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火鍋餐見》發出的“哪個菜品最具爆品潛質”調查顯示,蝦滑以123票,22%的支持率獲得第一名,受歡迎程度和發展潛力不言而喻。
為了幫大家掌握蝦滑知識,快速搶占蝦滑紅利,近日,《火鍋餐見》舉辦了一場“蝦滑測評”活動,選了8個品牌的蝦滑進行盲測 。
測評結果如何,誰會奪冠?好蝦滑的評判標準是什么?如何挑選到匹配自己火鍋店的蝦滑?請往下看 。
“有的蝦滑吃起來彈性強,有的彈性差?”
“明明是蝦滑,為什么有的吃著沒蝦味?”……目前,蝦滑已躋身為大單品行業,發展非常迅猛。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如何能選好蝦滑,對每個餐飲老板來說,都是個大課題。為此,《火鍋餐見》組織了這場蝦滑測評活動。邀請了餐飲老板、美食記者、研發專家來充當測評官。為保證客觀公正,我們采取盲測。測評地點為鄭州市企業總部基地,最終共回收有效問卷9份。
此前,測評組前往信基批發市場、丹尼斯超市,共購買8款蝦滑產品,隱匿品牌名,隨機編號,分別用1號、2號、3號……標記。以下為購買產品的詳細信息。廚師按照相同的流程,將產品解凍、摔打、擺盤,并放入冰箱保鮮。為了測評食材原始的味道,所有產品均在清水鍋里煮。測評官先看后嘗,根據測評標準(以下有詳細說明)進行ABC評級,A(3分)代表優,B(2分)代表中,C(1分)代表差。我們邀請專研好食材20年的專家,向現場的測評官普及蝦滑知識和測評標準:
為了讓測評官直觀感受蝦滑上桌前的工序,研發專家翟師傅現場演示了摔打蝦滑,“一下、兩下、三下……”,挨過打的蝦滑才夠Q。?我們看到,有的蝦滑發青、有的發白,主要是由蝦體內的蝦青素含量決定。蝦青素含量越高,顏色越青,煮出來的蝦滑顏色越紅。蝦的生長環境對蝦青素的影響比較大,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蝦塘都分布在海的周圍,海水鹽度高,水質好,能有效提高蝦青素含量。
以下圖片明顯看出,2號和4號較青,6號顏色偏白,5號里面有肉眼可見的蝦線,沒有處理干凈。市面上,不少蝦滑包裝上都標注含蝦量≥95%,但價格卻很低,便宜到不敢相信,更讓老板們無從選擇。
5號、6號幾乎看不到蝦仁的身影,但從配料表上,我們無法客觀知道具體的添加物,比如魚肉、豬油、香精等等,都無法得知。
整體來說,市場上蝦滑質量參差不齊,缺乏行業統一標準。
市面上,很多蝦滑上有3A或者5A這樣的標注,也不能作為評定標準,和蝦含量一個道理,即便有95%蝦肉含量,還要看用什么蝦做的。
第三,看大小。蝦滑在烹煮過程中會吸水,淀粉在烹煮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糊化并吸水。如添加的淀粉多,需要吸收的水分就越多,膨脹就越大。
通過對比煮前、后的蝦滑形態,大致能得出淀粉含量高低的結論。此外,為避免主觀因素的過多干擾,《火鍋餐見》也對所有產品留樣,統一擺放到桌面,以供對比。下圖是測評官對8款蝦滑產品觀察環節的打分結果。每一項分值是下鍋前的顏色、煮后的顏色、蝦仁含量等項目得分相加的結果。需要說明的是,3號產品在測評前就被淘汰了,因為根本無法汆成團,無法團成圓球狀,跟其它產品無法保持一致。研發專家說是因為其保水太高。從圖表可以看出,6號產品的得分最低,每一項評測員都打了最低分。4號產品每一項得分都比較高。其次是1號產品。操作時,工作人員把所測蝦滑從保鮮冰箱取出,開火煮沸,并依次盛到編號的盤中,按照順序端到測評專官面前。好蝦滑,用四個字概括就是“滑、彈、脆、爽”,細分為以下7個標準。Q彈感主要取決于蝦原料,這和蝦的生長環境有必然關聯,也就是蝦塘有關。
一般來說,膠質塘養殖的蝦,品質更高,因為它水質清澈,沒有泥沙,提高了蝦的生活質量,口感更Q彈、爽口。同時,膠質層能通過光合作用,使蝦體的顏色更深,色澤更均勻。測評表中,4號在該選項基本都收獲了A,其次是8號、2號。餐見君發現,現在各蝦滑品牌都會打出“大顆粒”的旗號。
“實現大顆粒,是有技術門檻的”,業內人士透露,“之前做不出大顆粒,主要因為技術不成熟,機械設備落后,甚至很多火鍋店都是自己手打蝦滑。”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的蝦滑生產設備更先進了,流程也更加精細化了,維持多高的生產溫度、蝦滑的保水程度等,都可以在流水線上一體化完成,蝦滑生產完成了從傳統手打,到標準化規模生產的蛻變。如果吃著感覺到粘牙,說明蝦滑里摻了魚肉,或者魷魚肉等。
如果蝦比較肥、飽滿,做出來的蝦滑吃起來就有“咯吱咯吱”的口感,比較脆。
當然,和蝦滑的蒸煮時間也有關系。
但市面上,蝦滑質量參差不齊,很多蝦滑的佐料味道蓋過了蝦本味,因此,吃起來完全沒有蝦味。蝦仁本身是比較爽口的。如果吃了有類似丸子的那種黏膩口感,那就是加多了輔料。總結下來,不難發現:好的原料品質決定了蝦滑的品質,現代化工業加工技術,把蝦滑品質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且更具穩定性。當然,具備全程配送服務體系,才能保證蝦滑以更好的品質走上餐桌。把各品牌兩大環節各項得分相加,最終測評官選出得分排名前三的產品:分別是4號、1號、2號和8號(得分一樣),對應的品牌分別是咯吱咯吱大顆粒青蝦滑、逮蝦記、鮮美來和漁牧世家(并列第三)。現如今,市面上60%以上的蝦滑都是南美白蝦做的,尤其受疫情的影響蝦,南美白蝦并不是很穩定,質量也無法保證。相比之下,有中國“四大漁場”之稱的北部灣,養殖規模、技術、產業鏈條都更勝一籌。另一方面,鮮蝦要比蝦仁更具穩定性。都知道,蝦仁是保過水的原料,鮮蝦是沒有加工過的,所以鮮蝦要比蝦仁更有發揮的空間。
每年蝦的出塘期在7-9月份,在這期間,要把1年的蝦全部收上來,放進冷庫,供全年生產蝦滑使用。儲存蝦也需要很多資金和資源,如果廠家沒有實力,就做不到原料的穩定性,自然達不到產品穩定。故而,和大廠家合作,也是保證蝦滑產品穩定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情況,火鍋店的蝦滑每份120克到150克,價格在28~46元不等。比如巴奴、海底撈等客單較高的火鍋店,巴奴蝦滑每份52元,海底撈蝦滑類型比較多,招牌蝦滑58,其它30多、40多不等。既要保持不低于68%的毛利,蝦滑的進價就不言而喻了。而串串店的一盤蝦滑,不到20原,基本都是選用含蝦量低、進價便宜的、較為低端的蝦滑。也有專業人士建議,看地區,內陸地區,海鮮不是主要食材,消費者對蝦滑的品質不是特別在意,但在沿海地區,水產是主要食材,對口感要求就高。
“食材好,食才好”。
火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好食材”已成為各大品牌逐鹿市場的關鍵,可什么樣的才是好食材,如何挑選好食材,成為餐飲老板的重中之重。
為此,《火鍋餐見》推出“食材測評”欄目,邀請專業人士、餐飲同行、消費者等充當測評員,以“盲測法”現場打分,從多維度考察食材。
測評不存在詆毀,只為選擇出性價比更高、更優質、更受歡迎的好食材。所以綜合表現不好的品牌不公布。同時也歡迎各位餐飲老板、食材廠家積極推薦或自薦。
有意向參與食材測評的,可以添加餐見君微信:hgcj66666。
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五一”生意火爆,
現在就要想好引流高招。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