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全國火鍋店生意進入旺季。火鍋店老板們基本都做好了“等著數錢”的準備,過個豐收年。
那天,餐見君去拜訪一家串串品牌公司,清晨本該是朝氣蓬勃的氛圍,卻愣是撞見了一場大吵大鬧的惡戰——
公司大廳中央的茶臺兩邊,一側是該公司的總經理鄭總,她表情尷尬、無奈、哭笑不得,另一側是兩位女士,她們謾罵、吵鬧、指手畫腳。這一幕還真有點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既視感。
鄭總見我到來,起身迎我,迅速撤離戰場,她搖搖頭,雙手一攤,臉上的表情依然扭巴:你看到了,火鍋旺季,并不是所有店都能平安過冬。
突然,我對這兩位吵架女士的故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1
2017年,全國上下刮起一陣串串風,“風口來襲,豬都能上天”,混跡生意場的方麗娟怎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方麗娟河南周口人,生意人出身,在周口當地人脈極廣,家底殷實。因為從未趟過餐飲的水,她找來好閨蜜魏明華商量,看能不能一起合伙試下餐飲的水。
魏明華從沒做過生意,與丈夫兩人都是中規中矩的上班族,屬于工薪階層。她也不止一次想過從商,以此改善家里生活。剛好方麗娟的提議正中她下懷。目標基本一致,兩姐妹決定聯手搞餐飲。
餐飲那么大,究竟要做啥?
方麗娟見多識廣,她想起之前在鄭州東區曾被一家網紅串串店吸引,花哨的外表,讓女孩們一見傾心,里面的串串也與外貌相匹配,很成都。兩姐妹跑去那家串串店打探。
很慶幸,她們看上的這家店正好是該品牌的直營店,也因此她們省去了許多通過度娘去找店的費勁經歷。很快,她們就在該品牌鄭州總部見到該公司總經理鄭總。
總部也考察了她們兩人的方方面面,覺得條件還不錯,唯有一點讓鄭總有所有擔憂,她再次提醒兩人:餐飲店能否開好,關鍵看老板,合伙開店的情況下,分工不合理,意見不統一會出現許多問題,特別是兩位女性合伙,可能往后溝通上發生的問題會更多,前期一定要商量好。
被美好前景吸引的方麗娟與魏明華覺得這不是問題:多年的好閨蜜,相互信任,一起開店肯定很有默契。況且兩人還專門合了八字,配了屬相,合伙做生意簡直是絕配。
盡管保證再三,鄭總還是強行要求兩人商量下分工,簽個君子協議,把未來不可能測的糾紛風險盡量降到最低。
兩位閨蜜立了協議,其中:方麗娟占股70%,有決定權,不參與店面經營,但是管賬務,不拿工資;魏明華占股30%,負責店內經營,拿工資。
2
項目找好了,協議定好了,接下來就是干了。
因為方麗娟多年經商,在周口當地有較好的人脈關系,所選址并沒有費很多功夫。
在周口最繁華的商場進出口,有一處160平的商業門面,這間鋪子也因為是法院的抵押房,租金遠低于周邊房多。靠關系,這間鋪子很輕松搞定。
因為是加盟品牌,裝修很快搞定,魏明華和老公雙雙辭職,進店管理;魏明華管整體,老公管后廚,兩口子雖未做過生意,但卻格外細心。因為方麗娟不在店里,但也不能當甩手掌柜,所以她安排了自己的外甥女進了店做店長。
2018年3月串串店開業。160平的格局,13張桌,空間被利用的很到位,連門口的臺階上也正好擺上了烤腦花的小臺子,這個小攤子瞬間把成都的市井感展現了出來。
他們確實也用了心,除了堅持按照品牌公司的要求準備菜品,他們還做了某些調整,比如:裝冰粉的碗變成了玻璃高腳杯,更加吸引女孩子。
因為裝修時尚,口味正宗,剛好也趕上了串串的風口,這個店從開業,就火的一塌糊涂,前三個月日營業額1.8萬左右,之后半年也基本維持在8000左右。
生意好的匪夷所思,瞬間成了周口的網紅店。因為這家店,周口郊縣城市不少人找上門要求加盟。
第一個月兩人就每人分得了14萬,可謂前景一片大好。
3
或許因為方麗娟家庭殷實,所以為人一直豪氣,魏明華就相對稍顯計較。
第一個月分紅,方麗娟很大方的均分了所得,但這并沒有讓魏麗娟心里得到平衡。生意紅火,自然店內特別忙,每天魏明華和老公都在店里累成狗,想起方麗娟天天不用來店里心里漸漸開始有了怨氣。
方麗娟的外甥女是個年輕人,做店長處事靈活,年輕人會來事,多少會顯得大大咧咧。
比如:店長為了維護生意,偶爾會送熟客飲料或者給一點點去零頭的小優惠,而魏明華覺得沒必要,還造成浪費。這讓心生怨氣的魏明華逮著了機會,就會數落一番,因此兩人在店里經常發生拌嘴。
有次,店長請媒體人吃飯,結束后送了媒體人每人一張500元的充值卡,這讓魏明華著實肝疼,于是月底她把這筆錢直接扣在店長的工資里。店長覺得委屈,一狀告到了方麗娟那里,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戰爭一觸即發。
之后,魏明華兩口經常與店長發生摩擦,隨即就會遷出方麗娟,時間長了,員工也看出了問題,自發性的分成兩派,有時魏明華安排完事情,店長會另外安排,導致店里許多事情進行不下去。生意開始出現下滑。
4
魏明華的過分計較,讓一些好的員工開始流失,特別是后廚,需要磨合,一旦有老員工辭職,會給出品帶來極大的影響。
總是對外人不放心的魏明華,把磨合了半年的廚師長換成了從未有過餐飲經驗的親戚,結果,產品質量得不到把關,菜品問題頻發。
比如:鴨腸縮水發臭,鴨血粘了無法辨別,為了節省,這樣變質菜品依然上桌,串串展示柜中,便宜的串串多放,貴的串串少放。
顧客是檢驗產品最好的風向標,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找死。生意直線下降。這次,方麗娟不能再忍。第一次, 倆閨蜜在店里大吵一架。都覺得各自有理,他們商議每人各管店一天。
結果可想而知,串串店成了倆人吵架的主場。后來,有熟客進店,從開吃到結束,都光在那看兩個老板吵架了。生意讓她倆吵得一天比一天差。品牌方來巡店,處理的問題也得不到落實,這讓品牌方也是干著急。
生意不好,品牌方的方案得不到落實,魏明華開始有病亂投醫。
魏明華管后廚的老公開始加大份菜的比例,四米五的展柜,兩米都是小份菜,后來,干脆推出大份菜,什么蔬菜拼盤、菌菇拼盤統統都上,如此以來這好端端的串串店開始走向傳統火鍋店。
串串的模式越來越模糊。經營模式改變,直接導致與市場不匹配,生意更差了,二人矛盾再次激化。
這次,倆人直接鬧到了品牌總部,她們找到了鄭總論戰。而這一幕,也就是開頭餐見君看到的那場清晨惡吵。
5
倆人也哭了,也鬧了,之前的君子協議也不作數了。
鄭總出面,拉著兩人敞開心扉聊了一次。建議兩個人分工明確,再簽協議。
最后的決定是:大家既然相互不和,那就每人各帶2個月店,比比誰行,選出業績高的那位,以后就永遠聽她指揮,另外的人不要再說話了。
矛盾一旦開始就無法收尾,打破隔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結果可想而知,在后期每人管理的兩個月中,兩人幾乎0交流,各收各的錢,最后落得房租都沒人交,串串店成了只進不出的狀態。
再后來,方麗娟因為忙于別的生意,無心糾纏,徹底脫手。
魏明華決定轉了店子,接手人看上這商鋪的位置,價格很快談定,但是沒了方麗娟的關系網,商鋪的租約都成了問題,兜兜轉轉,店鋪也沒能轉出去。
品牌方的回訪員這樣和餐見君說:“最后一次給她們打電話,她們保證說一定好好做店,結果連一個月不到,店就沒了,我都還記得打電話那天,天特別冷。”
本該是火鍋大旺的季節,一家前途大好的網紅串串店,就這樣默默地死了。可惜,著實可惜呀。
6
因為這個故事,餐見君對10對合伙開店的項目做了小調查,撕逼率為70%,其中女性撕逼率為100%。
所以餐見君再次提醒創業者,合伙的生意不好做,特別是兩女性合伙開店,一定要深思熟慮。如果執意要合伙,餐見君給個小建議:
1, 三觀同步,最好不要女女合伙。
2,既然是合伙,肯定因為資金不足,大家想要風險共擔,那么一定要做到財務分開,專開專用,日期月結。
3, 定好游戲規則,各自遵守。
切記,切記,餐市有風險,合伙需謹慎。
統籌|巖巖
編輯丨阿寧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辣翻天”|清明節海報|商學院沙龍06期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