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咖啡似乎是門好生意,尤其在中國。各種勢力介入,市場表現活躍。最近聽到一個數據,傳統做茶飲的CoCo都可,其咖啡門店已經有了2000家。
6年前開始布局咖啡
6年前,CoCo都可就開始布局咖啡業務,增設咖啡產品線,還在空間體驗上做文章,專門開辟咖啡飲用區域,使得咖啡的元素更重了。
與茶飲相比,由于飲用習慣的局限,咖啡并不容易賺錢。對此,CoCo都可咖啡產品線負責人洪嘉謙曾這樣解釋,“并沒有抱著上線要賣得很好的目標,只是作為一家全品類的飲料公司,我們押注的是咖啡未來的市場。”
CoCo都可賣咖啡是認真的。2015年1月,上海五角場復旦大學,第一家咖啡門店落地。8塊錢一杯的美式,他們選用和星巴克同廠的瑞士咖啡機,以“現磨、優質平價、阿拉比卡豆”為三大賣點。
2016年,CoCo café門店突破500家。把茶飲的基因嫁接到咖啡上,不斷創新產品。珍珠拿鐵,第一個爆款出現。2018年又推出橙花晚霞、紅柚佳人、花生摩卡等創意咖啡。
2017年年底,CoCo café門店突破1000家,同時與WBRC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王策合作,推出了王策嚴選濾掛咖啡,一盒5包,售價24元。
2018年第三季度,CoCo café與莊宏彰(華人首位意式與創意咖啡國際賽雙冠軍)合作,在上海地區的130家門店推出“精品滴濾耶加雪菲”。
2019年大面積在全國門店普及精品咖啡。到現在,CoCo café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000家。
從現磨咖啡、濾掛咖啡,擴展到精品滴濾咖啡。2000家咖啡門店,4000多家茶飲門店,CoCo都可的咖啡色彩已經越來越濃厚。
茶飲生意有點保守
在飛速布局咖啡事業的同時,傳統的茶飲生意,這兩年,除了空間上的新意,CoCo 都可在產品創新上,被業界指出,有點保守。
其中,網友Mark的說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CoCo的產品還是比較穩定的,但是這幾年一直都是那幾款老產品撐門面。
CoCo產品的思路基本是天然水果(冷凍為主)或水果原汁與高品質果醬的配伍來達到好的口感,新鮮水果最初只有金桔、檸檬,后來又有了橙子和西柚,但用量很少。冷凍的有百香果、檸檬汁、草莓、芒果、桃子、樹莓。
網友Mark對CoCo都可從2016年到現在的產品還進行了列舉,例如,草莓果茶、草莓奶霜茶、葡萄柚綠茶、葡萄柚養樂多、沙棘養樂多,等等。他擔心,如果再不進行變革,恐怕以后會喪失不少市場份額。
這個進入大陸市場22年的茶飲品牌,其產品、管理和模式至今在很多方面都是業內的標桿和學習的對象,但業內人士分析,優勢有些時候也為劣勢。
CoCo都可對出品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嚴苛要求,部分限制了茶飲的創造力。這也表現在,規模化后供應鏈對成本的考量和效用的最大化,亦為制約因素之一。
珍珠奶茶起源于臺灣,自進入大陸市場后,大多臺式茶飲品牌成為的布道者和引領者,但隨著隨著市場的精進和變化,相較于內地品牌的活性,1點點等部分臺式茶飲品牌正顯現出疲態。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三月 制圖|單純審核|木果果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