和聚合優勢,通過從制造起點到消費終點的“整鏈”數據網架設,精準挖掘消費需求。
營銷數字化的目標是通過不同的消費場景,把合適的產品傳遞給精準定位的用戶群,同時捕捉新需求,用于驅動新一輪產品創新迭代。
現階段,消費者的價值需求正呈現多樣化、多元化和定制化等特點,這不僅考驗著每家企業的產品力、品質力,更考驗誰能真正實現讓數字賦能到企業經營的核心競爭力層面。
在方便食品行業,伴隨康師傅這樣的領軍企業逐步摸索出數字化的可循路徑,整個行業也正以更積極的姿態去探索和融合新技術。
小結
憑借數字化對食安、供應鏈、生產、營銷等諸多環節的賦能,方便食品行業迭代升級的速度無疑將能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市場也會加速向著產品高端化、多元化和正餐化發展。
有投資機構分析認為,未來幾年方便食品行業的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整個市場盤子可在5年內從5000億增長到6300億的規模。
至于在這場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方便食品升級競賽,究竟是“老師傅”成功捍衛王者地位,還是“后浪”會實現異軍崛起,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首席品牌官、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侵刪請聯系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