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平“小吃集合店”,排隊3000桌,“景點式”餐飲成新風口!

    文| 職業餐飲網 旖旎 壽文彬

    近日,一家店試營業,就排隊3000桌!

    不僅巨額投資2億,打造的5000平“小吃集合店”,還建在寸土寸金的黃金一線商圈!

    它就是長沙文和友在廣州落腳的第二站——廣州超級文和友,繼長沙“排隊王”之后,此次在廣州,試營業就爆火等位上千桌,一舉奪得當地新晉“人氣王“,為什么這個超級物種能開一家火一家?

    跟隨職業餐飲網,一起看看新物種超級文和友的創新之處。

    愛馬仕旁賣10元“草根”小吃

    每天等位超2000桌

    經過半年的裝修、20多天的試營業之后,投資達2億元的超級文和友終于在廣州揭開神秘面紗。

    這是繼長沙站以后,文和友打造的第二站,這個超級物種,已經不能用“餐廳”來概括,它更像是一家市井生活的博物館,一個小吃集合店,一個餐飲綜合體。

    1、5000平的“小吃集合店”,開在最黃金的一線商圈

    “愛馬仕旁賣小龍蝦,CBD圈里的釘子戶”

    寸土寸金的廣州太古匯CBD商圈,歷來都是時尚,高端的代名詞,但如今,一座低矮的三層舊樓卻格外顯眼。

    土味紅磚房、霓虹燈招牌,彌漫著濃濃的市井煙火氣。很多打卡的廣州市民說,它特別像個80年代沒拆遷的“釘子戶”,與周圍格格不入,是現代和懷舊的強烈沖突。

    一如長沙的超級文和友,選擇在當地最黃金的商圈,廣州超級文和友毗鄰愛馬仕,在市中心主力購物中心選址,5000平米的街鋪成了新地標。

    廣州超級文和友將太古匯裙樓匯坊打通上下3層,將空間設計成了美食主題游樂園。不僅有各式小吃,還覆蓋了美容美發、文具店、紋身店、酒吧等業態可體驗,可以拍照打卡,可以了解歷史,可以吃喝玩樂。

    2、復古、懷舊,魔幻市井,還原80年代老廣州場景

    馬賽克風格墻面,嶺南花窗,茶樓檔口,犀利標語、復古單車、墻上的小廣告……

    超級文和友原汁原味還原80年代的老廣州,而其中的每一個小吃店,都高強度還原了20、30年前廣式小吃店當時的原貌。

    像阿婆牛雜,就還原了陳阿婆在芳村陸居路店鋪的場景,門前一個超大的藍傘和木門框上的“阿婆牛雜”風格,很有年代感。炒螺明還原了當年夜宵大排檔的感覺,標語、招牌都是80年代、90年代老廣州人的記憶。

    連小檔口的服務員,都是穿著80年代服裝,在這里感覺每一個角落都是復古電影中的鏡頭場景。

    (復古裝扮,一秒回到80年代)

    (甚至還有偽造的蜘蛛網,給人破敗舊舊的感覺)

    故意做舊的土味磚瓦房、毛坯墻壁、從各處收集回來的建筑舊物與日常物品,試圖還原80年代老廣州的生活場所。

    (霓虹燈海報隨處可見)
    (電風扇、舊電視、茶幾,暖水壺,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復古懷舊)

    3、把25種老廣州“草根”特色小吃原封不動搬進去

    除了賣文和友的招牌美食小龍蝦、老長沙臭豆腐,超級文和友還挖掘了深藏在廣州各個角落的,有年代感的25種老廣州草根街頭小吃:

    比如像是廣州“地標美食”御手信的雞仔餅;三萬只煎餃一天賣光的64年廣州老字號八珍煎餃;還有從三十年前,就靠著一輛手推車,一個小攤,一份牛雜,成了廣州經典的阿婆牛雜……

    讓顧客不用走到廣州各個角落尋找特色美食,在一家店就可以一次性“品味”廣州記憶美食。

    4、每份小吃10-20元

    相比廣州超級文和友對面高端商場里米其林餐廳上千的一餐,超級文和友多以10元、20元每份的價格,顧客花近百元可以品嘗多種廣州地道美食。

    為什么文和友能火,別人還模仿不了?

    很多餐飲老板也模仿著,做超級文和友這樣的小吃集合店、美食城,卻只能東施效顰、照貓畫虎,以失敗告終。

    為了剖析它的模式創新,近期職業餐飲網采訪了資深連鎖餐飲品牌戰略咨詢師壽文彬,他對超級文和友進行了深度解讀。(下文為壽文彬撰文,職業餐飲網略有刪改)。

    1)還原80年代市井文化,引起消費主體共鳴

    超級文和友截取的是80年代的市井文化,為什么要選擇這個主題?

    對比明代風,清代風,民國風,80年代的市井場景更有記憶沉淀,是當下餐飲主力消費客群,更能喚起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心智共鳴。

    所以,當文和友把這個場景還原出來,里面的一景一物,各類小吃美食,瞬間讓顧客一見如故。

    超級文和友成了城鎮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是中國文化自信的一種現象和符號,是長沙美食界的“司馬遷”。司馬遷重新整理編輯了史記,讓中國的很多歷史文化得以傳承。而文和友是重新整理編輯了長沙、廣州等地80年代的很多的市井小吃和文化,讓很多快斷代的飲食文化得以傳承和重新呈現。

    2)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反常規創意

    所謂反常規也叫創意。其實一句話總結,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所謂情理之中,就是文和友一景一物幾乎做到80年代市井場景的一比一還原。

    所謂意料之外,就是文和友把80年代的一條市井街原封不動的搬進了一家店里。

    別人在CBD里賣米其林,文和友在愛馬仕旁賣市井小吃;別人是把戶內裝進戶外,文和友是把戶外裝進戶內;別人是賣產品,文和友是賣場景和文化,文和友做的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無論是長沙超級文和友,還是廣州超級文和友,都是選擇在最黃金“高大上”的CBD商圈,開一個又破、又土的市井小集市,但正是這種強烈的反常規和沖突,讓已經被同質化餐飲弄得麻木的顧客,瞬間有了興致。這也是文和友能引來大量自傳播的原因之一。

    3)聚焦本地文化,將單一要素最大化

    自從文和友,桂滿籠等品牌火了以后,引來很多餐飲老板都想在場景和文化上學個一二,但實操時才發現只是皮毛,錢花了,效果卻沒有。

    打懷舊牌的餐企有很多,但能做火的卻很少。還缺少一個核心要素,就是超級文和友的“聚焦本地,單一要素最大化”

    文和友的場景是聚焦長沙、廣州等地80年代市井本地文化,把其單一要素最大化。在這個戰略重心上壓倒性的投入資源,把這個市井場景做深做透,其細節幾乎做到了一比一的還原。可以說挖到了1千米深,從而才能擊穿消費者的閾值。

    就像廣州超級文和友就做了很多文化上的探索,為了表達對攤販們的敬意,超級文和友還拍攝了以街頭美食匠人們為主角的52集美食紀錄片《街頭大廚》。真正深入廣州街頭美食文化,不是單單立個牌子那么簡單。

    而其他餐飲老板可能只是在做一個懷舊的概念,沒有投入、資源,還試圖想把一個地域上下幾百年的文化都想表達一下,最后的結果就是面面俱到但空泛,顧客感知不到。

    競爭的本質不是差異化,是差異化價值上的差距化。差距化才是壁壘,才是護城河。

    海底撈的服務,文和友的場景,費大廚的辣椒炒肉,其本質都是通過放大單一要素擊穿消費者的閾值。裹挾到更多的資源后,再以點帶面構建出壁壘。小企業不要去追求平庸的木桶理論,面面俱到,注定平凡無奇。

    “店中店模式”+ “烤紅薯戰略”

    賺全產業鏈架構的錢!

    “我們不是餐飲公司,而是文化公司。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任何一個餐飲企業,我們的愿景是做中國美食界的迪士尼。”

    這是文和友創始人文賓對自己品牌的定位,的確,無論是長沙超級文和友,還是如今的廣州超級文和友都不能簡單的定義為一家“餐廳”,而是更像一個“店中店”模式的餐飲綜合體。

    1、店中店復合經營的商業新模式

    文和友的商業模式要一分為二來看:

    第一,文和友公司主體的商業模式,如果要找一個對標的話,就是迪士尼的商業模式

    通過生產文化內容來獲取流量,賺全產業鏈架構的錢。包括超級文和友的直營利潤,各類子品牌加盟費(文和友旗下的小吃子品牌已經幾千家了),供應鏈利潤,文創周邊的利潤,線上商城的利潤。

    第二,超級文和友是一種店中店復合經營的商業模式

    如果要找一個對標的話,就是臺灣的誠品書店。自己賣書,把咖啡廳,影院,文創,畫廊展覽,餐飲等租給別人。通過文創內容吸引流量,最后達到即賺消費者的錢,還賺物業租金的錢。甚至是直接買地做旺人流后,引發周邊的房價上漲,然后和房地產公司一起分地產增值的錢。

    文和友的商業模式,其實有無盡的想象空間。

    2、“烤紅薯戰略”,讓品牌成了一個航母

    文和友的戰略,我個人把他比喻為:“烤紅薯戰略”。

    1)超級文和友是一個火爐

    簡單概括,就是以80年代的市井文化場景為主題,以兩萬平的超級文和友旗艦店為框架主體。(火爐)

    2)文化是往這個火爐里加的炭

    通過自建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館,文和友文化藝術館等,以及不斷整合一批又一批的區域內外藝術家、文化社團、文化從業者等。達到通過輸出文化內容,來引發傳播,從而提升品牌勢能。(碳)

    3)子品牌和文創就是火爐邊上的紅薯

    再圍繞這口燒紅的爐,衍生各種周邊文創作品,文和友線上商城、文和友香腸、文和友油炸社、文和友臭豆腐、媽媽茶和六點左右等小吃子品牌。(紅薯)

    從而全面覆蓋全國,形成一個航母模式,所以我把他比喻成 “烤紅薯戰略”。

    接下來的戰略布局,其實就是用時間去征服空間。

    也就是以長沙海信廣場店模式為基本雛形,未來五年內將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磯等國內外的一線城市開十家超級文和友(火爐)再通過不斷往這個火爐里加炭(文化),來賣紅薯(多品牌全產業鏈架構)。

    周邊的紅薯能不能烤熟,取決于爐旺不旺,爐旺不旺取決于炭加的夠不夠多(文化)。只要炭多炭好,把紅薯烤熟,就是信手拈來的事。

    職業餐飲網總結:

    搜狐CEO張朝陽曾說,“創新與其說是商業模式,不如說是日復一日”

    超級文和友的火爆,并非是偶然拍腦門的創意,而是日復一日挖地三尺的潛心研究。

    與其模仿,不如超越。超越的不是超級文和友,而是打造第二個更具創意、創新,有自己獨到性的“中國美食迪士尼”。

    -END-
    主編丨陳青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讀

    10平“小店”日營收2萬!多家知名餐企進軍超市開檔口!

    一網紅品牌連關13家店后,又開出一家48元排隊自助早餐店……

    用“外帶窗口+”模式,40年餐企在社區逆勢新開69家直營店!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350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20: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