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被人理解》
昨天,我用一天時間,給成都最大的餐飲集團公司,做了一次內部分享,受眾是他們全國各地飛過來的加盟商,內容是《餐廳的單店盈利模型和數字化運營邏輯》,結果今天就好幾批人單獨約我,一方面是表達對我昨天分享的感謝,另一方面是不解,想聽我說明理由:
他們昨天聽了我的分享后,認為以我對餐飲的理解和鉆研程度,不解的是,為何只開一家餐廳?應該去做很多很多品牌,應該大膽的走向全國,甚至主動邀請我去他們所在的城市開拓市場。
對于他們的認同,我一一表示感謝,對于他們的不解,我告訴他們,懂餐飲邏輯,不代表就一定能做好餐飲,原因在于,開餐廳這件事,不管單店還是連鎖,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我對餐飲研究得再深,身邊沒有優秀的合作伙伴的話,都不可能成事。
在單店經營上,是因為有二哥在我身邊,豪蝦傳才能成,沒有二哥,就不會有豪蝦傳;同理,在把餐飲的業務邏輯工具化上,沒有AS,就不可能有這套系統工具;反之亦然,我沒做成的很多事情,回顧失敗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沒有好的合作伙伴。
因此,我身上的能力非常鮮明:思維能力、歸納能力,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說是出類拔萃,但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則十分糟糕,因此,需要有很能干和優秀的合作伙伴,來彌補我身上的這些短板,才可能做成事情,否則,我在餐飲上的成就將會非常有限!
就因為意識到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必須要去找到足夠多的,優秀的合作伙伴和同路人,然后彼此求同存異,互相取長補短,一起前行,但遺憾的是,餐飲行業的現狀太糟糕,優秀的人才實在太少,能成為合作伙伴的人就更少了。
怎么辦呢?既然被動的等沒希望了,就只能是主動出擊,再難也得去自己尋找和挖掘,所以,我才這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耗費很多精力和時間,來梳理餐飲的各種基礎邏輯,然后通過寫創業日志,通過講課的方式,來不停的輸出這套餐飲理論知識,目的,就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很多人問我為何講課不收費,我回答說,我不要錢,但我要人呀:我想在全國能有一幫真正懂餐飲,而且彼此信任的餐飲同路人,大家都是餐飲人,都有自己的餐廳去驗證這些基礎邏輯,通過掙到錢來證明這套理論的真正價值,等認知,能力和信任度都有了,再來看以后是否有一起成就大業的機會!
因此,當我用十年時間研究完餐飲的單店邏輯,徹底搞懂一家餐廳要怎么才能賺錢以后,就對開單一的餐廳不再感興趣,也對創建餐飲品牌不再感興趣,我現在感興趣的是:是否有可能讓餐飲全部重來一遍?是否可以讓餐飲從業者被更重視一點?是否可以讓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精英層,更尊重我們餐飲人,而不是騎在我們頭上拉屎拉尿!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說這話,在每一期的小老板課程上,在我的很多創業日志里,都反復說過很多次,當然,從開始到現在,很多人認為我吹牛逼,很多人認為我瘋了,也有很多人等著看我笑話,甚至連我那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二哥,都聽到江湖上針對我的風言風語,還特意提醒我要慎重,別讓那些人看了笑話!
我笑著回答二哥,我一門子心思的只想革餐飲的命,哪有精力在意誰在說什么!誰規定了餐飲不能被改變?誰規定了做成一件事以后就不能再次失敗?誰規定了四十歲的男人不能有夢想?如果因為別人可能看笑話,就畏首畏尾的止步不前,那不是我的風格!我的風格是:圍觀者中等著看笑話的人越多,我身上的干勁也就越足!
雄心壯志誰都有,夢想也誰都不缺,但光有想法沒用,光是說也沒用,還得行動起來,得為它們去冒險,去付出,去承擔各種不確定性,沒辦法,這就是一個人想成事的必然代價,而且,你想成就多大的事情,就需要承受多大的風險,別奢望只成事不冒險,至于委屈和不被人理解,就好比健身后的肌肉酸疼,不是正常的么?
在餐飲這條路上,我既然決定了后半輩子走下去,那就一點都不著急,既不著急賺錢,也不著急成事,兩年前我就說餐飲將迎來變革機會,結果新冠肺炎讓這個機會提前了,接下來十年,將是餐飲從業者的黃金十年機會,這些年很多同行在不停的修高樓,我則反其道而行之,在不停的打地基,老實說,挺享受這個過程的,每天都樂在其中!
三姐和我老婆,以前經常問我:你怎么就不怕失敗呢?她們是非常了解我的人,之所以這樣問,就是因為每當我做一件事情失敗后,他們還在替我難過,本來想找個理由安慰我時,結果發現我又精神百倍的投入到下一件事情了,完全感受不到失敗對我的影響,所以,她們得出的結論是:我是創業小強!
對于一個壓根不畏懼失敗的人,不會為失敗而擔驚受怕的人,怎么還會在意別人看笑話呢?所以,那些等著看笑話的朋友們,別等了,我直接坦白吧:我這個人不靠二哥做不成豪蝦傳,不靠陳師傅做不出鹵煮龍蝦,不靠尹總買不到郁金香鋪面,不靠AS做不成餐飲工具,甚至,不依靠網絡的話,連老婆都找不到,到現在可能都還是個老光棍!嘿嘿
所以,沒必要等以后,現在就可以笑話了!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