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倒下前,我必須找到出路!”瑞幸一門店老板自述

    18個月上市,11個月暴雷,407天退市,瑞幸這杯咖啡杯被砸地上的時候,被裹挾進去的還有資本市場的韭菜、兩萬余名員工和曾經試圖搭上這班順風車的聯營商。只不過,順風車變成了過山車,小人物已經沒有下車的選項。

    在目光都聚集于瑞幸高層爭斗‘血雨腥風‘之時,那些底層經營門店的小人物們,還希望在瑞幸倒下前,找到新的出路。

    來源 |鋅財經(ID:xincaijing)
    文 |許怡雯

    瑞幸還在掙扎求生。

    退市宣告資本市場的死亡后,7月14日,瑞幸咖啡公布人事調整,任命郭謹一擔任CEO和董事長,任命Ying Zeng和Jie Yang為獨立董事,陸正耀、劉二海、黎輝、邵紹鋒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

    陸正耀成功將已經倒戈相向的鐵三角一起拖出了瑞幸。

    一年前還不算過去太久,瑞幸這杯調了18個月的咖啡登陸納斯達克,以“巨額虧損”、“無限燒錢”的方式創下了中國獨角獸IPO的記錄。同樣是成立到上市,星巴克用了21年,麥當勞用了25年。

    飛得多高,摔得就有多慘。在一片謾罵聲中,瑞幸如落水狗一般退出了資本市場。

    18個月的時間,瑞幸不僅圈起了資本市場的韭菜,還有當時號稱“日開500家門店”的聯營商。他們是這場資本游戲下的小人物。

    但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血雨腥風,似乎并沒有對小人物的生活產生一絲多余的波瀾。

    瑞幸聯營商龍哥在8個月內開出了自己的第三家瑞幸咖啡店,客流依舊,似乎印證了官方那句:“運營正常”。

    瑞幸陰影下,小人物選擇——也只能選擇樂觀。

    “去年,我在四線城市開了兩家瑞幸聯營門店”

    暴雷的第80天,龍哥的第三家瑞幸咖啡聯營店開張了——他特意強調了“聯營”這個詞,而不是加盟。或許是前者的稱呼讓人覺得,瑞幸模式與眾不同,而龍哥至今也是這么認為的。

    一年前,龍哥是第一批加入瑞幸的聯營商,那個時候的瑞幸正如日中天。

    2019年8月的瑞幸,剛剛以18個月上市的成績刷新納斯達克的記錄,兩個月股價翻一番,第3000家門店在杭州火車東站西廣場正式開業,門店數和杯量全面超越星巴克。

    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些輝煌數據的背后是一臺臺空跑數據的點單機。

    所以當瑞幸推出合伙人制度的小鹿茶時,宛如一輛通往財富的黃金列車停在面前,沒有人舍得拒絕。九零后的新手爸爸,雙重身份讓龍哥面對這個世界有無限的勇氣。于是他以小鹿茶合伙人的身份一口氣提交了兩份聯營申請。

    11月份,龍哥的第一家小鹿茶在這個四線小城市的一個商場里開張了,開業第一天,客流量就破了千。也是這個時候,瑞幸的聯營范圍從茶飲拓展到了咖啡,龍哥的這兩家店便成了瑞幸CEO錢治亞口中那個“小目標”10000家門店中的兩家。

    “瑞幸燒還是融來的錢,不是我的錢”

    龍哥告訴記者,聯營模式下,設備、店租和人力成本由聯營商承擔,品牌方負責營銷和搭建供應鏈。其中營銷包括大牌代言人、大把廣告費、大額折扣券。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瑞幸2019年Q3的營銷費用燒掉了5.6億元人民幣,而它從納斯達克募集到的資金也就只有5.61億美元。這意味著瑞幸這樣高營銷的模式最多只能撐過7個季度。

    被問到如何看待瑞幸的這種燒錢換客流的模式,龍哥表示:“我不知道什么正不正確的,我只知道,瑞幸對消費者很良心,給消費者很多福利。”

    龍哥確實沒有覺得這個模式有什么問題,因為每一單低折扣的訂單,瑞幸官方都會將補貼費用給到商家。說到底,瑞幸燒的還是融來的錢,而不是聯營商的錢。

    做營銷不用花錢,供應鏈不用花錢,數據運營不用花錢,只要一點點租金和人力,就能有十幾萬的月流水,當時來看龍哥的確上了一艘好船。

    所以疫情還沒有結束,面對著無數倒下的線下餐飲,龍哥提交了自己的第三份聯營申請。

    “他們上面的事情我不管,跟我的門店沒啥關系”

    不過4月,和聯營資格一同下來的,是瑞幸22億財務造假的驚天大雷。

    龍哥坦言二月份渾水的做空報告一出來就已經在他們聯營商的微信群里流傳過了。但是龍哥沒有提及聯營商對那份報告的態度,他只說了一句:“他們上面的事情我不管,我只是賣我的咖啡。”

    瑞幸在財務造假丑聞曝出后就不再接受聯營商的加盟申請了。同時,瑞幸大幅降低補貼的力度,關閉虧損的門店。瑞幸不得不進入收縮期,以抵擋即將到來的寒冬。

    龍哥覺得還沒有到最后時刻。他的三家店里客流量沒有隨著1.8折券結束而結束,少了一批薅羊毛的顧客但是保證了剩余的客單價。供應鏈至今還沒有出現有問題的跡象。經營層面上似乎的確如官方所說,一切正常。

    龍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杯咖啡的原料成本是3到5塊,算上店鋪租金和人力成本,賣出去一杯咖啡的成本大概在11塊到13塊——這是建立在瑞幸的供應鏈和線上體系的確可以幫助控制成本的情況下。目前,在有輕微補貼的情況下,一杯瑞幸的客單價是15到18塊。

    “我不覺得瑞幸會倒,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我還是盈利的,所以我不覺得瑞幸會倒”,另外,根據龍哥所說,早在做空瑞幸之前,瑞幸自己內部就已經開始清算虧損店鋪,造假丑聞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而已。在他看來,只要瑞幸可以理性運營,不急功猛進,實現盈利不是不可能的。

    而當被問及如果瑞幸倒閉會怎么樣時,龍哥表示:不會的,如果真的倒,也一定會有人來接盤。因為在他看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這么大的品牌,這么多就業崗位怎么可能一夜崩塌呢。

    18個月上市,11個月退市,瑞幸的這場資本游戲宛如一趟過山車,把順路的人帶上了,卻并沒有給他們機會下車。時至今日,瑞幸覺得自己還可以搶救一下。高層內斗,資本退市,也還沒有妨礙瑞幸持續推新品、開新店。

    說到底,瑞幸的本質是一家飲品行業的零售公司,資本層面的全面潰敗并不代表到消費層面的陷落。這從瑞幸退市當天消費者的評論中就可見一斑。

    不可否認,瑞幸確實以燒錢補貼培養起了一大波用戶習慣。

    不破產,瑞幸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底層那些小人物就還能續一秒。

    小結:

    瑞幸退市,資本市場上的唾聲一片和消費者層面的惋惜一片形成鮮明的對比。

    無論是倔強的聯營商,還是門店那2萬的員工,從不同的利益出發點終達成了相同的希望:瑞幸,再續一秒。

    *文中受訪者姓名為化名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讀

    把蛆放菜里訛餐廳,餐飲老板:顧客需要保護,餐廳也需要保護!

    從擺地攤“涮肉”到16家直營店,20年餐飲老炮:“干餐飲就是操心的命!”

    餐廳里開“市集”,熱菜按斤打包賣!又一餐飲“搶占家庭廚房”新模式!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358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23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