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很多年沒看過電視了,以前科比身體健康時,電視的唯一用途就是用來看球賽,隨著兩年前科比受傷,我也就幾乎與電視絕緣,對電視節目安全沒有任何興趣,因此,昨晚的315晚會我也沒看,直到很晚通過別人轉發給我的信息,才知道,原來今年的315晚會,就正好曝光了快餐行業的弊病。 可能是因為最近我一直在寫關于快餐的弊病問題,所以今天私信我315晚會視頻的超過十多個朋友,很多朋友說被我說中了,甚至還有朋友說這下好了,那些黑作坊曝光后,快餐市場應該會得到好的改善,我立即做出反對,并讓這些朋友不要高興的太早,某種程度上來說,315晚會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各類整改措施,相當于走過場,對改變快餐市場環境,幾乎沒用。 南京的合作伙伴這幾天一直在我們廚房學習鹵煮香碗,她在南京有18家冒菜店,結果昨晚315晚會關于快餐的弊病曝光后,她們家的冒菜店被幾個外賣平臺下架了?我驚問其故,合作伙伴說這是對所有平臺的外賣商家做出的針對性措施,讓他們重新接受審核,要求上傳老板拿著身份證的照片和店內的營業執照與食品衛生許可證。 她們冒菜店是一家已經好幾年的老店,一切手續都齊全,日營業額可以做到6000以上,日接單量都在300~400單,這樣突然讓他們下架,肯定是會對生意有所影響,我問她會通過么?她說沒問題,因為她們家一直都是外送平臺的優質商家,而且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通過沒問題,只是這幾天的生意會受到影響。 通過南京合作伙伴家的情況,我們看得出來,昨晚的曝光,讓所有的外賣平臺都成了驚弓之鳥,一陣風的開始整頓外賣商家,甚至出現這樣一刀切的惡劣情況,很多朋友可能會很高興,覺得這樣做將有效解決快餐的安全性問題,但我不得不再次潑冷水的是:外賣平臺無法解決快餐的頑疾,他們連自己的毛病都解決不了,何論快餐商家? 關于昨晚315晚會上關于餓了么的曝光,個人來說,我比較同情餓了么,它不僅僅為外面平臺這個行業的弊病背了黑鍋,更是為全國快餐市場的糟糕情況背黑鍋,這兩口大黑鍋背的有點重,但并不冤枉,因為它自身確實存在這些問題,晚會所曝光的那些情況都是記者暗訪得來的事實資料,在事實面前,它只能認栽,并好好整頓內部紀律,重新贏得市場認同。 當記者問對方他們有多少個這樣的“雙簧店”時,當事人雖然沒說,但從語焉不詳的語氣里可以看出,這應該不是唯一的一個,甚至很可能在每一個區域,都有一家這樣的“雙簧店”,那全城有多少呢?細想下去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當然,記者的調查也戛然而止,沒有深挖背后的利益料條和邏輯關系。 有了這樣監守自盜的體質和內部員工,那些真正通過外賣平臺來做生意的,也就變得完全失去對等的市場機會,因為你怎么努力都做不到顯眼的位置,只能靠別人搜索或者是翻頁才能找到你,賺的都是別人剩下的那點利潤,如果這不是個例,而是外賣平臺的普遍情況,那何來公正而言?不出問題簡直是天理不容! 我認為讓平臺內部商家失去公平性是最大的問題,應該譴責外賣平臺既當裁判又背后當玩家的做法,這才是外賣平臺最大的行業弊病,他們帶來的是對商業公平原則的公然踐踏,對所有合法商家的惡意傷害,但315晚會的重點好像不在這里,而是集中于對平臺內部商家的不審核,我認為力量使偏了! 因為就算是平臺審核了又能怎樣?能改變國內快餐的這些弊病么?不管是以前沒有這些外賣平臺,還是以后取消掉這些外賣平臺,外賣行業這些臟亂差的情況都一直存在,而且暫時看不到有什么辦法可以去讓他們獲得改變,哪怕是昨天被曝光,今天那些快餐店照樣賣出幾百碗,一點不受影響,我之所以說餓了么為快餐行業背黑鍋,道理就在這里。 現在不僅菜品的原材料采購價格高昂,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翻倍的增長,尤其是是房租,在北京這些一線城市,一個僅有幾十個平方的門面,月租金就可能一兩萬,再加上動輒幾十萬的轉讓費,這讓那些人均20元左右的快餐老板無力承受,他們只能選擇偏街陋巷和環境糟糕的地方,才有存活的機會。 如果說人均上百的大中型餐廳打價格戰(比如火鍋)還說得過去,一個人均20元左右的快餐如果也拼價格,那結果一定是非常糟糕,最終那些老老實實做生意,貨真價實用食材的老板,一定會被那些偷奸耍滑,使用劣勢食材的老板給搞死,依照合格邏輯推演下去,最終存活下來的,就一定是那些偏街陋巷里面,成本非常低的黑作坊快餐店。 因此,快餐市場黑作坊是當前商業環境的必然產物,只要目前的鋪面租金這么貴,對使用劣勢食材和有害添加劑的行為懲罰力度不夠,那就一定會有黑作坊的存在,而且它們帶來的一定也是“劣幣驅逐良幣”后果,不看到這個現實,而一味的去譴責黑作坊環境糟糕是每意義的,他們倒也想去窗明幾凈的地方炒菜,可承受得起那租金么? 我去年從美國回來后開始關注快餐,然后一頭扎進去,好好的研究了幾個月的快餐,最后非常失望,覺得這里面的問題基本上屬于無解,說嚴重點也可以說是無可救藥,依靠政府職能部門來管理么?他們沒這么多精力,因為沒有任何手續的作坊式快餐外賣點太多了,餓了么這些外賣平臺上的,簡直九牛一毛。 依靠行業自律?這完全就是天方夜譚,目前在做快餐的,絕大多數都是農村出來的夫妻檔,老公去學了一點廚藝在后廚帶著一兩個小工忙活,老婆在前面帶著幾個老媽子端菜收桌子,而且年輕整體偏大,基本都在45歲以上,他們眼睛里只有生存和眼前的利潤,你給他們去談職業榮譽感?他看你的眼神,會讓你錯以為自己是個神經病。 依靠政府職能部門和機構,來通過行政命令的方式來改變快餐格局,基本是不用抱什么希望的了,我深度研究快餐的各種弊病后,認為要想讓國內的快餐改變目前的弊病,必須從兩個方面下手: 第一個方面是需要有效降低快餐店的開店成本,減少開店難度,讓他們不用因為承擔不起各種費用而被迫選擇偏街陋巷和黑作坊式生存狀態,在國內經濟形勢下,我們作為餐飲人,無力去改變影響和改變房租價格,那我就集中于解決開店的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已經超越房租成為第一大成本。 一個100平方大小的餐廳,房租可能只需要1萬元,但是人工工資可能需要2萬多,其中的大頭就是廚房技術環節的工資,如果能有效降低廚房人工成本呢?豈不是比降低房租更有效么?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定制全套的電器化烹飪設備,實現徹底的去廚師化,說白了,就是為了降低開店的人工成本。 這一點,我們已經做到了。 為此,我決定做兩件事來實現這個目的,其一是把創業日志由鹵煮龍蝦全面的轉移到為快餐市場的分析,不厭其煩的給關注我的好吃嘴和那些餐飲同行灌輸快餐才是未來大機會的觀念,讓那些有思想,有想法,有能力的餐飲老板們,能關注到快餐領域,將他們的聰明才智從那些大餐飲轉移到快餐領域來,以新思維對快餐做出由上而下的破局。 萬一別人還是對快餐不感興趣呢?萬一別人認為快餐沒有什么市場前景呢?沒關系,那我就來證明它,通過實實在在的事實,能讓別人看到確實有這個前景,比說一萬句話都管用,于是,我們決定在鹵煮香碗上放棄品牌,放棄一切加盟費,甚至連技術傳收費都全部放棄,將它全部拱手相讓,讓給誰? 讓給這段時間來成都來找我的那些省外的合作伙伴,每個合作伙伴我都反復強調:我所有一切都對他們透明,不要一分錢的費用,全力以赴的協助他們去創建品牌,品牌帶來的所有收益都全部給他們,讓他們安心的去做好前三個店,證明鹵煮香碗可以不用偷雞摸狗,不用使用劣質食材,完全可以堂堂正正的賺錢。 他們如果不成功將面臨自然淘汰,可是,他們一旦成功落地,證明鹵煮香碗在當地很受歡迎,那就必須要把品牌放出去,不能僅僅因為這個可以賺錢就藏在自己手里,而要利用這個項目,去找到并扶持那些85后的年輕人當餐飲老板,現在,這樣的人大有人在,而且他們才是最需要創業機會的人。 因為現在85后都已經31歲了,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他們上面有四個老人,下面有一個孩子,家庭壓力非常大,如果是雙薪家庭的話,一年下來去除各種開銷,可能連5萬塊錢的存款都沒有,他們最想要找機會走出去創業,但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因為他們沒有資金,沒有門路,沒有人脈,也沒有方向。 因此,國內30歲左右的上班族和工薪族是最需要創業機會的人,但他們又同時是最沒有資格創業的一批人,因為他們承擔不起失敗的風險,不管再艱難也只能老老實實的上班,過著緊巴巴的生活,如果有一個只需要投資15萬以內,只要你踏踏實實的愿意為別人提供好的食品,就能穩定而持續的賺到遠遠超過上班的收入,而且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已經證明了呢? 我相信,這樣的項目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很多這類想對自己生活做出改變的年輕人參與,因為他們不僅想改變收入和家庭狀況,更主要的是,他們平時本來就深受快餐之苦,對快餐的弊病本來就深惡痛絕,但身處洪流之中無可奈何,如果讓他們可以參與一個在賺錢的同時,可以對這些頑疾做出改變的事情,那一定也會激發出他們賺錢之外的精神價值追求。 這,就是我從鹵煮龍蝦全面轉向鹵煮香碗,事無巨細的全部公開對快餐的未來判斷,以及放棄鹵煮香碗所可能帶來的各種品牌價值的最根本原因,依靠我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對國內的快餐做出什么改變,但是,如果依靠一個可以在全國通殺的快餐品類,用它來物色到成千上萬個愿意踏入快餐,愿意靜下來賺辛苦錢的小老板,則可能帶來改變。 這其實就相當于為國內的快餐換血,讓目前那些從事快餐的中老年老板,逐步被我們這些除了賺錢還想實現點其他什么價格的年輕老板所替代,那隨著替代的比例越來越大,中國快餐的這些弊病也就可以自然的慢慢得到糾正,這是我能想到的,通過自身努力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 鹵煮香碗一個項目具備這個力量么?不具備沒關系,因為我只需要用它來證明快餐的市場前景而已,只要它成功了,就會吸引很多餐飲人跟進來,甚至那些比我能干和優秀很多倍的人才也會因為商業機會而進入快餐領域,那以后就不是鹵煮香碗,而是各式各樣的快餐品牌,而背后的老板,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因為年齡大了玩不懂! 看到我最近瘋狂的寫快餐,身邊好幾個餐飲朋友問我在布什么局?今晚這篇日志就算是把我想要的全部寫出來了哈!感謝省外趕過來找我合作的朋友,不管是以前我們的交流,還是以后的交往,我都是奉行一樣的標準,帶著相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在賺錢之外,可以為餐飲行業的良性發展帶去一點我們的力量! 現在,有太多人打著各種虛頭巴腦的理由招搖撞騙,有太多人眼睛里只有錢財而沒道義,我不愿意這樣,也不應該這樣,希望我的合作伙伴們不玩噱頭,不玩花招,不走捷徑,就老老實實經營好自己的店,去為身邊的那些好吃嘴提供方便快捷,干凈衛生,用料扎實的午餐,用自己的努力,獲得消費者認同的同時,贏得他們的尊重! 我堅信,吾道不孤!
通過昨天晚會的視頻,大家可以看到,外賣平臺(不限于餓了么)自身已經有一個暗線的利益鏈條,那些呈現在頁面顯眼位置的快餐店,很多都是假的,甚至都是內部員工自己在唱雙簧:通過內部資源拿到好的推薦位置,然后全部推送自己的“各個店鋪”,其背后的目的和動機一目了然。
因此,別先顧著去譴責那些快餐老板,在不顧別人死活的情況下,圖口舌之快的謾罵和譴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任何生意都要先考慮生存問題,而快餐又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人人都知道快餐不干凈,于是破罐子破摔:反正都不干凈,那就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商家——這促使商家去打價格戰,通過各種優惠和降價來吸引客流。
難道就這樣聽之任之?就讓國內的快餐這么糟糕的持續下去么?作為餐飲人,如果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倒也罷了,既然被我看到了,腦袋里始終想著應該為改變這些糟糕情況做點什么才對,于是腦袋里反復思考解決快餐頑疾的有效方法,最終,這也是促使我將所有工作重心轉移到鹵煮香碗上來的內在原因之一。
第二個方面是需要從老板的意識形態上想辦法,如果做快餐的永遠都是那些沒有什么文化,這一輩子只是為了求生存的人群,那么他們永遠不會去為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付出努力,要想讓這個行業獲得改變,就必須要讓從事這個行業的老板獲得改變,讓他們不僅可以賺錢,還能在賺錢之外,有更多的個人精神價值追求。
就算是我把開豪蝦傳龍蝦館的機會給他們,他們也不敢接手,因為家里那十多二十萬存款,可能是好幾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要想開龍蝦店,至少50萬起步,他想做的話,得去找人合作,湊錢來開店,萬一合作以后出問題呢?萬一開店后生意不好呢?只要失敗,就意味著他們立即返貧,存款全部沒有了不說,工作可能也沒有了。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