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蝦傳的異軍突起,我在任何場所都強調:全是依靠新浪微1博,在2012年5月我正式使用微1博前,豪蝦傳已經存在三年了,一直是一個只局限于200多人的小圈子美食;2012年5月我開始使用新浪微1博后,這個小圈子得以迅速以幾何數級的增長速度擴大,最終,讓我們獲得了爆發性的發展!
因此,說豪蝦傳是成都餐飲界借用新媒體獲得成功的代表,我們是完全符合資格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餐飲同行都開始關注我的微薄,甚至有一些傳統的老品牌和餐飲管理公司來邀約,希望能分享我運用微薄的經驗,讓他們了解新媒體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來找我的餐飲同行越來越多,他們也希望能像豪蝦傳一樣,通過新媒體獲得客源,遺憾的是我沒有太多時間去一個一個的電話,或者見面聊天,因為確實太忙,但考慮到同行在經營中苦惱和困惑,于是決定將自己對微博的了解寫出來!供餐飲同行參考哈!
一、產品定位:并非所有的菜品都適合微博宣傳
來找我分享經驗的同行里,有很多是大型餐飲管理公司,除了很隆重的將我邀請到他們公司分享經驗,他們還花高薪外聘各類做微1博營銷的團隊來講課,但很遺憾的是:盡管他們如此重視新媒體,如此迫切想跟上潮流,但效果并不很好,原因就在于他們自身的產品不適合做網絡傳播。
先看我們豪蝦傳的菜品,主菜是龍蝦,其內在的口味特點是麻辣鮮香,容易讓人變成烈焰紅唇;外在的特點是色澤鮮紅艷麗,一盆滿滿的龍蝦放在面前,讓人看著就垂涎欲滴,這本身就是最刺激食欲的東西,對于吃貨來說,只要看到了就會不自覺的分泌唾液,產生去吃的欲望和沖動。
原本,菜品單一是餐館的致命傷,因為抗風險能力差,但對于微博宣傳來說,菜品單一變成了優點,因為消費者所有的話題核心,都會鎖定在一個菜品上;再加上我們鐵了心就只做龍蝦,因此,話題核心就更加突出,大家的話題和關注焦點集中于一道菜上,這容易形成對這個菜品的深度傳播!
而與此相反的是:很多餐館的菜品不具備傳播性,無法刺激好吃嘴的分享欲望,比如盒飯,天天都在吃盒飯的情況下,好吃嘴不可能吃個盒飯也要發一條微博,這會讓他自己看起來像個傻瓜一樣,帶來不了分享的樂趣和意義。
大型酒店或者高檔餐廳其實也面臨這個尷尬,他們的菜品非常多,裝修很好,環境很舒服,但無法形成傳播核心和焦點,以至于消費者即使發了微博,最終也幾乎沒有效果,而且消費者也不想發這樣的微博,會有被人指責“炫耀”的顧慮!
因此,餐飲同行要想利用新媒體來做運營,首先要評估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具有聚焦話題的特點,如果沒有,那要如何在自己的“優點”中,選出一個或者幾個點來讓其成為焦點,別認為自己優點太多不好選,消費者不了解,你再多優點都是孤芳自賞而已。
二、目標消費者:并非所有的消費人群都喜歡微博
豪蝦傳的消費者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了90%,其中,又有75%左右全是女孩子,敢經常吃蝦(比如一周好幾次)的好吃嘴,需要具備一定的消費實力,這些條件就決定了:豪蝦傳的好吃嘴,基本都是具有一定消費實力,且年齡在35歲以下的女性,而她們的特點又恰好就是:愛耍微1博,樂于分享!
吃和穿這兩個方面,會把女人“喜歡炫耀”和“樂于分享”兩大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始終認為,女人在分享的欲望上天生優于男人,她們穿上漂亮衣服后,走路都感覺要昂首挺胸一點;而她們吃到美食后,在心里基本都憋不住,會有分享和炫耀的欲望!
正因為如此,豪蝦傳的微1博從開始就具有非常鮮明的兩大特點:天天烈焰紅唇和美女吃貨云集。產品的誘惑性,加上食客本身的魅力,造成了豪蝦傳半年之內成為業界話題的這個效果,這并不是我自己能力多牛逼,多有本事,真正厲害的,其實是我們擁有一大幫樂于分享的好吃嘴!
因此,打算利用新媒體的餐飲同行,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考慮自己的目標人群在哪里?是年輕人喜歡的?還是老年人更青睞?目標消費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如何?如果是女性好吃嘴居多,那么吃完后你們店會有值得她們去炫耀和分享的東西么?會讓她們產生必須要帶朋友過來驗證的那種欲望和驕傲感么?
如果目標消費者不是時髦的年輕人,如果他們不通過新媒體接受資訊,那么,哪怕你們的產品再好,色澤、口感、造型各方面都無可挑剔,那你可能面臨的困難就非常大,花精力和財力來使用新媒體就可能是白費力氣,請再多高手到場指點和推廣都無濟于事。
三、整體意識:線上線下必須要高度統一和協調
很多人對新媒體不太懂,尤其是對于餐飲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說到新媒體可能有點打腦殼,我覺得可以簡單粗暴的歸納謂 “線上宣傳”,相對應的,傳統宣傳方式就是“線下宣傳”,作為一個餐館,打算運用新媒體做宣傳的話,就必須要明白線上和線下的區別,并做好“線上宣傳”與“線下接待”的配合!
新媒體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快速口碑效應”,這個口碑可能來自于餐館的各個方面,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味道,也可能是別具一格的裝修,還可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服務,甚至可能只是老板的美貌等,都可能成為消費者去口口相傳的口碑效應的載體!
傳統營銷和宣傳是由媒體進行傳播,最開始是直接粗暴的告訴好吃嘴哪里好吃;后面發展到做出一個介紹,讓好吃嘴自己判斷是否好吃;最后當人人都變得精明了,就變成以活動的方式來推廣。傳統宣傳最大的特點是有“信息強加性”:想讓好吃嘴認同和接受媒體所傳遞出來的信息。
而新媒體則基本不再具有“信息強制性”,也不是傳統媒體的“一對多”,而是變成“多對多”,好吃嘴與好吃嘴之間變成“定向傳播”,也就是熟人之間的強關系鏈傳播,其最大的特點在于規避了彼此的戒心,可以直接跳過戒備心,進入朋友的意識深處,很容易建立起信任感,進而形成跟風效應!
線上一旦形成口碑效應后,考驗的就是線下的“兌現能力”,口碑帶來的消費者如果到現場后很滿意,則會形成更大的口碑效應,會讓前面做口碑傳播的好吃嘴更有面子,更樂于去到處傳播;相反,如果線下很糟糕,名不副實,則會讓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失望,進而責怪和埋怨傳播者,口碑傳播就會戛然而止!
因此,想運用新媒體,餐飲老板必須要去評估自己是否能做到名副其實,線下的接待和服務,能讓因為口碑傳播而來的好吃嘴滿意么?如果無法讓別人滿意,那后果可能很慘,因為口碑傳播還有另外一大特點就是“雙刃劍作用”:好的口碑傳播很快,不好的負面信息則轉播的更快!
四、客戶基礎:第一批傳播人群傳播基數
很多使用新媒體的餐館都很困惑:自己發出來的信息沒人搭理,交流一旦失去回應者,就變成“自言自語”,除非天生的話嘮,其他人很難一直自言自語下去,于是,就會出現最普遍的情況:即使餐館其他條件都符合,但發現自己的微博應者了了,一段時間后就失去興趣,認為這個東西沒用而放棄!
新媒體的核心價值在“口碑傳播”效應,而要形成這個效應,必須要有第一批口碑傳播者!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個餐館要想達到口碑傳播的目的,必須要想辦法獲得200人的目標消費者認同,他們就是第一批口碑傳播的發起者,需要要強調的是:這200人是真正認同你家產品的有效好吃嘴!
我們豪蝦傳在去年用微1博時,剛好是246個好吃嘴,這200多個人就是前三年一直吃我們龍蝦的人,豪蝦傳從2009年起步,到2012年使用微1博前,這三年多時間里,就只是局限于這200多人的小圈子,在沒有微1博的情況下,我們又不認識傳統媒體的人,沒有創博渠道,因此一直不被外人知道。
當我2012年5月開始使用微1博時,這200多個老朋友好吃嘴,開始瘋狂給我們做口碑推薦,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微1博粉絲就快速突破1000人,隨后兩個月不到就突破2000人……,一直到現在好吃嘴數量接近90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吃過我們龍蝦的好吃嘴!而這些全得益于那200多位龍蝦愛好者。
因此,作為餐飲企業,要想讓新媒體工具達到口碑傳播的效果,就必須從零開始一個一個的積累第一批口碑消費者,這個過程就看經營者的能力,以及前面所說的各方面情況準備是否充足,在有效口碑消費者達到200人之前,確實會很艱難,難以形成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也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這需要考驗老板的耐心和定心。
五、貫徹落實:空洞的口號和冷冰冰的言辭會適得其反
國內到處都是口號,什么“為人民服務”、“顧客是上帝”隨處可見,有些企業把這些口號天天背誦,但非常可悲的在于,很多人做事僅限于“口號”,真正去貫徹執行的能有多少?“客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客人如初戀”,聽起來很惡搞的一句話,卻幾乎說出了客戶維護的精華所在!
消費者對身邊的各種標語和口號都已經麻木了!我們對他們喊點口號,除了讓他們覺得鬧熱,或者稀奇之外,并不能額外帶給他們太多的感受!因此,作為餐飲企業的老板,不要對著自己的好吃嘴空喊口號,而是應該實實在在的去做好與客人的溝通和互動,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認真回應他們的各種問題!
傳統宣傳模式下,除了在店里,店家無法和消費者產生一個有效的互動,甚至根本不知道消費者吃完自家菜品后有什么評價,因此難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饋,但是既然運用新媒體,那就要把它的好處用出來,餐館負責人可以直接與客人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客人真實意見。
雖然,微1博等新媒體運營不一定要老板親自來做,但要明白:微1博用戶會把溝通者默認為老板,你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你餐館的整體認識!因此,在與消費者的互動中,不要應付了事,不要面對別人的問題時,只是簡單的回幾個字,冷冰冰的文字背后,消費者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態度!
因此,一個餐廳負責微博等新媒體的人,要么是老板自己,要么就是真心為這個店好的人,他們能放低自己的身價,非常謙卑和客氣的去與自己的客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哪怕別人只是很簡單的問一句,也愿意去很熱情的給予回應,這不簡單,很多人做不到,老板要么自己做到,要么找到能做到的能干人。
一個發自內心對別人好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是能被消費者感受到的,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的消費者每天可能接觸不同職業的人,他們可能看習慣了各種職業化的東西,比如職業化的笑容和回答,他們可能早就麻木了,但是有餐廳能真正發自內心去傾聽他們的聲音,重視他們的意見,則會立即拉近心靈之間的距離!
所以,想把微1博做好,除了前面那四條最基本的條件之外,這個負責微1博的人,自己還得是一個適合做客戶關系的人,面對網上的各種言論,可以做到對尺度的有效把握,對消費者的交流和溝通能做到有禮有節,張弛有度,當然,如果能再有點幽默感和自嘲精神,那就更完美了!
六、杜絕虛假:千萬不要把消費者當傻瓜
現在有很多人受“微1博營銷”的影響,認為微1博無非就是吸引眼球而已,因此,總是想去找一些扯眼球的東西,有的會去轉發一些惡搞的話題,也有的會去跟風一些熱點話題,這些其實都沒太多問題,但也有一部分人,自以為是的玩小聰明:把消費者全都想象成傻瓜,認為自己的謊言不會被揭穿!
事實上,這類人非常愚蠢,但凡經常泡網絡的人,幾乎都遭遇過各種網絡騙子,對于形形色色的網上事件,也都多少了解一些,如果遇到一些常年廝混網絡的達人,更是火眼金睛,你作為一個網絡新媒體新手,在這些人面前耍心眼,玩小聰明,純粹是自己找難堪。
我的微1博獲得了很多朋友的認同,在新浪微1博之前,我在天涯就已經寫了好幾年的創業日志,將我從萌生開店這個念頭到后面的全過程,都記錄了下來,為此獲得很多朋友的關注,現在微博只是將以前論壇的人群給擴大化和精準化了而已,去年,有個外地的老板也來模仿我,做創業故事連載,結果非常慘!為什么?
就是耍小聰明,把網上的好吃嘴當傻瓜對待:去拍點照片說成是學習;到朋友家里拍點晚飯,就說是自己做的大餐;為了達到偶像化效果,自我吹噓的很牛逼,處處說大話,結果有人問他一個關于烹飪的基礎問題,號稱烹飪高手的他完全信口雌黃,立馬現原形,最終被鄙視和唾罵的再也不敢出現!
在互聯網上,一定要保持謙卑之心,因為你不知道與你交流的對象是誰,你自以為牛逼,別人可能比你牛逼幾百倍;你自以為聰明,在別人眼里,你那些伎倆可能就像是沒穿褲子的小屁孩玩過家家。我一個朋友曾經告誡我:“一個人傻逼一點沒關系,但不能傻逼到自以為很牛逼!”
因此,對于我們餐飲商家來說,建議大家在味道、服務等方面不要去糊弄人,你在網上說的幾乎每一句關于你店里的話,遇到較真的人可能會去驗證的,一旦被揭穿你的餐廳名不副實,或者發現網上所言為虛假信息,那你損失的不是一個消費者,而是一群人,并且,以后但凡提到你們店,可能都是嘲諷和笑話……
說直白點,做新媒體的運營,寧可自己當傻瓜,也不要把別人當傻瓜!實在不知道怎么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那就老老實實的做好線下工作,把每一桌客人服務好,贏得他們的支持和口碑推薦!在一個人人自防,處處有戒備心的社會環境下,你如果放棄算計之心,敞開所有心胸去踏踏實實的對別人好!
可能比什么花招都有用!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