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外賣O2O從大熱到大寒。期間,不少企業倒閉和轉型,經歷了一輪大洗牌。2016年,在這個互聯網概念被炒爛了的當口,想要以外賣模式獲得資本青睞變得很困難。
然而在這樣的資本寒冬之下,有一些外賣企業卻實現逆勢融資,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6月份,外賣O2O品牌笨熊造飯完成新一輪融資;7月份,好色派沙拉完成2200萬元的A+輪融資。同月,仔皇煲也宣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寒潮來襲,真正具備一定潛力的企業,不僅不會受到影響,反而迎來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繼去年年底獲得500萬融資后,在今年7月份再次獲得2000萬融資的Kao!烤肉飯就是這樣一家企業。據Kao!烤肉飯創始人呂強透露,新一輪融資之后,Kao!烤肉飯將更名為Kao!鋪,進一步打造成為全品類生活服務平臺。
Kao!烤肉飯創始人呂強
從艾瑞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中可以看出,外賣市場容量占餐飲整體市場5%,但從具體數據來看,它也不過是個千億級市場,天花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而且經過兩年發展,三大外賣平臺領先地位也已確立,純外賣企業死的死,轉型的轉型。
那么,Kao!烤肉飯究竟憑借什么獲得資本青睞呢?
盈利模式是迅速復制的關鍵
2015年7月11號,Kao!烤肉飯第一家店正式對外營業。傳統餐飲企業都十分注重選址,一般會選擇人流量十分密集區域,但是Kao!烤肉飯卻反其道而為之,選擇朝外SOHO寫字樓5層拐角處的鋪位,與樓下人來人往相比,這里顯得十分僻靜。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間面積不足40平米,幾乎人跡罕至的地方,呂強做出了單店日均營業額2萬,利潤達20%的成績(大部分傳統餐飲企業利潤在5%—10%之間)。到目前為止,Kao!烤肉飯一共擁有53家分店,其中13家是直營店。
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復制,主要是因為在創業之前,呂強就已經思考出了一套能夠實現盈利的商業模式。
在創立Kao!烤肉飯前,呂強做的是傳統供應鏈,為吉野家、Sukiyaki等餐飲品牌提供醬汁。2007年,他模仿吉野家創立一家以加盟為主的餐飲品牌麥飯堂。2014年,互聯網餐飲開始蓬勃發展,傳統餐飲模式利潤越來越薄。于是,呂強下定決心要做互聯網餐飲。
但是傳統餐飲起家的呂強,對于互聯網模式并不了解,于是,他花了13個月的時間,不斷學習和思考,最終明確了以下幾點。
第一、什么樣的食物適合做外賣?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消費升級,給餐飲行業帶來最大想象空間是外賣,但是外賣與堂食有著巨大差異,它是一個品質不斷下降的過程,而烤制品是所有品類中品質下降最慢的一種,因此在國外,第一大外賣品類是披薩。
但是披薩并不符合國人飲食習慣,于是,呂強在此基礎上推出烤肉飯。“要做品牌,先做品類,在小品類里成為霸王,才能成功打造品牌。”呂強說。
第二、經營模式要輕
模式輕,首先體現在人員上。在Kao!烤肉飯的店面中,看不到廚師和收銀員,主要利用智能化設備來代替人工服務。
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和微信點餐,再利用支付寶等工具完成線上支付,不僅避免了人為失誤,還能進行數據積累和分析。
另外,在Kao!烤肉飯后臺,形成了一周出餐記錄,并且已經實現與各大平臺API對接,工人只需要按照數據,提前一小時備餐,制作完成后,直接放到恒溫恒濕柜。這樣將餐廳后廚變成了工廠,讓員工工作處于飽和狀態,既避免閑時狀態下出現的管理問題,又能保證出餐速度。據呂強透露,目前門店能達到一分鐘出20份的速度。
目前,智能化餐廳已成一種新的趨勢,如麥當勞與微信合作,在北京開出內地首家麥當勞智慧概念餐廳,融入了很多智能化的元素,包括自助點餐機等。再比如前段時間結束封測的人人湘2.0未來餐廳,號稱“無服務員、無收銀員、無采購員、無專業廚師”的“四無”餐廳。
智能餐廳為重構傳統餐飲的成本結構提供可能,讓餐廳能夠以一種標準化模式實現開源節流、強化生產計劃性,因此,未來智能化餐廳將成為餐飲企業的新戰場。
模式輕,還體現在成本方面。Kao!烤肉飯選址有一項原則,就是“一級商圈的十級鋪位”,用呂強的話來說,“飯香不怕巷子深,這是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紅利。”
以朝外SOHO店為例,30多平米的店面,能實現2萬日營業額,但房租才7000塊錢。在這樣一個總投資40-60萬左右的店面,6-10個月就能實現回本。
的確,傳統的餐飲企業主要依靠好地段來獲取客流量,房租占到月流水的20%-30%,因此利潤非常薄,而呂強將房租成本嚴格控制在月流水的5%以內,然后通過互聯網營銷手段獲取用戶,不僅獲得價格優勢,而且擴大了利潤。
第三、要實現數據化管理
過去傳統餐飲企業,在管理上基本都是依據經驗。但是在互聯網數字時代,管理也需要跟上時代步伐。于是,呂強和其管理團隊不斷探索,建立了一套數據化管理模式。
在門店經營上,設立了不同指標,如復購率、曝光率、進店轉換率、下單轉換率等,當這些指標數據低于平均數值時,就說明管理出現問題,然后會有一套具體的解決方案。
比如,下單轉換率偏低時,就可能是餐品順序、裝飾美觀度、優惠菜品等出現了問題。相應的就會有提升包裝、改變優惠菜單等解決方法。“這就像看病,過去只能憑望聞問切判斷病因,而現在就可以依據驗血得出數據。”呂強說。
這一套完整的數據管理模型,讓餐飲企業管理脫離了經驗束縛,在管理人員上有了更多選擇,即使是一個毫無餐飲經驗的人,在經過短時間培訓,掌握這一套數據管理模型之后,也能很快上崗。
正是因為這套更輕的模式,讓Kao!烤肉飯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同時也獲得投資人的認可。
去年底,Kao!烤肉飯獲得金蛋理財的CEO鄧巍和小面小廚的老板張巖500萬個人投資。今年7月份,再次獲得2000萬元投資,估值達2億。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資方是由國安七將等為LP的投資公司安普創投和東部開發集團。因此投資方背景和投資人自身形象,將會為品牌做極佳的背書以及在后續的營銷中起到關鍵作用。
打造IP還是要靠建立實體門店
目前,在Kao!烤肉飯的銷售額中,外賣占比80%,堂食僅占20%。因為Kao!烤肉飯店型,基本以60平米的小型店鋪為主,堂食空間小,在這種每天爆滿的情況下,外賣就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
然而不少人疑惑,為什么不直接做成純外賣模式,在成本上還能節省更多。但是餐飲要做大做強,立足點在于品牌,純外賣模式能否建立良好品牌形象,在呂強看來是存疑的。
但是,呂強在經營麥飯堂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當時,麥飯堂和吉野家在食物的品類和品質是基本差不多的,但是他的妻子卻總說吉野家的飯比麥飯堂的強,但也說不出哪里強。
于是,呂強就去吉野家買了兩份牛肉飯,把其中一份包裝換成麥飯堂包裝,然后拿給妻子品嘗。結果,妻子提出麥飯堂包裝的牛肉飯存在9個問題。
這讓呂強意識到,食物口味和品牌有很大關系,品牌會給產品帶來溢價空間,而品牌打造關鍵在于是否建立實體店。因此,呂強始終堅持線下引爆線上的原則,不斷開設分店而不是外賣配送點。
呂強這一做法是有跡可循的,在外賣平臺出現之前,中國外賣龍頭公司其實是從江蘇常州走出的麗華快餐,它有著二十多年歷史。但是在外賣O2O浪潮勢頭兇猛之下,麗華快餐市場份額明顯壓縮,而且很多90后和00后都沒聽說過麗華快餐,之前的老用戶,忠誠度也在不斷降低。
究其原因,麗華快餐品牌形象沒有很好塑造,導致其核心競爭力不夠。
再比如在零售行業,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的對比尤為明顯。三只松鼠主要依靠線上渠道,而良品鋪子在全國建立了門店,同時配合建立線上渠道。三只松鼠基本靠廣告和優惠等燒錢方式,來獲取用戶,一旦停止相關優惠活動,銷量明顯下降。而良品鋪子有線下門店作為支持,不需要過度打廣告。同時,在兩家都曾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時,良品鋪子受到的影響明顯小于三只松鼠。
在餐飲行業更是如此,如果沒有線下門店,就無法為產品進行背書。而如果沒有堂食,QSC管理也將無處可尋,產品質量和服務都沒有考證,就難以形成品牌。
更名為kao!鋪,對標“真功夫”和“7-11”
Kao!烤肉飯還有一項特色化服務,提供24小時服務,在每個門店配三倉。明倉主賣烤肉飯等主食,暗倉解決用戶對日常用品需求,隱形倉滿足用戶對小龍蝦等特殊品類的需求。
而在2000萬A輪融資之后,Kao!烤肉飯將更名為Kao!鋪。在原來明、暗、隱三倉基礎上做品類延展,提供全品類生活服務。呂強將“真功夫”和“7-11”作為Kao!鋪的對標企業,未來Kao!鋪將成為線上“真功夫+7-11”綜合服務平臺。
發展便利店,呂強更多是基于品牌塑造考慮,并不作為盈利點。在Kao!鋪上很多的飲品類商品比一般超市價格更低,就是為了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實惠的品牌印象,從而遷移至主營產品。
目前,便利店都在向餐飲傾斜,但本質上還是便利店。而Kao!鋪這種模式,雖然含有便利店的元素,但本質上是餐飲。未來,Kao!鋪的SKU將擴展至300,還將推出APP應用。
要做線上“真功夫+7-11”的綜合服務平臺,對于傳統供應商出身,在餐飲行業擁有10幾年經驗的呂強來說,具備一定優勢。
一方面,他的中央工廠不僅供應Kao!烤肉飯、麥飯堂等直屬品牌,也供應吉野家和一些海外的日料品牌,餐飲基礎很厚實。另一方面,由于自有供應鏈的優勢,F(中央工廠) to C(顧客)模式得以實現,砍掉中間供應商環節,實現至少5%的成本降低,因此在價格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但是對標真功夫和7-11,Kao!鋪還面臨很多挑戰,一方面,真功夫和7-11作為傳統企業,在品牌和管理等各方面根基深厚,Kao!鋪與之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善于利用互聯網,但是傳統企業也頻頻觸網,但好在它們反應速度沒有那么快。
未來,Kao!鋪必須抓緊速度,在它們還沒能很好運用互聯網工具的時候,迅速打造品牌,擴大規模,占領市場。
另一方面,Kao!鋪增加了便利店元素,必然會加大運營成本。餐飲和便利店屬于不同領域,需要專業人才來進行專業領域管理和開發。最后,用戶需求在不斷升級,所以要跟上用戶思維,在產品上進行不斷更新迭代。
在資本寒冬之下,Kao!烤肉飯憑借一套輕模式,迅速實現盈利和壯大,在發展之時,不斷進行自我調整。未來,Kao!鋪能否成為線上“真功夫”+“7-11”,筷玩思維也會持續關注。
PS: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由數千上萬的細分市場和角度組成,筷玩思維持續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