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兩年的創業圈,最紅最火的當屬O2O行業,其中生鮮O2O市場更可謂是熱到發燙,幾萬億的高頻剛需市場,目前市場的滲透率不足1%,想象空間無限大。水果作為生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鮮網購者中的滲透率達到51%,僅次于奶制品。
但無論是中國的冷鏈還是物流發展程度,都不能很好的支撐水果O2O的發展。因此,一方面水果電商依托于互聯網成為新的業界藍海,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注入;但另一方面,一批批的創業者卻是死的死,傷的傷,哀鴻遍野。
O2O發展態勢如此之迅猛,互聯網技術大面積滲透到了傳統行業,也有不少O2O的創業者賺得盆滿缽滿,但為什么放到水果生鮮這一行就不靈了呢,問題究竟出現在哪里?筷玩思維對此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剖析。
筷玩思維第四期內容選題聚焦“水果O2O”
縱觀整個水果O2O市場,即使一批批的企業倒閉,但在業內看來這個市場仍有著巨大的潛力,因此,水果O2O一直處于資本的風口。有了資本的注入,急劇擴張也就成為必然。
從2013年起,短短三年時間,水果O2O行業里聚集了眾多玩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綜合性電商巨頭無一缺席,垂直類的電商如易果生鮮、天天果園、本來生活等,后來者如一米鮮、許鮮等O2O電商的發展態勢迅猛,整個行業完全可以稱之為資本下的暴力式生長。
但這種粗暴式的生長形態,留下了很多可預見的風險。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能成功運營水果行業的只屬少數。
筷玩思維也了解到一組權威數據,2015年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盈利,其他7%巨額虧損、88%略虧、4%持平。
當全國95%的生鮮電商處于不能盈利狀態時,其成為倒閉重災區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表面看上去熱鬧非凡的水果O2O市場,實際上潛藏著巨大的危機,業內整體的盈利模式不夠優化,絕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業內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水果營行。這家緊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定位于“互聯網+水果”的創新企業,在經營一年之后倒閉的消息,一度成為2015年度最震撼生鮮人的事件。
水果營行自2014年10月份在南寧開設門店以來,一直對外宣稱要打造生鮮界的“阿里巴巴”,并以燎原之勢席卷全國。其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僅一年的時間,水果營行已在深圳、廣州、上海、杭州、廈門、成都等20余個一二線城市,開設了300余家線下實體店鋪。
最后如果不是資金鏈的斷裂,壓垮了這匹生鮮界黑馬,水果營行還欲在未來的3年內,繼續擴張10000家連鎖店。
然而這樣一個注冊資本多達10億的生鮮“巨無霸”,卻在旦夕之間轟然倒塌,究其原因發現,水果營行在資本的影響下,急劇擴張規模,但卻忽略了盈利模式,在資本燒光之后,泡沫也就消失了。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都應該建立在一個正向型的可盈利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然而水果營行事件只是整個行業的縮影,在生鮮電商的風口之上,水果營行的倒閉,在業界敲響了一個巨大的警鐘,警示著這個95%的企業都在虧損的行業生態:死亡僅有一步之遙。
筷玩思維第四期內容選題聚焦“水果O2O”
在普通人的眼里,水果O2O是一個前景無限廣闊的市場。
首先,水果是剛需,是高頻市場;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加上前幾年網購的大力發展,用戶消費習慣已經形成;再者,傳統水果行業供應鏈復雜,利用互聯網有很大的壓縮空間;最后,當前人們生活節奏快,網購可以節省時間。
這樣一個潛力如此巨大的市場,加上大量的資金涌入,前景看上去簡直就是一片光明,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最先一批在水果O2O行業試水的創業者們,用血淋淋事實告訴我們,水果,也許是互聯網上最難做的一個品類。因為,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下,實際上潛藏著很多的坑。
第一坑:水果生鮮產品很難標準化
標準化包含貨源充足、價格透明、配送統一、品質保證、退換簡單等多方面。非標品主要會造成兩方面影響:一方面,不便于統一包裝和配送;另一方面,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以及對企業的信任度。
消費者在網上下單時看到的是顏色鮮艷、大小一致的產品,但客戶拿到卻發現大小參差不齊,顏色也不鮮亮。但目前來說,中國農產品本身標準化程度就不高,面對的用戶對價格比較敏感,品質很苛求,就會產生很大的供需矛盾。因此,對于生鮮電商而言,標準化模式是立于不敗之地的保證。
舉例說明,天天果園在標準化方面采取的策略是:通過供應鏈和電商渠道資源來扮演產品標準化的角色,在供應鏈上游為供應商提供標準,便于進行產品分選。并且,天天果園在云南建立了包裝廠,配備了新西蘭Compac公司的軟硬件技術的分選通道,進行產品的挑選和分裝。
第二坑:物流是水果O2O企業最頭疼的一環
物流,對所有生鮮O2O企業來說都是一個關乎生死的環節,也是整個O2O領域都面臨的難題。一方面自建物流成本太高,另一方面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企業很難掌控,容易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尤其是水果生鮮產品,對包裝、保鮮和配送的準時性要求高,目前國內的物流水平很難達到這一要求。
目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催生了一種新的形式——不斷的擴充店面或線下自提點,雖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線下店面成本加大,總體上運營成本并沒有降低。另外對于消費者來說,到網上采購,是為了便捷性。而線下自提方式,從本質上并沒有解決這一需求,會大大降低用戶體驗,因此這一方式并不是解決物流問題的根本方法。
第三坑:供應鏈是生鮮O2O企業發展中關鍵性問題
供應鏈問題包括貨源、品質等多方面的內容。供應鏈的穩定將決定庫存損耗,一般品質優良的產品保質期長,同時也會降低用戶退換貨的比例。
另外供應鏈穩定,還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口碑和復購率等。因為消費者對于生鮮食品期待值高,有很多生鮮O2O企業也以高端水果切入市場,但因為產品本身對于貨源的標準化需求,以及品質上的苛刻,很多電商的貨源都不能充分保證。一旦出現品質問題,消費者就會喪失對企業的信任。
舉例說明,2012年,上海一家提供有機農場生鮮蔬菜的電商“天鮮配”倒閉。主要原因就是供應鏈不穩定,貨源不能保證,蔬菜經常從不同地方調配,無法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甚至有消費者投訴其蔬菜并非有機,最終企業面臨重重困境,以關閉收場。
第四坑:難以打造爆款,產品高溢價能力有限
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水果屬于快消品,只有產地之分,沒有品牌之分。在眾多的水果品類當中,除車厘子外,基本上沒有高溢價的產品,所以不具備打造爆款的可能性,盈利空間較小。
但是,對于水果電商來說,其成本價格并不低,加上包裝、物流配送等也增加了成本支出,對比超市價格,并不存在優勢。雖然在前期激烈的競爭下,部分電商為搶占市場,在促銷活動時將價格拉低,部分水果的價格甚至低于實體超市,吸引了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但一旦電商取消補貼,這類型的客戶必然會大量流失。
由此看來,水果O2O雖然看上去是一塊大蛋糕,但是短期內企業想要真正的做大、做好,順利的分上一杯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Amazon Fresh在西雅圖耕耘了5年之后,才開始拓展下一個市場——洛杉磯。
但目前,市場資本涌入,急功近利的企業為數不少,通過燒錢的方式,大量獲取用戶流量,急劇擴張的背后,涌現出了質量、送貨、資金等一系列并發癥。
筷玩思維第四期內容選題聚焦“水果O2O”
在2015年年末,資本狂熱褪去之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已經進入到O2O的后時代。而放眼整個水果O2O行業,模式和玩法多樣。
預售模式
預售模式指消費者通過線上預購,網站后臺可以將每日生鮮水果的采購量做出統計匯總,并統一采購,然后第二天以自提或配送的形式到達用戶手中。這種模式可以根據當天的訂單數,安排次日的采摘和批發,能確保到店提供的水果新鮮、品質好,有效減少物流和運輸成本,降低了損耗。
以許鮮和一米鮮為例,許鮮主要目標客戶鎖定為在校學生和城市各大商圈周邊的上班族消費者,但是不提供配送服務;而一米鮮也將目標用戶鎖定為高校及白領用戶,不同的是一米鮮更注重高頻高密度人群的運營,并提供配送服務。相比之下,雖然許鮮減少了物流成本,但是從用戶體驗上來說,不及一米鮮有競爭力。
即時送模式
在即時下單即時配送模式方面,很多本地化的水果O2O均采用該模式。相對來說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模式,可以保障用戶的最優體驗,但是,這種模式也最重,物流成本是最大的問題。
繽果水果是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采用全自建物流的方式,提供“2小時內送貨上門”和“無理由上門退換貨”服務。從公開渠道的數據來看,繽果水果的月復購率達到了60%,而人均每月消費次數達到3.3次,可以說明這種服務對用戶是有吸引力的。
但關鍵問題是,自建物流的高成本該如何來解決?另外,這種重模式下擴張速度慢,需要提前布點。繽果水果用了20個月才覆蓋3個城市和17個網點。從資本角度考量,這一速度無疑是不能讓資方滿意的。但如果考慮持續留住顧客,保障每次的消費都讓用戶滿意,這點上來說,繽果水果這樣的重模式更占優勢。
水果電商與巨頭O2O平臺合作
在業內,水果電商與巨頭電商之間的合作也頗為常見,如易果生鮮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京東入股天天果園等,雙方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
成立于2009年的天天果園,可稱為水果電商的鼻祖,過去幾年側重在供應鏈精耕細作、線上電商運營,在拿到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之后,基本確立其行業領先地位。但隨著O2O的興起,不論是業務模式還是經營狀況,都給其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正因如此,天天果園擬巨資在多個城市構建前置倉庫,將水果庫存搬到消費端最近位置,為其O2O布局創造有利條件。再加上和京東深度合作之后,京東到家的“最后一公里”高效服務,能帶來極致的客戶體驗,其在水果O2O行業里的后勁較足。
生鮮O2O平臺與線下實體店合作
去年,京東與永輝超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布在O2O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永輝超市與京東到家正式合作,京東到家APP平臺開始正式運營。
這種模式下,有利于充分發揮雙方的各自優勢,永輝超市依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結合直采直營的模式能夠提供高質的優價商品,京東到家利用自身的物流優勢、售后服務及平臺流量整合。雙方的合作具備邏輯上的可操作性,后續實際效果還需要驗證。
筷玩思維第四期內容選題聚焦“水果O2O”
中國正面臨全面的消費升級,用戶需求在迸發,水果O2O行業是具有巨大潛力的。但水果O2O的產業鏈條非常長、難度非常大,關鍵還是要解決好供應鏈問題,提高效率、創造價值。
根據目前市場形勢來看,水果O2O行業的玩家很多,切入的角度、模式多種多樣,未來究竟哪種模式能夠勝出,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練好內功,掌握好發展節奏,提升自身的運營效率,真正的從用戶角度出發,為用戶提供長久價值。
PS: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由數千上萬的細分市場和角度組成。筷玩思維第四期內容選題聚焦“水果O2O”。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經破10萬。筷玩思維全平臺報道永久免費,這里只有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