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媒:德國養豬企業靠中國拯救 憂中國需求下降

    參考消息1月12日報道 德媒稱,根據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和親近綠黨的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聯合發布的年度《肉類圖冊》報告,德國人吃肉越來越少。

    據德國《時代》周報網站1月10日報道,2016年,德國人均消費肉類總量為59公斤,其中豬肉消費量最大,差不多是禽肉和牛肉消費總量的兩倍。肉類消費減少的趨勢從2011年就開始了——雖然消費量下降緩慢。做個比較:2011年德國人均消費肉類總量為62.8公斤。

    環保主義者認為,德國人消費的肉類應該減少一半并大大減少牲畜存欄量。他們在發布《肉類圖冊》報告時說,否則氣候保護目標和動物及自然保護目標都實現不了。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主席胡貝特·魏格說,口號是“越少越好”。他認為,聯邦政府有責任盡一切努力推動畜牧業的可持續轉型。

    報道稱,報告還顯示,盡管德國人肉類消費量減少不是太多,但他們選擇得越來越精細。他們吃得更有機,而且更喜歡吃里脊肉。根據該報告,德國人不太喜歡吃得太肥,他們也不喜歡吃內臟。豬肚,豬腦,豬心?在德國市場上這是肉類廢料。上世紀80年代,德國人均每年還吃1.5公斤內臟,根據《肉類圖冊》報告,現在每年只吃100克內臟。

    但是在中國,豬耳朵是美味佳肴。本世紀以來,德國向中國出口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增加了29倍。尤其豬肉特別受喜愛:2017年1月至10月,德國貿易商向中國出口了240萬噸豬肉,是當年德國生豬屠宰量的五分之一。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和德國2017年農業出口報告,肉類和乳制品的出口額遠遠超過德國對華農業出口總量的一半。

    報道稱,過去幾年出口豬肉的生意非常好,以至于德國農業企業的生豬飼養量又開始上升。2017年11月德國生豬存欄量為2750萬頭,比5月增加了37.8萬頭。但目前中國的需求又明顯下降。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德國將出現豬肉過剩,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德國農民協會發言人米夏埃爾·洛澤說:“豬肉大量上市。在2017年初,每公斤豬肉價格為1.85歐元(約合14.4元人民幣),目前為1.50歐元(約合11.7元人民幣)。”

    報道稱,對許多飼養企業而言,向亞洲的出口是一個大救星。2015年對俄羅斯實施禁運后德國失去了一個重要銷售市場,許多企業不得不關門。近10%的養豬企業退出了該項業務。洛澤清楚地認識到:“如果沒有向中國出口豬肉的話,可能會有更多企業倒閉。”2017年德國養豬企業的數量繼續減少。與此同時,德國生豬存欄量卻在增加,因為大型企業的數量增加了。

    餐鏈:最專業的餐飲供應鏈自媒體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3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12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1月12日 21:4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