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賣票的,為啥攜程可以在線下開店,而美團點評卻不這樣干?

    溫馨提示:本文約3590字,燒腦時間19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成都。

    大多數人對于開店的行為會稱之為“創業”,而有了門店后,創業者(經營者不僅需要對門店品牌進行“經營和管理”,還需要對員工、對顧客進行“服務”等,如果要思考“創業、經營、管理、服務”這些詞的共性,那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謂“發現問題”有三個入口,一是別人/內部發現問題;二是別人/內部觸發問題;三是經營者提前預見問題。由于發現問題的“入口”和時間的不同,再加上經營者們解決問題能力的不同,“多方不同”導致了事情的不同結果。

    借用墨菲定律的壞事破壞率最大化思想,非常明顯,對于某些必將發生的問題,一旦問題已經發生,時間就是催命符,而假設問題還在遠方潛伏,那么時間就是恩典。

    在門店、品牌等組織中,大多數問題會比較集中,產品問題算是組織最大的問題,因為消費者與品牌的最強紐帶就是品牌方的產品了,再延伸出去還有若干小問題,如產品本身問題、產品與客群問題、產品與品牌問題等。

    基于此,本篇文章將探討的內容劃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美團與攜程的線下門店”、“百果園的水果與干果”、“SaaS渠道商的產品”,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產品,順便理清產品與消費者還有品牌這幾方的深層關系。

    ?一問產品:都是賣票的,為什么攜程可以在線下開店,而美團點評卻不這樣干?

    近期,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兒,攜程旅游的線下店遍地開花,而美團的酒旅服務卻還停留在線上,甚至也沒見到美團點評的線下門店小象生鮮除外

    “如果美團點評在線下開店,賣旅游,賣電影票,也賣賣餐廳優惠券,你覺得如何?”

    關于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是,“這有點奇怪吧?APP多方便,干嘛要跑去線下?”多數朋友甚至表示,就算美團點評在線下開美團旅游的門店服務,也不見得其它用戶就有這樣的需求。

    對于攜程旅游線下門店的客群,年輕人的比例也不少,換句話說,攜程旅游的線下用戶也是美團點評線上的重合用戶。

    這就有點令人詫異了,都是賣票的,而且用戶幾乎重合,為什么攜程可以在線下開店,而美團點評卻不這樣干呢?

    1)、你做的是產品的生意還是人的生意?

    很顯然,美團點評做的是人的生意,對標的是用戶吃喝玩樂的所有生意,它的產品是虛擬的電商生活服務。

    那么,攜程旅游的產品也需要人來體驗,它做的也是人的生意嗎?答案是NO!

    攜程旅游的產品很明顯,就是旅游服務,比起美團點評,攜程非常精準,它只做旅游,攜程早期的重點并不在線下,那時候它做的是高端酒旅,對于線下,它可能沒有顧及,但攜程以外的線下旅游門店(場景一直存在,確切說,是線下旅游的需求包括支付和用戶群體一直存在。

    線上旅游APP的觸發行為大多是用戶有了剛需才打開APP,而線下是耳濡目染、是天天見,是一種眼見為實的“親切感”,在本地旅游中,用戶更習慣于去線下,換句話說,攜程旅游做線下是一種對市場很自然的收割行為。

    再從流量的角度看,攜程是用戶自發的需求,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是這個邏輯;美團旅游的流量來自于線上,更來自于點評、美團兩大APP,是一種嫁接行為。甚至,美團系APP的流量也基本來自于線上。

    2)、“產品與人”決定了企業的位置

    從定位的角度看,攜程做的是旅游,做的是產品,如果后期攜程要往APP中添加產品,它得考慮這個新產品是否符合旅游的調性,得考慮產品和產品之間的契合度。

    美團點評做的是人的生意,產品是虛擬生活電商服務,做的是平臺的生意。攜程和美團點評的區別在于一個做精準產品的生意、一個做平臺的生意,按這個邏輯,如果有天美團點評打算進入社交實體電商這個渠道,這也是一個延續性的過程。

    至于為什么美團點評不在線下開旅游服務,根本原因還在于其成本結構的毛利率問題,包括流量入口問題。對于C端(用戶、使用者來說,美團點評就是一個線上APP平臺。

    簡單說,流量的源頭和企業的基因最終決定了企業的位置。

    ?二問產品:百果園賣水果是一個好生意,為什么賣干果不是?

    上文的探討可能不夠深入,比如說,超市也是平臺,超市賣的也是復合商品,它也有線上和線下,為什么它不(太需要考慮產品契合度的問題?

    然而真的不太需要嗎?答案還是NO!

    超市問題可能比較復雜,我們將問題聚焦在百果園身上。

    百果園的模式不必多說,它自己種水果,然后自己將水果運到門店,百果園做的是水果的全產業鏈生意,包括自有線下門店、自有APP,還入駐了京東到家、餓了么、美團外賣等線上渠道,綜合來看,百果園的產品是水果,賣的是用戶對“高端好水果的需求”。

    2018年左右,一貫只賣鮮果的百果園貨架上多了一個干果品類,如紅棗、碧根果、松子、葡萄干、核桃……甚至還有山楂條、瓜子等。

    從延續性的角度看,整合了果業供應鏈的百果園推出干果等產品,完全是從自身優勢出發的行為,但早期賣鮮果的百果園此時賣干果,這是不是一個好主意呢?

    這個問題與“攜程和美團點評問題”的區別在于:百果園已經在賣干果了,而且這還是一個延續性的行為,不同于美團點評的成本結構和流量在線上的問題,百果園是線上線下兼行的邏輯。我們在百果園產品契合度的調性上總結了一個詞:“沖突”。

    1)、“沖突”是不是一個好的詞兒?

    干果和鮮果絕對是一個“活生生的沖突”。廣告人葉茂中在其倡導的戰略中提煉的關鍵詞就是“沖突”。葉茂中認為,廣告人要懂得發現沖突、制造沖突,繼而借用沖突,這樣才能重構市場,最終帶來增長。

    從線下其它水果店的行為看,賣水果的小店兼賣干果也是一個延續性的過程,顧客過來買水果,順帶買點干果怎么了?不可以嗎?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認為,從產品到貨架、從貨架到空間,都必須要過“產品契合度”這一關。

    百果園在空間貨架上完成了從水果到干果的延續,如果你不認同這個沖突是減分項的話,我們換個視角就可以了。

    從延續性的角度說,喜家德賣水餃,水餃和餛飩類似,那喜家德將之一起賣可以嗎?消費者過來買水餃然后給別人點一碗餛飩這很奇怪嗎?

    再比如,大董烤鴨店賣烤鴨,喜歡吃烤鴨的消費者也喜歡吃燒鴨,假如廚師也會這個技術,而鴨子又是相近的(有供應鏈優勢,那大董烤鴨店可以燒鴨、烤鴨兼賣嗎?

    我們再深入些思考,賣面的加些米飯或許不成問題,但快餐和正餐可以一起賣嗎?洗衣店的核心是洗衣,可以同時主打干洗皮鞋嗎?

    2)、“沖突”分兩種,一是良性沖突,二是惡性沖突,企業不僅要找到良性沖突更要避免惡性沖突

    舉了這么多案例,并不是說沖突就不是一個好的詞兒。

    葉茂中說的沖突,更細一些,應該是制造和發現良性沖突,比如說某個品類的服務都很不好,那這時候的良性沖突就是用戶需要更好的服務。

    用戶去公交總站充公交卡太麻煩,沖突就是能不能不去總站充值,超市此時接入這個活兒,就是良性沖突;一個衛浴門店,開在家居建材城,也是良性沖突,衛浴店推出到家服務,也是良性沖突,而當衛浴店打算賣水果,這就不是良性沖突了。

    所謂良性沖突指的是:用戶有哪些要和你一起做的事兒,是原先想做但做不到且剛需高頻的事兒,這是基本思考,背后的思考是:這個新沖突行為帶來的沖擊是否會影響用戶原先的思考?

    回到百果園,百果園希望用戶覺得它的水果是新鮮、健康、解渴、水分充足的,這也是水果的基本特點,其色調為亮色,代表的是活力;而干果的特點完全和水果相反,其色調是暗色、主打的也不是活力……換句話說,這是兩個互不兼容、氣場與調性相悖的產品,在中高端領域,其產品契合度完全等于0,從更深層次看,這種搭配確實帶來了沖突,但完全不是良性沖突。

    不過,這也不是說百果園空有干果的優勢而必須放棄這個產品,產品與產品、產品與品牌、產品與空間的契合度和搭配方式有千萬種,最笨的方法就是將之放在同一貨架、同一空間。

    如果要破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做好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可視度區隔”。

    ?三問產品:我是一個軟件服務商,那我的產品是什么?

    攜程、美團點評、百果園這些屬于產品可視化,是產品顯而易見的品牌,這些品牌在分析產品問題時就比較有依據,針對產品問題,品牌方也能直接修改產品的底層邏輯。但總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說渠道商。

    某渠道商代理了一款SaaS軟件,那這個渠道商的產品就是某品牌的SaaS軟件嗎?

    產品打頭的一個“產”字就說明了情況,不涵蓋生產、不可以技術重構的工具就只能算商品而不是產品。

    對于這個渠道商來說,要思考自身的產品是什么,其思考流程是這樣的,一是用戶(客戶因什么而買單?是因為品牌還是品牌的產品,又或者是渠道商的銷售方式?認可產品和認可品牌自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促成成交的因素更直觀的應該是渠道商的銷售方式。

    二是我與用戶客戶商品的連接服務是什么?大多是提供工具、提供工具的服務,包括助力用戶客戶與總部對接等,用戶(客戶)表面上離不開的是產品,但最終離不開的應該是對接人渠道商

    三是在我和用戶客戶的關系中,我可以升級和重構的部分是什么?如果SaaS工具出了問題,渠道商只能向上反饋,在工具端,渠道商的話語權不多甚至基本為零,渠道商能升級和重構的部分就是自己的銷售打法,換句話說,渠道商自己才是渠道商唯一的產品。

    從攜程旅游與美團點評,到百果園的水果與干果,再到渠道商的思考,這三大內容都是思考產品本源的問題。其中的關鍵是:創始人(經營者要先思考,我做的是誰的生意?涵蓋了產品與客群、品牌基因與調性等。

    其次是我的流量來自于哪里獲客)?再者是在我的“場”內可以放哪些產品契合度如何)?

    最后回歸產品,思考我的產品到底是什么指的是品牌方與消費者的最強紐帶)?

    經歷了這幾大步驟,企業家對產品、對品牌的思考才算基本完整,由上述三大問題也可以看出,假設品牌方做的是人的生意,那么其產品的連接在邊界內基本是無縫的,重點要考慮的是消費頻率;假設品牌方做的是產品的生意,那重點要考慮的是群體的基數,同時還得思考產品的契合度。

    再回到文首的思考,如果說“經營、管理、服務、創業”這四者的共性是提出/預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到底哪個更重要呢?這好像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死循環。

    與其如此,不如跳出問題的邊界、跳出思考的邊界,從產品端的深度思考來完善品牌,只有品牌足夠強大,自然無懼大多問題。

    合格而優秀的產品、合格而優秀的產品打造方式,可以說這才是強大品牌的基本路徑。

    6月26日上午08:00-12:30,筷玩思維集結全國近20位餐飲產業鏈大咖聚首昆明,一場以“刷新·重新認知餐飲”為主題的連鎖餐企轉型升級的干貨盛宴正蓄勢待發。

    活動當天,外婆味道、昆明茴香集團、福照樓汽鍋雞、蛙來噠、滇之肴紅米線、昆明大德餐飲等餐飲大咖以及云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等合計600多人到場,從昆明單場次餐飲線下高峰論壇參會規模來看創下歷史之最,6月26日這場全國矚目的餐飲峰會注定將成為昆明餐飲圈集體記憶深刻的年度盛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昆明峰會報名通道,售價599元的VIP尊享票(前排座位+與大咖嘉賓共進午餐等)僅剩最后20張,手慢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672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4日 12:20
    下一篇 2019年6月24日 13: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