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鵬叔叔
做餐飲有時候是“逆科學”的,因為消費者經常“口是心非”,嘴上說著你家怎么怎么好,但卻在你店門前三過而不進,卻去了隔壁老王家的店。
家樓下不遠是一條挺熱鬧的商業街,沒事就去逛逛,看看又新開了點啥店,哪家又不開下去,準備轉讓關門的。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些主打清淡口味,包括低油,低糖,低鹽,強調健康類的餐飲店基本上都堅持的時間不長就關門大吉了;
而那些主打重口味,油炸,燒烤,麻辣類的餐飲店,卻都活得長久,很多還越活越滋潤,生意興隆。
消費者的思路就是這么不靠譜,嘴上說著要健康,身體卻很誠實地玩命造。
這個大概得從出來吃的消費者年紀,口味,心理來琢磨了。
一般除了家庭聚會聚餐,會考慮到長輩的接受度和健康,可能會偏傳統些老字號餐飲品牌;
多數現在出來消費的還是以年青人居多,年青人都活蹦亂跳的,根本沒功夫想什么健康的問題;
首先就要爽爆的口感,厭倦了家里父母燒的清湯寡淡的家常菜,出來還吃清淡?那不是有病嗎?
什么才是爽爆的口感?
大油鍋里炸出的雞鴨魚肉,最好還是那種反復利用,炸了很長時間的老油,油顏色有點偏深色,略微帶點黑,這樣炸出來的,那才叫個香啊。
那種重油,重口味的什么烤魚,川菜,湘菜,露天的燒烤大排擋,越是那種看著烏煙瘴氣,油膩膩的環境,越是有大批的鐵桿粉絲來捧場。
上海老城廂有些比較知名的蒼蠅館子,店不大,破破爛爛的,地上臟兮兮,餐桌也油膩膩的,有的店內人多坐不下,就門口擺幾張桌子,旁邊就是車水馬龍的馬路,就這個環境,生意還爆好,比如什么耳光餛鈍,復興路大腸面,哈靈面館啊等等。
上海最近有個挺火的干湯麻辣燙,叫紅唇,隔著20米開外,就能聞到不一般的香味,香中帶著辣,辣中還裹著麻,每家店都是大排長龍,生意那叫一個好,多數都是女孩子來吃,不得不說,現在姑娘們的口味是越來越重了。
這里面,還要提一點,就是年青人把去熱門重口位餐飲店也當成是一種生活了,因為人多,排隊時間長,才有話題性,可以去受虐品嘗后發朋友圈,發各種社交媒體,才會和朋友更有談資,顯得生活的豐富多彩和追求品質,按照資深阿扎里餐飲人馬小虎的說法是,是一種社交貨幣的屬性。
想發財的餐飲老板們,除非你是不差錢的情懷創業者。
忘了主打健康的餐飲項目吧,教育市場和消費者的事,你做不到。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職業餐飲網認同或鼓勵其觀點,歡迎餐飲朋友發表不同看法。)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