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用好降價和打折,顧客增兩倍!

    有三位想吃冰淇淋的顧客。

    土豪出價10元;

    白領出價8元;

    而小學生零花錢只剩6元。

    如果你是老板,冰激凌成本5元,怎么定價合適呢?

    • 如果追求利潤賣10元,只有土豪買得起(損失客戶:白領、小學生),你能賺5元。

    • 如果追求銷量賣6元,三人都會買,但利潤太低只賺3元。

    • 如果定中間價8元,能賺6元(損失客戶:小學生)。

    難道最多只能賺6元嗎?

    當然不是,其實可以賺最高利潤9元。具體做法是:分別賣土豪10元,賣白領8元,賣學生6元。

    可是問題來了,不會有人主動把他愿意支付的最高價告訴你。那怎么辦呢?

    答案就是:給優惠設置重重障礙。企業通過區分消費者是否愿意付出時間成本或被限制選擇權,窺視其支付意愿。

    1

    優惠活動:用時間成本區分消費者

    電商網站上充斥著各種優惠信息:積分返現、買2免1、滿199減20、滿399減50、優惠券、定金立減……

    消費者想要獲得最低價,不僅要通曉所有優惠規則,還要知道“滿減和積分能不能同時使用?”、“特價商品是否參加買2送1”等復雜信息。甚至網上還會流傳每年雙11的優惠攻略。

    既然降價可以提升銷量,為什么企業不簡化流程直接打折呢?

    這是因為,企業需要通過規則復雜的活動來區分愿意付出時間研究優惠信息的「窮人」和不在乎優惠信息直接下單的「富人」,讓他們都支付了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例如,大晚上不睡覺抱著手機搶秒殺,就為了便宜20塊的「窮人」和寧愿多花錢也懶得搜集優惠券的「富人」相比,前者就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同樣的商品。(PS:本文的「窮人」與「富人」是指消費者對待某件商品的支付意愿,并非單指經濟狀況。雖然經濟狀況會影響支付意愿,但并非唯一因素。)

    除了占用消費者的時間,還有其他方法嗎?

    2

    限制購買:通過限制主動權區分消費者

    買打折的衣服可能要等到換季,為什么不能想要的時候立刻擁有?為什么iphone一樣的配置,土豪金要貴一些?為什么買一送一往往都是贈送指定商品?

    這可能也是一種商家區分「富人」和「窮人」的手段。通過限制消費者主動權(限制下單時間、限制購買品類),從而達到區分消費者支付意愿的目的。

    想要低價,「窮人」只能在雙十一下單;想要低價,「窮人」只能在參加活動的幾款商品中選擇。而「富人」更有可能情愿不參加活動,隨心在任何時候買自己想要的任何商品。

    小結: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不應該把價格歧視看做是不良商家“欺騙”消費者的惡劣手段。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價格歧視,才讓一些收入偏低的人群也能享受到更高品質的商品。例如文章開頭的小學生,雖然只有6元,卻能和土豪一樣嘗到美味的冰激凌。

    企業降價促銷的原因有很多,價格歧視只是其中一種。但無論基于何種原因的的促銷活動,客觀上都可會引發價格歧視現象。

    作者:周得狗,公眾號:火柴營銷實驗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98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5日 21:27
    下一篇 2017年11月5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