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飲創業熱潮再現!警惕,火爆背后的虛假繁榮!

    飲業從來不乏入局者,一批餐廳關閉,一批新店開張,是常態。而在新開張的門店中,茶飲店是其中常客,即使在疫情沖擊之下,也絲毫沒有影響茶飲市場的火爆。正所謂“才看老店成新鬼,門頭變幻茶飲旗”。
    然而,現在開茶飲店,真的賺錢嗎?

    茶飲無疑是疫后恢復最快的餐飲品類之一。
    早在三月份,武漢重啟后,短短3天時間內,奶茶外賣訂單量增長近8倍;四月五月,全國多個城市茶飲市場已出現火爆現象。
    根據外賣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茶飲店已恢復八九成水平,一些品牌訂單量甚至出現逆勢增長。
    而隨著溫度的不斷攀升,茶飲店開店速度也越來越快。
    • 5月11日,茶顏悅色官宣出圈,首家店落戶武漢江宸天街。這個在長沙默默耕耘7年開出上百家門店的區域茶飲品牌,正式開啟走向全國的步伐。

    • 6月22日,在一個月內突擊開店500家之后,蜜雪冰城宣布門店數突破10000家。

    • 五谷茶飲品牌滬上阿姨向紅餐網透露,2020年預計在全國新開500家加盟店。

    與此同時,不少茶飲品牌加快了常規拓店的速度,加緊擴張搶奪市場。
    一時之間,茶飲賽道熱鬧不已。
    01.
    20米小巷擠了4家奶茶店,
    茶飲再掀開店熱潮
    “琶洲城某商場,很多小店換成茶飲了,6家店居然有4家是茶飲……”
    6月29日中午,紅餐網(ID:hongcan18)小編來到廣州海珠區琶洲城進行實地考察。只見在僅約20米的小巷一側,就出現了TAKE檸檬茶、撻檸、一點點、益禾堂四家茶飲店,其中有三家緊挨在一起。
    而在一年前,旁邊除了一兩家茶飲店外,其他的都還是隆江豬腳飯等快餐店。

    △20米小巷擠了4家奶茶店
    同樣的情形,也在其他城市上演著:

    長沙五一商圈,僅黃興中路沿線及地下地鐵商業國金街,就聚集了超過40家不同品牌的茶飲店,頭部腰部品牌一應俱全。

    在這里,茶顏悅色、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CoCo、書亦燒仙草、一點點、快樂檸檬、MAMACHA等品牌,幾乎是集體亮相。去年七月份才進入長沙的喜茶,目前3家店全部集中在五一商圈。

    長春市桂林路美食街,50米之內,一芳、蜜雪冰城、谷芊、易阿姨奶茶、舍子茶等7家茶飲店也是扎堆亮相。

    此外,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到,隨著茶飲市場的火爆,不少餐飲創業者紛紛瞄準茶飲市場,不少茶飲品牌品牌近期收到了不少加盟咨詢的合作意向,而一些茶飲品牌的總部也趁熱推出了加盟優惠政策。

    傳統茶飲品牌開店熱火朝天,以娃哈哈為代表的一批跨界選手也開始行動。
    前不久,娃哈哈在廣州又開了一家新店,并首次對外公布了其“萬店計劃”,豪言10年內要在全國布局1萬家門店,比蜜雪冰城的萬店過程還要縮短一半。
    緊鑼密鼓的開店、頭部品牌市場下沉、區域品牌全國化、加盟熱潮不減……茶飲品類的熱火朝天也再次吸引了資本青睞。
    繼喜茶、奈雪先后被爆獲得大額融資后,近期網紅奶茶店蘭熊鮮奶獲得了喜茶投資方IDG的投資。
    總的來看,整個茶飲市場似乎充滿了生機,異常火爆。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02.
    異常火爆的茶飲市場背后,
    是虛假的繁榮
    轉角可能遇不到愛,但一定能遇到一家奶茶店。

    △中國現制茶飲門店數增長迅速
    據36氪研究院發布的《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突破4000億元,中式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2018年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45萬家。
    但是,這些高速增長的數據背后,是無數茶飲創業者黯然離場的心酸。
    上海小伙劉修虎和曹志偉,疫情以來一直在忙著回收餐飲設備,有時一天拆七八家餐廳。據他統計,從去年6月至今,公司拆除的幾百家店鋪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奶茶店。
    一個金融白領小伙開奶茶店,兩個月虧損40多萬,9800元買的冰淇淋機一次都沒用過;兩個00后小伙子,刷短視頻加盟奶茶店,加盟費+租金+設備+原材料+裝修投進去50多萬,倒閉后聯系回收公司拆店;還有一個做美容的95后女生,開奶茶店半年賠了七八十萬……

    △抖音開奶茶店虧損的視頻多如牛毛
    “很多人不甘平庸,不想拿死工資,開奶茶店創業,結果大部分交了學費。”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茶飲毛利率從以前60%-90%,下降到30-50%,其實很難賺錢了,更加不是創業的最佳選擇。
    招商證券曾經通過數據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在扣除原料費用、人工費用、房租及裝修費用、水電及其他攤銷的話,茶飲頭部品牌只能維持在毛利率50%、凈利率11%左右。
    試問,有多少小品牌能夠達到這個利潤率?
    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覺醒,流量越來越向頭部品牌聚集,小品牌茶飲店銷量和客單價觸達瓶頸。但是原材料、租金和人工的成本并沒有降低,奶茶店不再是好賺的生意了。

    以茶飲頭部品牌奈雪和喜茶的情況為例:
    奈雪門店平均面積260㎡,打造奢侈品店風格,高品質出品……這些本身就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喜茶用料良心,杯子都是喝完洗洗還能繼續用的。這一圈下來開店成本蹭蹭就上去了。
    據雕爺孟醒揭秘,喜茶的加價率也就2倍而已,十幾塊的成本賣二十幾塊,利潤率并不高。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也說過,“這行沒大家想的暴利。”
    頭部品牌的日子不好過,其他品牌即使能渠道下沉或者細分市場贏得一片藍海,但是在后繼者無數,競爭激烈程度倍增的情況下,要說賺錢也很難。畢竟虛假繁榮掩蓋不了市場就那么大,進入者越多,蛋糕就會越來越小。
    “我們經常遇到同一家門面拆幾次,每次拆的時侯,下一家都躍躍欲試準備進場。感慨之余,只能心里默默祝福‘新人’好運。”劉修虎說到。
    03.
    隱憂多多的茶飲市場,
    早已不是創業的樂土
    好看的數據,火爆的市場景象,早已讓不少心心念念的入局者迷昏了頭腦。事實上,茶飲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美好,市場暗流洶涌,沒有好水性,弄不了這趟潮。
    據相關數據,2016年下半年,茶飲店的關店數量開始超過開店數量;2017年,茶飲關店數量達到開店數量的1.3倍;2018年Q2與2017年同期相比,一線城市茶飲店的關店率高達55%,而二線城市的關店率為35%;2019年,可持續經營超過一年的奶茶店僅為18.8%。
    天眼查數據檢索顯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被吊銷、注銷的奶茶企業有3478家,同時茶飲行業中經營異常的企業多達2.18萬家。現如今,九成茶飲店不賺錢,整個行業呈現“十僅存一”的狀態。

    △2019年關店率前十有8家是茶飲品牌
    一邊是利潤的江河日下,一邊是如過江之鯽的新開門店,千億茶飲市場早已是隱憂多多,九死一生。
    1)開店成本陡增,經營門檻越來越高
    隨著新式茶飲引發的行業升級,奶茶從原始的一勺粉末+一把珍珠簡單沖泡而成,演變成茶基底+奶蓋+各樣新鮮水果配料,在原料品質、萃取工藝上都有重大升級。
    升級的過程中,消費者對更好體驗和產品的需求是不可逆的。要滿足這種需求,成本就得大大增加。
    不僅是原材料的成本增加,為了吸引客流和討好消費者,茶飲門店越來越向繁華商業區聚集,門店裝修高大上,產品講究高顏值。這又造成房租和人工成本的陡增。

    △廣州琶洲保利廣場喜茶門店外觀
    粗略估計,在一線城市加盟一家奶茶店需要投入50萬元左右,這對抱著輕松入行想法的創業者并不友好,一不小心還會踩到快招加盟的坑。而如果自創品牌,那么品牌命名、選址裝修、產品開發、門店運營、品牌推廣等一道道門檻等著你,沒有經驗的創業者經常鎩羽而歸。
    2)供過于求、過度擁擠
    眾多創業者盲目一窩蜂的涌入,導致了茶飲賽道的過度擁擠。
    2018年,國內飲品銷售額同比增長6%,而同期茶飲門店數從25萬增加到45萬家,同比增長高達80%,開店速度遠遠超過市場增長速度。整個行業出現了供過于求,在一二線城市尤其嚴重。
    據界面新聞報道,截至2020年4月初,廣州、深圳、成都、上海、東莞、重慶6個城市茶飲門店過10000家,其中廣州近20000家。而東莞茶飲店分布密度最大,平均每1420人就擁有一家茶飲店。
    廣州味滿多餐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謝燦武表示,僅就檸檬茶這一細分品類來說,在廣州就有1100多家店,市場已經比較飽和。
    僅一個檸檬茶的細分賽道就已經如何擁擠,其他的賽道的競爭激烈情況就可想而知。
    3)巨頭凸顯、頭部品牌占位完成,品牌化競爭到來
    茶飲行業經過這些年狂飆突進,大浪淘沙,市場格局基本已定。
    首先是喜茶、奈雪的茶牢牢占據著茶飲排頭兵的位置,依靠各自的品牌優勢穩扎穩打;其次是茶顏悅色等個性鮮明的區域茶飲品牌,依靠自身的鮮明特色俘獲了當地消費者心智;再就是蜜雪冰城、一點點、COCO等,依靠快速開店,搶占全國市場。
    此外,還有眾多“陌生人”跨界闖入茶飲,如娃哈哈、便利蜂等跨界巨頭殺入,更是使得茶飲市場競爭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將是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茶飲企業的天下,缺乏品牌力的自營個體、雜牌軍將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4)市場細分趨勢明顯,但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
    喜茶奈雪之后,細分賽道正成為茶飲的最大機會。
    品類深耕或自身特色明顯的品牌開始有聲量,比如瞄準現煮五谷茶定位的滬上阿姨,主打原葉茶、風味煮茶的煮葉,定位燒仙草飲品的書亦燒仙草,走日式茶飲美學概念的伏見桃山……
    但在眾多餐企瞄準細分市場、聚焦品類的同時,茶飲產品同質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去掉logo,你認得出這是哪個品牌的茶嗎?
    出現一款爆品,很快市場就會出現同類產品。黑糖珍珠火爆,一下子大家都推黑糖珍珠鮮奶;答案茶成了網紅,一堆人開始跟風;看到檸檬茶火了,突然間冒出上千家。
    口味雷同。隨著茶飲市場發展成熟,加上信息流通的加速,能夠創新的點越來越少,各家產品的口味也越來越趨同。純茶、奶蓋茶、水果茶,全糖、半糖、七分糖……今天你一推出,明天就鋪滿全世界。
    就連包裝也越來越相似。把任何一個商圈所有奶茶店都點一杯放在一起。撇去頭部品牌,普通消費者根本沒法分清誰是誰。
    因此初創品牌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做出差異化,就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紛繁的茶飲品牌里脫穎而出。
    (5)山寨成了不少品牌最為頭痛的問題
    山寨是困擾茶飲行業的頑疾。經常是你開了一家XX奶茶店;如果火爆,那我換個牌子開第二家;緊接著是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而且往往扎堆開在一起,最后大家一起死掉。
    拿廣州市場火熱的檸檬茶來說,不少品牌在門店規模、店面布局、產品類型、包裝和定價各方面都極為相似,就連消費者都吐槽,“外觀差不多,味道也一樣。”
    鹿角巷創始人邱茂庭在接受采訪時曾告訴紅餐網,山寨問題是他們目前最大的挑戰,他認真統計了山寨店的數量:“全盛時期有7000家,現在也有2000~3000家,而我們正牌門店才100來家。”今年四月,行業還發生過“茶顏觀色”起訴“茶顏悅色”的事。

    △茶顏悅色官方公眾號發文吐槽
    一方面,山寨猖獗,對正牌的利益和信譽是極大侵害;另一方面,大量出品低劣的仿冒店充斥市場,混淆了消費者的認知,會讓消費者對茶飲市場失去信心。
    6)茶飲淡旺季明顯,行業氣候嚴峻
    進入八九月后,隨著天氣轉涼,茶飲行業也將迎來傳統的淡季,在北方地區尤其明顯。雖然不少奶茶店都會根據氣候調整產品結構、推出熱飲,但是由于熱飲在產品上的局限,還是不能讓生意回到夏季的表現。
    這是茶飲店不可回避的問題。
    與自然氣候相比,疫情所造成的行業氣候寒冬,是更加致命的。疫情防控、客流不足、消費力下降等對餐飲業的影響何時過去,還是未定之數。
    茶飲店是否能僅靠夏季的收入就能撐過去呢?誰也不能保證。
    結語
    茶飲行業門檻越來越高,競爭日益激烈,強者恒強的局面愈發凸顯,中小品牌生存艱難。如果冒冒失失一頭扎入,很可能發現等待你的不是“小確幸”,而是“天坑”。
    疫情之下,餐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相關內容,助力餐飲復蘇!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復蘇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ignore_pre_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29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7月2日 20: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