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這三板斧,東北小伙開出3200家麻辣燙店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9年前,一個23歲的東北小伙開了一家麻辣燙的小店;

    9年后,年僅32歲的他已經坐擁3200多家門店。

    9年前,麻辣燙還是一個源自川渝地區的街邊小吃;

    9年后,他把麻辣燙這一品類做成品牌開到了全國。

    他就是張亮,2008年他創立了張亮麻辣燙,如今,已經成為這一品類里的代表性品牌。9年的時間里,張亮麻辣燙簡直經歷了野蠻式的生長,平均每年開店355家。要知道麥當勞進入中國之后,一共開設了2200多家門店,開店速度也才平均每年200至250家。

    那么,作為一個東北人,張亮到底是如何把源自四川的麻辣燙做成全國性的品牌呢?

    張亮麻辣燙的創始人 張亮

    改產品,把小眾產品大眾化

    85年的張亮生于一個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做過乘務員、又轉行做了業務員。因為做業務工作經常出差,也能夠嘗到全國各地的小吃,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成都張亮接觸到了麻辣燙,于是就萌生了將這種南方特色美食帶回東北老家的想法。

    2008年6月份,阿城第一家張亮麻辣燙正式開業了,但是門店生意卻沒有如張亮所料想的那樣。

    首店生意遇冷,讓張亮意識到在飲食習慣和口味上,南北方差異還是比較明顯,如果不調和這種差異,必然會落入南橘北枳的境地,所以張亮在產品上根據北方飲食習慣進行了調整。

    1

    改紅油為骨湯+中草藥,能喝湯的麻辣燙

    麻辣燙好不好吃,湯料起著決定性作用,直接關系到麻辣燙的口感和風味。因為各家麻辣燙的蔬菜大同小異,區別就在于湯底。

    傳統的麻辣燙以紅油湯底為主,口味就是麻辣,忽略了顧客個性化消費的需求,口味單一,也不講究口味與營養的搭配,只能吃菜不能品湯,很容易在人們心中貼上不健康、重復使用等標簽。

    所以,張亮決定對底料進行創新和改良,將紅油湯底改成骨湯,同時選用多種中草藥熬制煨湯,而且一改傳統湯料給人鮮紅的視覺刺激為鮮美的白湯,這樣做出來的麻辣燙是直接可以喝湯的,從而也和街邊的麻辣燙有了本質區別。

    2

    用麻醬來調和南北口味差異

    除了在湯底上的改變之外,為了能更加讓重口味的北方人喜歡起來,張亮想到了北方吃火鍋的時候人們都喜歡用麻醬來提香味,于是,他也將麻醬引入門店,而也正是這一個小小的舉措讓麻辣燙更加順利切入北方市場。

    3

    增加十種醬料,顧客可DIY口味

    在湯底的改變和麻醬的運用之后,張亮麻辣燙的生意開始越來越好,隨后就是不斷開分店,而生意越做越大之后,張亮麻辣燙不僅在北方開店,而且開始逐步走向全國,在這一過程中,張亮發現不同地區的顧客對于產品口味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為此,張亮將門店的醬料再次增加至了10種,這樣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己組合。

    改售賣方式,從3塊錢一碗到按斤賣

    最開始引進麻辣燙的時候,張亮沿用的是傳統的售賣方式,按照每碗3塊錢的售價,但是時間長了,張亮發現這種售賣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于是就將售賣方式改成了按斤賣。按斤賣的售賣方式有三點好處:

    1

    顧客自主選擇性強,體驗感好

    “以前按碗賣的時候,顧客只能將自己的喜好告訴門店的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來把握一碗的量,這樣顧客的自主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量的多少不能完全符合每一位顧客的需求。”

    因此,從顧客角度來說,按碗售賣的方式體驗感不好,按斤賣的話,顧客的自主性比較強,更自由便捷,進門就可以自選菜品,任意搭配。

    2

    提高客單價

    3塊錢一碗麻辣燙的價格,在當時與普通的一碗面的價格是相當的,因此,從利潤空間的角度來看,按碗售賣的方式也并不是最佳的方式。按斤售賣之后,客單逐漸提高,盈利空間也更優。

    3

    節省人力成本

    從節省人工、提升效率來說,按斤售賣之后,門店的前廳后廚加起來不超過八個人,就能完成收銀、清潔、燙菜等一系列工作,節省了人工成本。

    改門店形象,把街邊小店做成休閑餐廳

    傳統意義上的麻辣燙多以街邊小店為主,談不上裝修和調性,容易讓人形成臟亂差的印象。當時張亮意識到了這一點,想要在門店環境上做出差異化。于是,在九年的時間里,張亮麻辣燙從一開始的街邊攤到如今的休閑餐廳,一共歷經了4次升級,當然也走過一些誤區。

    1

    一代店為了裝修而裝修,沒找到自己

    為了打破這種固有的街邊小店的印象,形成差異化,于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張亮堅持要做好裝修。

    “當時人家就說,你一個賣麻辣燙的沒必要把裝修搞的那么好,我就是堅持一定要做出差異化,但是當時并沒有具體的方向,就是簡單的為了裝修而裝修,完全憑自己的感覺,這樣就很容易就走進誤區,找不到自己。”

    2

    二代店采用中式風格,年輕人不喜歡

    在二代店的時候,張亮已經意識到要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于是開始逐漸調整,在不斷的調整中,又走進了一個誤區。

    “當時品牌的定位也是做中式快餐的領軍者,于是就把門店的主色調換成了以木紋色為主色調的中式傳統風,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喜歡吃麻辣燙的都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并不太喜歡太過于傳統的東西。”

    3

    三代店在品牌形象上做減法,提煉slogan

    在經歷了前兩次的摸索之后,張亮明白不僅要做出差異化,還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自己的定位。

    張亮麻辣燙針對的是年輕消費人群,他們更喜歡明亮、歡快的顏色,根據這個市場需求,張亮決定采用了橙色作為主色調,既能吸人眼球,又能引起食欲。同時在品牌的VI設計及形象上進行了全面升級,在整體形象上做減法,把品牌形象放大。

    比如原本的logo是一枚印章,現在換成了盾牌,盾牌具有保衛安全的含義,還提煉出了全新的slogan :我們不一樣。讓整體的品牌形象更時尚、年輕。

    4

    四代店增加休閑屬性

    近幾年,流行休閑風,于是在張亮麻辣燙的門店里,也能看到一些新的變化。

    從門店面積上來說,張亮麻辣燙已經從街邊小店升級到100平方米以上的門店,同時還增加了休閑屬性,顧客除了用餐之外,還可以坐在這里上網聊天、讀書學習,每個座位邊上都設有充電裝置。

    “我們顛覆了傳統理念,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形象,讓它逐漸走上了快餐休閑的道路。”張亮說。

    小記:

    一個品牌能夠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最重要的就是根據消費需求來自我革新。所以,張亮麻辣燙能夠在9年的時間里就走向全國,就是在于產品、售賣方式還是門店形象都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麻辣燙的認知,而這也是源于張亮對消費者需求的敏銳度。

    就如張亮所說的:“最早的時候,我們的規模也并不大,但我們一直都在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調整,不管是口味還是其它,專注于此,認真對待。”

    (本文作者王依,微信WYbeijing13,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46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28日 22:03
    下一篇 2017年3月28日 22: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