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菜魚快餐化,75平小店日流水過萬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2017年以來,我們發現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里,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正餐,正在被一些人做快。之前需要20分鐘出餐的產品,現在5分鐘之內就能出餐,而且經營面積更小,客單價更低,也更受消費者歡迎,最關鍵的是它們用快餐的效率和成本結構打擊著正餐。

    正餐快餐化正在成為近年餐飲的趨勢。

    以北京地區為例,在悠唐廣場一個叫做椒顏酸菜小魚的門店,把酸菜魚做成快餐后,75平米的面積日流水最高的時候可以做到14000元,日翻臺最高可達10次。近日職業餐飲網記者采訪到了椒顏酸菜小魚的創始人楊森,看他是如何提高效率,把正餐快餐化做到極致的。

    (椒顏酸菜小魚創始人楊森)

    把大餐變快餐,一條酸菜魚有什么賣點?

    2014年,楊森開啟了餐飲創業生涯,起初是在北京的建外SOHO開了一家叫做嘻辣阿婆的冒菜店,由于不懂選址和成本核算,表相上看每天餐廳人來人往從來不缺少客人,可是實際落到賬面上,卻是每個月都在虧損,差不多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楊森就已經虧掉了30萬,最后無奈叫停。

    但,這并沒有影響楊森做小餐飲的信心,雖然做冒菜賠了錢,但卻總結出了不少經驗,尤其是在做小餐飲方面積累了一些心得,于是楊森暗下決心,此生只死磕小餐飲,不碰大餐飲,就不相信自己會做不明白了。

    (招牌酸菜小魚)

    很快,楊森重新開始尋找新的品類,他發現酸菜魚是很適合做快成快餐的,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很多人看到了市場機會,但沒能解決效率上的問題,而如何提高效率和標準化正是楊森所擅長的事情。

    經過幾個月的市場調研和調試產品,最終楊森在北京的悠唐廣場開出了一家面積只有75平米的椒顏酸菜魚小店。

    那么這條魚究竟可以有什么賣點呢?

    1

    兩分半鐘上齊菜品,翻臺快

    以往,在做酸菜魚的正餐廳里,想要吃上一頓最起碼也要等20分鐘,甚至有些店要30分鐘以上,很多人不是不喜歡在中午去吃酸菜魚,實在是因為時間太急促,沒有時間去等待。

    而如果提升效率,把酸菜魚做成快餐,只需要等待2分半鐘的時間就可以吃到一頓美味的酸菜魚,你說顧客會不會來?

    2

    人均30元,把酸菜魚變小,變高頻

    雖然中國人喜歡吃魚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傳統大份酸菜魚居高不下的人均,是左右了吃酸菜魚這件事情不可能是高頻的重要原因之一。

    把酸菜魚做成快餐以后,楊森的第一個舉動是把酸菜魚變成小份賣,以前一份酸菜魚最少也需要一斤半重的魚,這也決定了酸菜魚的人均不可能低下來,而現在在楊森的椒顏小酸菜魚一斤魚就可以出兩份半的酸菜魚,人均平均下來只需要30元錢。

    對于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平時吃一份蓋飯,叫一份外賣就需要20、30元,這個價位在很多顧客看來性價比高還更有營養一些。

    楊森的經營哲學就是通過改變一種售賣方式,讓吃酸菜魚這件事變成高頻事件。

    3

    內部輕模式運營,減少投入

    不依賴大廚,沒有大師傅,前廳只有4名員工,后廚只有6名員工,只有75平米的經營面積,椒顏酸菜小魚的經營方式更加靈活,可能別人做一個酸菜魚大店需要投入好幾百萬,而椒顏把酸菜魚變成快餐以后,可能只需要一半的花銷就能開出一家了,它用快餐的成本結構去打擊正餐。

    4

    沒有競品可以對標,優勢明顯

    放眼去看時下的快餐行業,要不就是像真功夫這樣主打米飯的快餐廳,要不是像味千拉面主打面食的快餐廳,要不就是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的洋快餐,要不像呷哺呷哺一樣的小火鍋,要不就是像西少爺、魏家涼皮一樣的陜味小吃,除此之外再無其它,消費者的味蕾需要粥、米飯、面以外的其它快餐來調劑。

    此外,在每個商業綜合體里,雖然可以看到有做酸菜魚的正餐廳,卻鮮少見到有做酸菜魚的快餐,基本上也沒有出現可以對標的企業,所以競爭優勢明顯。

    (椒顏番茄魚)

    產品創新,酸菜魚里加油條

    在椒顏酸菜小魚一共推出了四款酸菜魚產品:招牌酸菜小魚、金湯酸菜小魚、椒顏番茄魚、麻香酸菜小魚。

    傳統做酸菜魚的企業,大多數都喜歡用老壇酸菜來做酸菜魚,在楊森看來雖然老壇酸菜的口感很好,但由于發酵時間過長,會產生出濃濃的腐臭味道,有些顧客很是不適應這種味道,所以在椒顏酸菜小魚楊森將酸菜進行了特殊工藝的處理,水泡處理12個小時,然后擠干,排除異味,再經過炒制蒸制,不但酸菜不會有異味,酸菜也更加的軟、糯、金、黃,湯汁也更美味,而且容易量化,標準化程度高,南北皆宜。

    此外,做單品的餐廳都會重視飲品或者主食,椒顏酸菜小魚也是如此,現在市面上很多酸菜魚都配合米飯、面條、寬粉等主食,但楊森覺得這些主食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局限性,比如說面條作為主食,第一個遇見的問題就是不耐煮,等候時間長。

    所以,楊森在主食上選擇油條,一來是因為油條是成品,減少等候時間,效率能得到提升,二來油條耐煮有嚼勁,不需要煮,蘸著湯汁就很好吃,收費3元一根的油條無疑又增加了一個盈利點。

    兩分半鐘出餐,用標準化去提高效率

    很多餐飲老板,不是沒有看到正餐快餐化的趨勢,只是無法去解決效率問題,而楊森的椒顏酸菜小魚卻令人艷羨的只需要2分半鐘就可以出餐,這背后無論是在標準化方面還是動線設計上楊森可是下了一番苦工。

    1

    傻瓜式操作,只需三個操作步驟

    楊森覺得做快餐,必須一切以效率為先,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所以楊森把酸菜、調料包的處理交給了第三方。

    到了門店里,椒顏的員工只需要做每日重復三個動作:

    (1)舀高湯

    (2)放底料放醋

    (3)放花椒、麻椒出鍋

    真正的做到了傻瓜式操作,一般一個新員工來到店里,只需要三天就可以上手。

    2

    全部食材混合,減少操作時間

    市面上很多餐廳雖然也是第三方合作加工后配送,但是卻依然做不到在三分鐘以內出餐,尤其是對魚這個品類來說,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環節。

    在椒顏酸菜小魚,每天9點上班以后,在后廚專門有一個員工會去殺魚、腌魚,每天準備200份黑魚和巴沙魚。

    這個過程需要40分鐘,在等候的時間內,這名員工再去準備其它食材,和其它餐飲企業一個個稱量,然后再一個個弄到魚湯里不同的是,為了提高效率這名員工需要把所有稱重過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然后用的時候一起倒入鍋里,這樣就比其它餐飲企業減少了不少時間。

    到了11點的時候,所有的餐前準備工作都已經結束了,此時門店的主管要把準備好的照片發給楊森做日報,并進入迎客模式。

    3

    改變動線設計,節省面積

    對于一個75平米面積的做快餐店來說,每一平米的面積都應該是要錙銖必較的。

    所以,在餐廳的動線設計上,和其它收銀臺獨立出來不同的是,椒顏酸菜小魚的收銀臺和出餐口是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樣下來至少節省出1-2張臺的位置。

    以椒顏酸菜魚現在為例:

    75平米面積、26張臺(20張2人桌,6個散臺),按照日均營業額10000萬元推算,一天一張臺的貢獻就是385元,那么一年下來僅一張臺就多增加了140384元的營業額。

    此外,涼菜的出餐口在收銀臺,客人結賬以后直接拿走,大大的提升了效率。

    (每天都排隊的椒顏酸菜小魚)

    職業餐飲網小結:

    羅輯思維羅振宇說過類似于這樣的一句話:“未來的企業想要賺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種是幫用戶花時間,并且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比如說游戲公司就屬于這一范疇,另外一種就是幫助用戶節省時間,和時間做朋友。”

    羅胖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餐飲行業,實際上快餐行業的迅猛發展就是在幫助用戶去節省時間,今天正餐快餐化的進化只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未來會涌現出越來越多像椒顏酸菜小魚一樣的正餐快餐化的餐廳。

    楊森的椒顏酸菜小魚,之所以能夠成為正餐快餐化的領跑者,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它解決了效率上的問題,而商業競爭本質上就是效率上的競爭。

    (本文為作者為職業餐飲網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667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30日 21:43
    下一篇 2017年8月30日 23: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