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繼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蘇寧蘇鮮生入侵餐飲之后,又一電商巨頭也將雙手伸向了餐飲行業,至此大佬們已經集結完畢,入侵餐飲搶錢時代正式來臨!
就在跨年之際,在北京大興亦莊京東總部附近,京東首個線下生鮮零售店7FRESH正式開業,開業前三天每天客流超過1萬人,幾乎前后腳的功夫盒馬鮮生亦莊店也開業了,吃瓜群眾大呼過癮終于可以在線下看到阿里和京東對壘了。
正所謂大公司做事,從來無小事,更何況他們要搶的是我們餐飲這塊大蛋糕。
到底這些大家伙們是如何做餐飲的呢?透過它們的優勢和不足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的點呢?
這不,在京東7FRESH開業不到一周的時間,小編就替咱們餐飲人先一睹為快進行了細致的探店。
話不多說,先用圖片和關鍵詞了解一下京東亦莊7FRESH店:
關鍵詞1:地利
(京東的7FRESH生鮮超市,位于大興亦莊,別看是在城鄉結合部,但這選址上來看還真不錯,頗有點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意思,先不說離自己的老巢京東總部很近,方便指揮吧,旁邊有很多寫字樓,大企業,最關鍵的是就在地鐵口旁邊,出站就可以看到,從這個層面看京東7FRESH占了地利上的優勢。)
(即使是大冬天,人們的購買熱情絲毫沒被影響,據說開業前三天每天客流能突破1萬人,小編想弱弱的問一句,大家也太幸福了吧,都不用上班的嗎?)
關鍵詞2:大而全
(如上圖所示,不同于盒馬鮮生面積小、以海鮮為主的特點,7FRESH總面積超過4000平米,涉及品類廣泛,包括鮮花、日百、餐飲、烘焙、海鮮、肉類等)
(蔬菜區:各種蔬菜琳瑯滿目,洗好、切好的凈菜占了很大的比重,看來對于一線城市來說,如何幫助用戶節省時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蔬菜水果都大打有機牌,選品上還是很知道顧客想要什么的)
(在酒水區,也是應有盡有,進口為主,性價比很高,基本上花個50、60元都可以帶走一瓶紅酒)
(基本上京東商城銷售很好的日化產品,也都出現在了7FRESH的貨架上)
(7FRESH也和盒馬鮮生一樣有海鮮售賣區和海鮮加工區)
(在7FRESH,餐飲區被一分為二,根據口味、料理方式的不同辟出了東方餐飲區、西方餐飲區,分置于超市公共區域的兩側。)
關鍵詞3:黑科技
作為互聯網電商企業,京東在人工智能方面一直都是超前的,這一點也延續在了7FRESH上,就這么說吧,盒馬鮮生有的人工智能京東7FRESH都有,盒馬鮮生沒有的京東也有。
1、外賣懸浮鏈
(去過盒馬的人對這個外賣懸浮鏈肯定不會感到陌生,7FRESH也有,目的都一樣都是通過外賣懸浮系統提高外賣的效率)
(懸掛鏈與7FRESH的線上服務息息相關——用戶在App上下單后,店內的揀貨員會收到派單,按照App規劃的路線快速為顧客選貨。貨物選好后將購物袋掛上「懸掛鏈」,貨物便會自動傳送到后方的外賣人員處)
2、智能購物車
(最靚的一道風景線就要屬京東自己研發的智能購物車了,據說掃描二維碼就完成了綁定,車體會彈出一個裝有手環的框,顧客只需要佩戴上手環,智能購物車便會自動跟隨)
(不用顧客手推手提,碰到障礙物,也會自己躲避。等顧客購物結賬完畢,智能購物車也會自己乖乖回到充電處,等待下一個顧客來翻它的牌子,不知道人流多的時候推車夠不夠用?人擠人的時候又怎么使用呢?)
3、魔鏡
(在水果貨架前,抬頭就能看見一個前后半透明的玻璃,玻璃上中英文標注水果的產地、甜度和標號等溯源信息,能讓顧客快速的了解水果信息)
4、人臉付款
(和盒馬鮮生比,除了有人工、自助下載APP結賬以外,還有搖一搖結賬和刷臉結賬)
(人臉付款,夠高級)
關鍵詞4:細節性感
另外,在細節方面京東7FRESH也所謂可圈可點,讓我們一起看下吧:
(西餐區的整體裝修風格,偏日式風格,對比盒馬鮮生在光源上領先了一大步,大量運用暖光)
(在出餐口,竟然還有專門定制的光源,太驚喜了,加了燈光以后感覺菜品的顏值都提高了一大截)
(此外,還設置了兒童手推車,也是萌萌的)
三問京東FRESH,
開不好餐廳的新零售都是耍流氓
盡管在此次探店7FRESH中我們看到了它的很多的優點,比如貨品種類豐富、人工智能、增加了一些細節,但整體感受還是覺得類盒馬,并無太多驚喜的地方,尤其是在做餐飲這一塊,顯然7FRESH還是有很多bug的,這些似乎更值得探討。
1
起名:全用英文名,你考慮過大爺大媽們的感受嗎?
京東在成立7FRESH的時候,就把自己的主要客群鎖定為中產階級,所以在起名上京東也毫不避諱的去討好這部分客群,全用英文名。
7FRESH,意思是想每周七天都能給顧客新鮮,暫且不說FRESH好不好發音,沒來過的顧客能不能搞到底賣的是賣什么的,就連里邊各個區域的名字也全都是英文名,蔬菜區寫上了vegetables,水果區寫上了Fruit,飲品寫上了bar,要不是確認自己是在中國的國土上,我還以為我飛到國外了,這樣真的好嗎?考慮過大爺大媽們的感受嗎?
就像網友笨笨的熊評論:“在中國做餐飲,最好是起一個中國名,不然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真當自己是711啊?
新零售,說到底就是老酒換新瓶,超市還是那個超市,只不過是加了餐飲才成了新零售,還屬于大眾消費,如果脫離了大眾,只指望少部分來買單是不現實的,名字上是不能去拒客的。”
幾乎和京東7FRESH同天開業蘇寧的“蘇鮮生”起名就要好太多,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身邊姓蘇的先生,一下子拉近與顧客的距離,還把自己的賣點“生鮮”巧妙的融合在名字中,讓人過目不忘。
這也給了我們餐飲同行在起名時起到一個提醒作用:
我們起的名字是否能被大多數顧客接受?
是否規避了生冷偏僻字眼?是否能讓人看后過目不忘?
是否能讓顧客一眼知道你賣的是什么?
2
模式:菜市場+食堂,你到底想給顧客吃什么?
盒馬鮮生,之所以短期內得到如此多的關注,還得得益于餐飲+零售的形式。
它最大的優點在于對于場景的精準切入,以三餐剛需作為其消費場景,所有的SKU,生鮮,鮮食,加工全部都是圍繞餐桌在做,所以能夠在零售的3000平左右經營面積下,裝入了5000個左右的必要SKU數量,如果它側重點更多的在零售方面,恐怕就會死的很慘。
所以,如果你沒去過盒馬,看大眾點評會誤認為它是一家賣海鮮的網紅餐廳,海鮮是它的標簽,顧客來之前就已經對帝王蟹、對波士頓龍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來這里吃海鮮是顧客的第一需求,順便買貨,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盒馬的餐飲是有爆款產品的,而且這個爆品是有特色的、是高溢價的、有性價比優勢的、是除了我這里你還真不容易吃到的產品。
但目前從7FRESH來看,就是一個菜市場+食堂的模式,盡管看的出京東有意也想把產品做出高溢價,上了牛排、沙拉、咖啡等產品,但似乎還是很普通,顧客來這里還是不知道吃什么,更多的偏向于快餐,想讓顧客早吃完早走,可是誰愿意大老遠跑這來吃一頓快餐呢?從這一點上來說,京東的餐飲區做的還是蠻雞肋的。
3
動線:沒有關聯、不留客,設計它有何用?
餐飲版塊作為導流神器,對于新零售門店來說至關重要,如何能夠讓顧客光顧一次就用一次餐,在零售區不空手而歸,這就要考驗每家動線設計能力。
盒馬的動線設計相對來說還是成功的,爆品海鮮區位于整個盒馬的中心,顧客不容易忽略走過,而其它餐飲區則包圍零售區,這樣顧客逛累了就吃飯,逛完以后再結賬是盒馬的邏輯。
然而,在京東不知道設計師是怎么想的,既然您都想開餐廳吸引客流了,為什么要把零售區和餐飲區分開?為什么餐飲區還要被擠在兩邊的角落里?為什么海鮮售賣區和海鮮加工區要走一段距離?難道您是不想讓大家加工嗎?
不只餐飲區,整個京東7FRESH的動線設計都很沒邏輯,比如收銀,側進口有收銀臺,出口也有收銀臺,顧客很容易蒙圈,給顧客傳遞出的信息就是快買完快結賬。
因為沒有好的引導和指示牌,小編就親眼目睹了兩個顧客走到了結賬位置,猛然發現到頭了,又拎著購物袋折回去的情況發生。
動線設計的目的就是留客,讓顧客多停留、多消費,如果是攆客的動線設計我看不要也罷。
小結:
探店結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優點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更多,在中國我們不缺少超市,也不缺少生鮮店,更不缺餐廳,缺少的是組合,會組合是一種能力。
無論你是哪里來的大佬,在這一點上都是公平的,所有的新零售,核心都是餐飲,餐飲做不好,新零售一定做不好,敬畏餐飲才能領悟到新零售的核心。
(本文作者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點下圖看往期精選文章
▼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