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的老板,經常反復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顧客二次消費,增加消費頻次?
喚醒營銷,就是一個不錯的延長顧客生命周期的方式!
顧客與餐廳,是單純的“臨時性消費關系”,并沒有契約捆綁,所以,顧客不上門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餐廳老板不能將這種“正常”常態化。
1
顧客流失的原因
產品因素:味覺和視覺不夠
菜品不好吃或不穩定,菜色單一或不全,樣式單調。
服務因素:吃得不舒服
餐廳體驗差,服務態度差,服務效率低,收費不合理等。
競爭者因素:敵人太強
競爭者通過正當手段或不正當手段建立了某種競爭優勢(如價格戰),挖走或吸走顧客。
顧客自身因素:“玻璃心”
有些顧客對產品或服務期望太高,只要實際的消費體驗稍一點點偏差,就會心理不平衡,產生不滿情緒。
2
喚醒流失顧客必須了解的現狀
據不完全統計:
每100個滿意的顧客,會帶來25個新顧客;而每收到一個顧客投訴,就意味著,還有20名有同感的顧客。
獲得一個新顧客的成本,是保持一個滿意顧客成本的5倍。
爭取一個新顧客,比維護一個老顧客要多6-10倍的工作量。
顧客水平提高2成,營業額將提升40%。
市場調查顯示:一個餐廳平均每年有10%-30%顧客在流失。
然而,很多餐廳目前還面臨著諸多尷尬的問題:
沒有顧客聯系方式、不知道常客是誰、不知道流失的顧客是誰。
生意不好時,想做營銷,不知道該對誰做。
因為不知道老客流失,對銷售收入和利潤帶來的直接影響。
完全不為正在流失的顧客感到擔憂,反而拼命招攬新顧客。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數據:
盈利:每周1次,每次100元。一年消費5000元,10年5萬,利潤5000。
損失:5000個客戶,一年流失5%,即250客戶。平均每位客戶銷售收入為8000元,則收入損失200萬元,利潤損失20萬元。
看完后是不是發現你的損失如此觸目驚心,喚醒流失顧客,勢在必行!
3
如何喚醒“沉睡”顧客呢?
?喚醒對象和時間的確定
?對于客流量不飽和或者排隊現象不嚴重的門店,49天是對未到店顧客發起沉睡喚醒最好的時機;
?對于排隊現象嚴重,生意比較好的門店,可以把對未到店消費的顧客醒的時間推遲到70天未到店消費的顧客;
?對于2次喚醒未響應并進入沉睡的顧客,轉由人工喚醒。(注:根據商戶會員活躍度的不同,喚醒顧客時間設置會有所區別。)
?喚醒內容建議 ?首先要帶著你的管理層把“沉睡”的會員過一遍。如果是認識的會員,可以通過電話的方式去關心一下對方(身體健康狀況、工作是否順利等等)通過聊天喚醒顧客對餐廳的記憶; ?如果是不認識的會員,一般有兩種情況: (1)來了一次并且注冊了會員,但是體驗感不好,再也不來了; (2)注冊了會員,來了幾次,但是沒有什么太深的印象。 對于這兩種情況,可以采取發送電子紅包的方式,吸引他們再次來店體驗。 “一道熟悉的招牌菜”既能體現真誠,又能喚醒共同的消費記憶。
1、某川菜連鎖,人均消費70–80元
符合喚醒條件的會員數21.2萬人,人均使用40元的代金券喚醒,最終活動喚醒率15% 。該活動拉動營收:21.2萬*15%*463=1472萬。 喚醒后的會員能達到3次的平均消費次數,則后續的總營收還可增加:1472萬*2=2944萬,預計此活動最高可實現:1472+2944=4416萬的營收增加。
2、某海鮮酒樓,人均消費150–200元
向多天未到會員發送短信,每桌贈送一道128元雪菜湯小黃魚。該菜品成本45元,共發券2692張,到店消費378人,直接創收829332元。
1、已經沉睡的會員如果不采取任何的對策,這些顧客很有可能就會永久的失去;
2、通過沉睡會員喚醒活動回來的顧客轉化成忠誠顧客的可能性非常高,然而這個轉變過程不是自發的,而是需要“催化劑”;
3、企業后續再對這些已經被喚醒的會員做營銷,可以將這些顧客最終轉化成企業的忠誠顧客,提高會員的消費頻次,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
留住老顧客比開發新顧客的花費要少得多,而老顧客創造的利益卻通常比新顧客還要高。
因而,留住老顧客不僅可以降低企業成本,還可以增加企業利潤。
這么劃算的事情,你做了嗎?
編輯丨職業餐飲網 彭景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