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寫今晚的日志之前,先給大家舉一個我身邊真實發生的例子:一個朋友在北京開餐廳,自己兢兢業業的埋頭苦干大半年,生意都不溫不火,在高人指點下,找到一個有媒介資源的人幫忙,結果后來生意真的越來越好,在開第二個店時,已經可以做到不愁生意,但是,開始愁人際關系了!
為什么呢?就是那個當初去尋求幫助的人,到處說這人的成功全是靠他,如果沒有他,那這個朋友的餐廳就什么都不是,進而到處說這個朋友的各種不是……,再后來,就聽到關于這家餐廳的各種壞話和負面信息,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故意為之的帶有惡意,弄得這位老板十分難受。
春節他回到成都,專門來找我吐苦水,說當初找對方是付費尋求幫助,確實也起了作用,于是在第二家店開業后,本著想尋求更多渠道和力量的情況下,花錢找了另外的渠道來負責對接營銷宣傳資源,結果被開始找的那個人視為忘恩負義,我這朋友說,這完全是一種合情合理的商業行為,怎么會演變成自己忘恩負義呢?
這個例子朋友們怎么看?可以去自行評價哈,我自己來說,如果遇到他這樣的情況,應該也會很憋屈,所幸,沒有人來這樣說我,沒有人來說沒有他就不會有豪蝦傳,否則我可能會比這位朋友更憋屈,創業路上,遇到困難愿意伸手幫忙的人總是很少,但是遇到開花結果時,成天想著來摘果子的人,卻總是很多!
OK,拋開個人不論,我們回到今天的話題,也就是第三方平臺,今天關注餐飲的朋友應該都看到一個新聞,那就是以美團和大眾點評為首的餐飲服務類第三方平臺,全面提升服務費,也就是借用他們平臺的營業成績扣點,大多數都提高到15%以上,最夸張的甚至提高到20%以上。
什么叫扣點?對于沒有從事過餐飲的朋友可能不懂,這里解釋一下,也就是你在對方平臺上銷售的東西,需要按照銷售的營業額,給對方一定比例的提成,15%的扣點,就意味著凡是在平臺上銷售的東西,對方直接扣除營業額的15%后,再把剩余的款項撥付給商家,這算是第三方平臺的盈利渠道之一。
扣點可以,但額度高達15%~20%就顯得非常流氓,為什么?因為它相當于拿走了餐飲商家超過一半的經營利潤,原本應該是服務商家的第三方平臺,變成了坐地起價的地主老板;而商家則變成了為平臺打工賺錢的工具而已,為了便于大家理解這樣的扣點有多么不合理,我下面舉例進行說明:
假設你開了一家小餐廳,全部依托于美團外賣來做生意,假設你做的20元左右的快餐,每天營業額5000,一個月一共是15萬的營業額,菜品毛利55%的情況下,你月毛利是8.25元,減去房租1萬元,減去水電氣5000元,再減去員工工資1.5萬元,你一個月的純利潤有5.25萬,這對于一個小店來說,算是很不錯的利潤了。
但是,現在第三方平臺突然要對商家收取20%的扣點,按照15萬的營業額,意味著商家需要扣除3萬元的平臺費用,而商家的所有房租,水電和人工一分也不會少,變相的相當于從老板的5.25萬里面,硬生生的拿走3萬元,老板累死累活的結果呢?變成只有2.25萬的月利潤了。
如果這些餐廳的毛利低于55%,那么結果會更糟糕,每個月老板到手的純利潤,將低于給第三方平臺貢獻的扣點,從這個角度來說,請問如果您是餐飲老板,您愿意么?正因為很多老板算明白這個帳以后,一怒之下直接關店:老子不干了!可更多的小老板則十分苦惱,四顧無助:要么選擇留下來被盤剝,要么就自力更生。
到這里,就考驗一個餐廳自力更生的能力了!如果你是一個從最開始就完全依賴第三方平臺而存活的餐廳,那沒辦法,你只能選擇低頭妥協,因為你選擇讓步好歹還能有那2萬塊錢賺,否則你離開以后就一分錢都沒賺頭了,這恰好也是很多老板心里最苦之處:面對各種不爽,但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
有朋友問我,為什么這些平臺會這樣搞?把這些小商家逼死以后,對他們有什么好處?我回答她,這些平臺為了沖業績,為了給下一輪融資吹牛,她們哪里管以后哦,這樣的情況,大家應該不陌生,官場不就是這樣嘛:很多異地為官的短期官員,他們也不在乎當地的長遠發展,而只管自己在任內的皮毛成績即可。
這些第三方平臺的領導一個德行,一個二個冠冕堂皇,嘴巴上口口聲聲的為餐飲商家服務,高高在上的對餐飲商家指手畫腳;骨子里卻全是為了投資人口袋里的錢串子,如果不能在下一次吹牛前做出成績,就可能被換掉,所以為了自己“任內”不出問題,他們只管要自己的業績,哪里會在乎你小商家的死活。
2010年,一個第三方平臺剛進入成都,其業務人員趾高氣揚的來找我們,給我們提出非常過分的合作要求,我明確表示我們無力接受他們的條件時,對方一副我們不識抬舉的嘴臉,這讓我十分反感,雖然只是他們一個基礎的業務工作人員,但那種為了自己業績,不顧客戶死活的態度和嘴臉,深刻的刻畫在我的腦袋里。
一個小員工都如此,那些滿嘴為別人服務的所謂領導,又能好到哪兒去呢?在他們眼睛里,商家只是利用的工具而已,隨時可能因為自身利益而去切割商家的蛋糕,商家但凡表達出不滿意,他們從來不會去商量和體諒,而是以毋庸置疑的姿態給予高壓政策,其意思很明顯:我們就這樣,你不接受就滾蛋!
幾年前我就認識到,作為餐飲商家,絕對不能將自己的客源鎖定在一家第三方平臺上,那多帶來的后果太嚴重了,即便是有短期回報,但從長遠來看,其后果必然是被第三方所綁架,最后變成平臺的附庸,會犧牲自身主動權,最后完全失去自我,基于這樣的判斷和認知,我在豪蝦傳的運營中,切割一切平臺,將所有的客戶資源,全部留在自己手里。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記得我去年寫的四篇關于“外賣公司”的文章,我從跑腿外賣業務一出現,就非常不看好這種商業模式,從底層邏輯上它就不通,為此從最開始我就不愿意把豪蝦傳的外賣交給外賣平臺來做,其道理和我不愿意將我們的客戶資源寄希望于第三方平臺一樣,在他們眼里:商家是隨時可以犧牲的犧牲品!
那么有沒有可能第三方平臺真正的為商家服務,不從商家頭上動邪念?有這個可能,也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它們自身處于良性的上升發展勢頭,但這并不保險,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平臺是永久上升的,一旦它們上升勢頭受阻,甚至自身出現危機,那么請放心,它們一定會從平臺內的商家身上動腦殼。
就算是死,它們也會在壓榨完平臺內商家后,自己才會死掉,我不相信國內有那種寧愿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傷害商家利益的第三方平臺,這既不符合商業邏輯,也不符合人性,更不符合當前中國的商業環境和氛圍,張眼四望,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之輩,多半都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上幾乎全是鉆營投機之徒,成天忙著討投資人開心,何時在乎過小商家的利益呢?
因此,我不相信一切平臺的一切美好說辭,不會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他們身上,我也建議其他餐飲新手朋友不要過分依賴第三方平臺,短期來看,平臺的人氣優勢確實可能給你帶來意料之外的人氣和回報,但是從長期看,你將一直身處懸崖,你的命運將不是由自己的努力決定,而是捏在別人手里。
這,多危險呀!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