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湘菜人微報
眼看隨著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區“解封”,大眾離往日的正常生活又再近了一步。但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各行各業都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些沒能抗住壓力的餐飲門店,就這樣消失在人們視野。
“營業額不足日常百分之十”、“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餐飲門店迎來倒閉潮”那些讓人充滿焦慮的聲音不絕于耳。
但是,有時候你得認真想想,自己的餐廳干不下去了,真的只怪疫情嗎?
允許堂食了,返工的員工卻不足三成
小吳的餐廳開在某商圈附近,關門閉戶一個月,為了春節期間的經營而儲備的食材來不及處理造成大把浪費,而房東又不愿意減租,可小吳前期所有的儲蓄都投在店里,他感覺到壓力很大,“再不開門賺點收入,工資都發不出,真的只能回家種瓜了。”
他想著,反正這一個月沒有開工,于是讓店長和經理通知員工停發工資。眼看著朋友圈里同為餐廳老板的小王將店里外賣經營得風生水起,他也有點心動。
于是把店里兩個剛上灶炒菜的農村小伙子偷偷叫回店里,一人發了幾片口罩,“這一個月你們倆在店里做外賣。平臺傭金太高了,就在咱們顧客群里做一下他們的訂單,自己送就可以。工作比較輕松,工資暫時就發一半,實在不好意思啊,我現在也很難,回頭正常營業了,給你們補假期。”
隨著疫情情況轉好,餐飲業漸漸復蘇,逐步開放堂食。小吳也趕緊也托人買了口罩和酒精,通知員工準備正式復工。沒想到回來上班的員工不足三成,甚至就連當時主動申請減薪的店長也以家中有事需要處理為由遲遲未回。
開業幾天,進店消費的食客稀少,員工不足也造成店內缺少打包盒、上菜不及時等小問題時有發生。
眼看著店里賬上收入微薄,根本不足以支付各項開支,更讓小吳氣憤的是,竟然還有人在點評網站上給差評說菜的味道又咸又辣。
按照這樣的情況經營下去,非虧得褲衩都不剩,小吳抱怨,“我怎么這么倒霉啊,碰上這種開年,國家那些補助小餐飲也享受不上,這行真的太難了。”
第二天,他便在朋友圈發出了“xx商圈熱門餐飲店鋪白菜價格轉讓,位置好有固定客群,有想法的請聯系我,電話xxx……”
似乎一切苦難都因疫情而起。沒有疫情,門店就不會無法營業,也不會造成人員不穩,更加不會造成現金流斷裂造成店鋪關門,這一切都說明,餐飲真的太難做了。但問題是,沒有疫情,小吳會做得更好嗎?
疫情只是問題的放大鏡,
其實你的餐廳本來就不堪一擊
有人說,利益是最穩定的關系。在餐飲企業當中,員工和老板是利益共同體,當大家齊心協力利益最大化時,這段關系最穩固。而拋開利益談夢想,純屬扯淡。
其實除了小吳的店長之外,在不少餐飲品牌的公眾號或餐飲老板的朋友圈,都可以看到“主動”減薪的員工,看上去十分“感人”。但遺憾的是,老板們除了表示“感動”極少再有實質性作為,甚至還在這樣的時候“倡導”員工獻愛心、搞捐贈。
慷他人之慨為企業鍍金,而自己卻喊著“好難”,雖然贏得了陌生人的掌聲,卻也傷了自己人的心。
真正能發展壯大的餐飲企業,靠的不是那一句“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而是菜品、管理、服務等諸多因素,而這一切,都要靠員工來實現。
像小吳這樣處理問題的方式,即使沒有這場疫情,他自私自利“耍心機”、目光短淺、怨天尤人等問題也會逐漸暴露,最終失去人心。
而這場疫情做的,只是加速了這些問題的暴露而已。對于那些本身善于思考、架構清晰、方向明確的餐飲企業來說,這只是一次試煉的機會。
說到底,若你被打倒,只怪得自己。
*小吳,小王均為假設,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偶然。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位餐飲老板對未來的七點預判,條條扎心!
2020下半年餐飲避坑指南:不要干餐飲
恢復堂食后,餐廳有這10個行為,將被罰款或關停!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