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餃品類市場中,別人都停留在做大眾口味的水餃時,它靠一道海膽水餃從彎道殺出,成為黑馬代表;
當大家還在做餃子館的底層嘗試時,它卻把店開在了愛馬仕、GUCCI旁邊,一連開出7家直營店,成為餃子界的高端網紅。
作者:職業餐飲網 大魚
這個品牌叫做董鮮生·海膽水餃。
“我的品牌運維邏輯很簡單,找差異化,形成聚焦,找到定位,深耕會員系統,然后快速完成市場爆發。”董鮮生·海膽水餃創始人蔡煉說。
在杭州大廈開出第一家店后, 董鮮生·海膽水餃快速拓店,短短一年,在杭州完成了7家商場店的布局。同時,深圳、重慶、武漢等地也在相繼開店。
值得一提的是,在餃子這個單品領域深耕, 董鮮生這個品牌堅持走高端化路線, 單店月平均流水達到了95萬,客單價更是做到了100元,人稱水餃界的“愛馬仕”。
作為一個小白創業者,蔡煉說,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自身不足,模仿是最好的老師。
一次試吃經歷,讓他確定了創業方向
在創業之前,蔡煉長期供職于大眾點評網,多年的行業積累和對餐飲的認知經驗,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這個想法維持了很久,卻遲遲無法落地。
“杭州是餐飲快時尚的爆發地,各種品類創新層出不窮,每個賽道基本上都有‘領頭羊’,拼資本拼模式都沒有什么機會可言。”蔡煉說,“我總結了兩條落地路徑:一是在原有市場中尋求一個差異化爆點,填補一項市場空白;一是找準某個細分的品類機會,做出改變,形成自己的品牌記憶點。”
基于這個思考,蔡煉開始了對市場的考察。
“有一次在大連,我和朋友去一家水餃館吃飯,第一次接觸海膽水餃這個單品,覺得找到了好的市場切入點。”
理由很簡單,在杭州,面食沒有北方那么流行,尤其是水餃這個品類,因此容易做差異化;在大眾認知中,海膽水餃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點,在這個基礎上做深耕可以形成爆款,容易做大增量市場。
善于模仿,讓他找到了品牌一開始的落地路徑
有了市場切入點,蔡煉開始思考品牌的落地路徑,因為自身經驗不足,他坦言,一開始創業就是要通過模仿借鑒,找到一條成功的途徑。
(1)借鑒船歌魚,形成品牌記憶
“ 作為中國第一個水餃單品類細分品牌,專注魚水餃,如今‘船歌’已經成為‘魚水餃’品類的代稱。”蔡煉說,在品牌創立伊始,船歌就在打造一種認知,“用國宴水平做好一只魚水餃”,這就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壁壘。
蔡煉認為,在品牌初創階段,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概念。
簡言之,就是要把爆款形成記憶點,最終形成品牌傳播。“因此我把海膽水餃寫入品牌名稱中,希望大家一提到海膽水餃就能想到董鮮生,一如提到毛肚火鍋,就想到巴奴。”
(2)借鑒西貝,找到渠道聚焦
開店,開什么樣的店,怎樣拓店,這方面,蔡煉直言借鑒的是西貝的策略。
“西貝渠道聚焦高勢能的商業綜合體,店鋪控制在500平,打爆高勢能區域,然后向二線城市蔓延滲透。“蔡煉分析,這背后是營銷的平衡,是渠道中品類的空缺,對手的缺失,而且可以形成全國拓展的空間。
因此,從第一家店開始,蔡煉就在布局杭州各大核心商圈的商業綜合體。
“雖然先期房租成本很高,但短時間不會有同行業入侵,生存環境相對較好;有了商場背書,可以為接下來拓店提供很好的基礎;同時,核心商場本身自帶流量,在線上流量成本虛高的狀況下,實際上是可以降低獲客成本的。”
蔡煉認為,最重要的是,幾個點形成的網狀格局和圍棋類似,可以形成一定的“勢力范圍”,在區域內可以進行“圍點打援”,在某一個階段完成市場占領……
(3)借鑒喜家德,形成產品邏輯
在SKU的設計層面,蔡煉說,最好的老師是喜家德。
“喜家德只賣 5 款餃子,還能把店開到全國,而且他們一直在做減法。”
蔡煉分析,這其中, 一個是基于“逆向思維”,即別人做多我做少,更有助于品牌形成差異化。
另一個是基于“運營思維”,只有能擁有絕對的數量,食材的新鮮程度才能保證。
“如果你一天賣 30 幾種餡,顧客的點擊率必然會分散,賣不完的情況就會成為家常便飯,扔了吧,浪費成本;不扔吧,第二天吃到顧客嘴里就會不新鮮。”
因此,董鮮生·海膽水餃從上線就只做5—6款餃子,當然,除了海膽水餃和黃瓜雞蛋蝦仁水餃是常規保留外,其余的水餃單品會按季更新,保證食客對口味的新鮮感。
(4)借鑒行業趨勢,找到生態合伙人
蔡煉說,餐飲引入合伙人制度在這幾年形成一股小風尚,這背后的邏輯就是“專人專事”,有效解決餐飲創業閉環中的弱項,形成良性互補。
餐飲在不停迭代,因此在經歷一波快速發展與競爭,更多的人才和資金凈流入,這給合伙人制提供了很好的落地土壤。
“我缺少的就是供應鏈方面的穩定資源,尤其是主打海膽水餃這種對供應鏈要求很高的品類。”因此,蔡煉找到的第一個合伙人就是深耕供應鏈方面的生態合伙人,“糧草先行,這方面的隱患可以通過合伙人制度有效解決。”
定位高端,如何把餃子做到100元客單價?
如果說通過模仿找到了品牌伊始的落地路徑,而在接下來的品牌打造過程中,結合自身定位和經驗積累,蔡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
“在杭州,包子有高端代表鼎泰豐,有平民包子甘其食,但水餃這個品類,只有大娘水餃這種平民路線的品牌,高端市場基本上是缺失的。”蔡煉直言,從切入市場的那一刻,就把品牌定位在高端路線,各種嘗試都在圍繞這一定位。
(1)食材聚焦高端
蔡煉說,既然定位高端,那么食材上的選擇一定是高端有逼格的。
“除了海膽作為食材,我們還有松茸、蟹黃蝦仁、黑松露等高端食材做成的水餃,這和大眾口味的水餃形成了一定的差別,這就是品牌壁壘。”
(2)選址時把奢侈品店當鄰居
蔡煉說,在開第二家店時,他想清楚了一件事,既然定位高端,就要在品牌故事上做定義。
他觀察了核心商場的業態分布,發現奢侈品店流量是最大的,因此,在接下來的布局中,他寧愿花大價錢也要選址在奢侈品業態集中區,比如勞力士、愛馬仕、GUCCI等品牌周邊。
在宣傳時,打出了“水餃界愛馬仕”的爭議概念,讓很多人慕名前來拔草。
(3)客群定位高端女性消費者
“我觀察了流量,因為靠近奢侈品商店,大部分消費者是25歲到35歲的女性消費者,重點是,這波流量的消費能力非常高。”蔡煉說。
為了抓住這波流量,蔡煉下了不少功夫。
“我們做了一款八寶茶,讓服務員在顧客到店消費時就引導一種概念,這是我們結合女性口味精心打造的一款茶飲,免費提供;
其次,我們的熱菜和冷菜也基本上打“清淡”、“健康”、“有顏值”的概念,其中蜂蜜蘆薈苦瓜、荔枝小番茄 等菜品深得女性喜歡;
再者,許多女性在逛商場時會帶著孩子,為了讓孩子們也有選擇,我們的黃瓜雞蛋蝦仁水餃也有兒童款,為這種場景提供了消費選擇。”
(4)把會員深耕當作最好營銷選擇
“我們從第一家店開始就在做會員體系。”蔡煉說,“顧客免費掃碼成為會員,可以享受會員優惠,每周會推出會員特價菜,這讓我們的會員系統不斷累加流量。”
“我們現階段已經有17萬的精準會員,我們定期會推送優惠措施,單條信息訪問量都在50000左右,這一塊的精準推送直接省掉了廣告費,而且效果顯著。”
(5)設計形成標準視覺,營造好看的氛圍
蔡煉說,結合快時尚的打法,餐飲不僅要好吃好玩,還要好看,因為好看的環境和氛圍本身就帶有社交屬性。
在董鮮生·海膽水餃內部,原木搭配灰雜色的布藝軟裝打造ins“網紅氣質”的堂食空間,營造出一種平靜舒適的用餐氛圍,擺脫了傳統水餃稍顯老氣的印象。
整體空間利用原木框架,以虛擬的界限進行空間的劃分,讓整個店鋪呈現出公共性、開放性和趣味性的視覺效果,并且加強了店面的整體感。
“希望能夠打破現有連鎖品牌固有的快餐化、大眾化品牌印記,創造與眾不同的體驗式餐飲休閑空間。”蔡煉說。
(6)用明檔烘托出專業
在董鮮生·海膽水餃內部,很大一塊空間用來展示寬大明亮的透明廚房,這是看得見的新鮮與衛生。
“我們堅持選用上等食材現場制作水餃,每只餃子都有苛刻的大小標準,精確到克。這讓很多消費者感受到了其中的專業度,因而有物有所值的體驗。“
結語:
餐飲創業從來不是拍拍腦袋就能一蹴而就,對于小白來說,選準品類,找準定位,分析行業趨勢和自身人力模型,是跳不過去的環節,也是很多品牌的創業失敗之殤。
在存量市場,我們經常聽到品牌老化、人均消費低、品類限制多、人工成本高等論調。
但通過董鮮生·海膽水餃的嘗試,我們清楚的看到了其結合消費群體的需求,在產品、營銷、模式上的創新舉措,在餃子這個傳統品類做出了特色,形成了新的動力。
正如吳曉波說,身后是喧囂紅火的塵世,眼前,通往孤獨的小道上,正大雪彌漫。
如果說品類市場是塵世的話,創業者的成功,從來都是在孤獨的小道上不斷嘗試。
– END –
統籌丨彭景
編輯丨馬聰 視覺丨馮亞欣
相關閱讀:
《10年開了13家,店店日均6萬流水》
《呷哺呷哺“食品CEO”涉嫌嚴重違紀,被勸退!》
《滴滴正式入局外賣,三國殺時代又回來了?》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