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店長跟員工打成一片,員工就會聽你的?
樹立一個服務或銷售標桿,就會激勵其他員工做的更好?
錯錯錯!
一位資深餐飲店長分享了在門店管理工作中一些店長經常容易犯的六個錯誤,希望能給餐飲管理者敲個警鐘,做一個真正有業績有威望的管理者。
拒絕承擔個人責任
在日常的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受到上級的責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試想,如果我們在面對責備的時候將責任全部推脫到員工身上,那么上級肯定會質問你一句話,“我聘請你有什么用?”
反之,如果我們在上級面前一肩挑,大膽地承認錯誤,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吸取經驗教訓,不僅會得到上司的賞識,還會贏得員工的愛戴,因為我保護他們免受懲罰,無形之中就將自己與他們劃歸統一戰線,這種親切感非常有利于之后工作的開展。
有效的管理者,總會為事情的結果負起個人責任,不輕易把麻煩傳給別人,正如美國著名管理顧問史蒂文·布朗所說的那樣:“管理者如果想發揮管理效能,必須要勇于承擔責任”,這是值得每一位餐飲店長深思的地方。
忽視過程
許多管理者都喜歡說這樣一句話:“我只要結果”,然而這種霸道總裁風并不適合我們餐飲店長,店長大多是從員工中培養出來的,接觸的都是最實際的業務。
換句話說我們能夠被推選為店長的資本就是經驗,而店長的責任就是用自己的經驗見識培養優秀的員工,要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仔細。
一視同仁的管理方式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員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成長環境、生活經歷,所以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才是管理的真諦。
這需要店長多費些心思,關注員工的日常行為點滴,對他們進行充分了解,管理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比如批評人時,有些人可以當眾批評,有些人就需要單獨談話。所以門店管理要適應對象,不能一視同仁。
只抓具體問題,不看目標
前文講過忽視過程是錯誤的,但這與關注目標之間并不沖突,店長是餐廳的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個宏觀的思維,而不是著力于給員工收拾爛攤子,做他們做不好的事情,這樣就喪失了管理的意義,使工作極度缺乏效率。
我們強調看目標,并不意味著忽視具體問題,問題就是機會,但只有我們能夠站在把控全局的高度上,才能看到機會之所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店長需要做的并不是親自去把這個事情做好,而是要教給員工這類事情應該怎么做,這才是管理門店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不當店長,只做朋友
許多店長都認為和員工保持親密的朋友關系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這無疑是正確的論斷,這一點我們在第一條中也提到過,但是,與員工關系親密并不等于模糊了店長與員工之間的界限。
回到第一條的情境中去,即使在面對經理的責備時是店長將責任一肩挑,但是回到門店后一定要召集所有人將問題分析清楚,并且給予一定的懲戒。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店長一定是公私分明的,會讓員工又敬又愛。
眼中只有超級明星
一個球隊如果只關注超級明星,不強調全體的努力,就很難取勝。
門店的管理也是這樣,店長不能只關注銷售冠軍或服務冠軍,更要強調團隊精神,因為冠軍只有一個,一個人的業務量再大也是有限的,絕大多數的業務都是普通員工完成的。
過于強調冠軍的業績反而會不利于員工的工作熱情,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地淡化這種明星光環,重視每個員工給門店做出的貢獻,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出整個團隊的工作熱情。
(掃碼下載餐飲咖,立即學習)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外賣的七個大坑,餐飲人千萬別再入了!》
《顧客投訴菜品有問題,聰明的服務員這樣說話!》
《外賣差評最全回復話術,復制粘貼拿去用!》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