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從來不做廣告,是如何做營銷的呢?

    威力巨大的會員卡

    在全球做咖啡館做得最好的其實就兩家:一家星巴克;一家COSTA。他們就像肯德基和麥當勞一樣,一般不是開在對面,就開在不遠處。

    有一天,星巴克咖啡發現最近生意越來越不好,而COSTA咖啡的生意反而沒有下滑,很奇怪,所以派人去打探,結果發現原來COSTA咖啡采用了新的營銷策略,就是他們的會員打折卡。

    你可能會說,一張會員打折卡,就能造成如此大的威力,我不信?因為在我們周邊很多會員卡是沒有用的,對嗎?

    不錯,但是他們的玩法不同。


    當你走進COSTA咖啡點了一杯36元的拿鐵咖啡,準備掏出錢包付款時,服務員告訴你“先生你知道嗎?這邊價格36元的咖啡,你今天可以免費得到。”

    此時你一定會很想知道,于是會問:“怎么得到?”

    然后服務員會接著說:“很簡單,你辦理一張88元的打折卡,這杯咖啡今天就是免費的。并且這張卡全國通用,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到COSTA咖啡消費,都可以享受9折優惠哦。”

    結果數據表明,有70%左右的顧客都會購買這張打折卡。

    OK,此時你有沒有發現不對勁的地方,此策略可是一箭雙雕之計,非常巧妙,并且不為人知。

    >>>擴充消費者第一筆消費客單價標題

    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每天有100個用戶,每個人消費36元,那么銷售額就是3600元,如果每杯咖啡的成本是4元,那么利潤就是:3200元,對吧。

    那么推出打折卡之后呢?如果向100個人介紹有70個人購買了打折卡,那么就是(30人 x 36元)+(70人 x 88元)=7240元,如果每張卡的制作成本是2元,那么利潤就是:6700元,不難發現客戶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竟然增加了一倍。

    更加神奇的是,用戶還感覺自己占了便宜,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對于用戶來說咖啡的價值是36元,所以辦一張打折卡88元,送一杯咖啡,88-36=53元,然后這張卡以后還可以持續打折,挺好的。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什么?直接告訴你,其實就是多花了53元,什么都沒有買到。

    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很簡單,打折是建立在你消費的基礎上,你不消費,這張卡對你沒有半毛錢用,就算你消費那也是給他持續貢獻利潤。

    >>>鎖住消費者

    當你響應了COSTA咖啡的主張之后,你獲得了一張打折卡,就在你拿卡的一瞬間,其實他們已經鎖定了你的消費,為什么?很簡單,因為COSTA咖啡與星巴克咖啡定價接近,當你下一次要喝咖啡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張打折卡,所以你基本不會考慮星巴克。

    ok,當然你也知道,星巴克也不是傻瓜,發現之后,他們也推出了“星享卡”,這個與COSTA咖啡的打折卡不同,營銷策略接近,也是在你消費的時候告訴你,先生其實這杯咖啡是可以免費的,然后賣卡給你,但是這張卡不能打折,可以積分,還有一些優秀的設計,例如:

    親友邀請券:是指您一次性購買兩杯時只需要付一杯的錢 (含三張)

    早餐咖啡邀請券:是指您早上11點之前購買任意中(tall)杯飲品,免費

    升杯邀請券:是指您購買大杯飲品,只需要付中杯份量的錢。


    這些設計第一可以讓你邀請小伙伴一起喝咖啡,其實就是讓用戶幫他們“抓潛”,后面兩張劵的設計,主要是讓用戶感覺值回票價,然后用戶感覺自己的身份發生了改變,有了莫名其妙的存在感。

    并且星享卡的奇妙之處,是設計了“升級”體系,人們天性就喜歡升級,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看到上面寫的“玉星級”了嗎?當我們集齊5顆星星時,就會升到玉星級啦,玉星級又有各種優惠,而玉星級之后又會有金星級!!

    1積分=1塊錢,50積分=1顆星星,也就是你夠250積分=5顆星星(好2的數字)時,可以升為玉星啦,大概是8杯咖啡左右的樣子。

    寫到這里,不知道你有沒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咖啡館的價格陷阱

    首先我們來看看他們頭頂上的點餐牌,看看能否從中發現什么端疑:


    不錯,你沒有看錯,那就是不管是他們的什么產品,中杯、大杯、特大杯之間的價格差都只有3元,你知道這么設計的目的是什么嗎?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客戶在對比中自動前進,選擇大于等于“大杯”,能理解這是什么意思嗎?

    當你看到這樣的價格牌時,你會對比,大杯比中杯只貴3元,當然選大杯了,因為大了那么多只貴了3元,對于一杯30元咖啡來說,選擇大杯的客戶高達90%。此刻你以為完了,其實不是,當你決心要購買大杯的時候,你興奮地發現特大杯只要36元,呵呵。

    就是這樣,客戶自己內心中思考的時候,自己就把自己的價格錨點一步步拔高,然后說“服務員,我要大杯”,注意,服務員沒有引導你的消費,是你自己的決定。

    你是否渴望想知道這到底是為什么?這就是人性,或者說大腦本來的運作機制決定的。

    >>>> 人們經常會放大自己的需求

    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理性的,其實并不是,當我們在選擇“杯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自己能否喝的下這么多,而是盲目的考慮買哪個更劃算,多3元可以多那么多,似乎選擇大杯更劃算,以免自己虧了。


    最后還是喝不下,扔到垃圾桶里。

    >>>>人們對產品的價格是沒有認知的,只會在可見的空間內對比;

    分享一個故事,來自于美國《經濟學家》雜志的一次實驗。以前他們賣雜志都是賣兩個版本,一個是實物版本,100美元;另一個是電子版本,內容是一樣的,60美元。通常80%的人會選擇電子版本,20%的人會選擇實物版本。

    也就是這樣的銷售額為:(80人 x 60美元)+(20人 x 100美元)=6800美元,他們遇到的預定量遇到了瓶頸,也就是說如果訂購人數不增加的情況下,要增加銷售額只有一種選擇,就是增加客單價。

    后來,一位營銷高手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什么都沒有改變,還是那兩個同樣的版本,同樣的雜志內容,但是成交主張不一樣,結果他們的銷售額瞬間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什么?

    我們來看一下那位營銷高手,玩了一個什么樣的魔術?

    方案是這樣的:實物版100美元,電子版60美元,實體加電子版105美元。

    如果是你,你會選哪個?顯然結果證明了一切,80%的人選擇了“實體加電子版“,10%的人選擇了實體版,10%的人選擇了電子版,就這樣沒有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下,銷售額增長到了10000美元。

    不難發現其實人們對價值的判斷是沒有絕對標準的,原本《經濟學家》雜志的客戶在60美元和100美元之間做選擇,后來加入了“實體加電子版”這個選項之后,人們就在105美元和160美元之間做比較了。

    就是這樣,人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只要展示不同等級,人就會自動的對其進行對比,然后選擇看似最佳選擇的那個,以免自己吃虧,所有的認知都建立在對比之上。


    題外話:后來《經濟學家》雜志他們調整了策略,實體版:100美元,電子版:60美元,實體加電子版:100美元。

    不錯,你又認為自己眼花看錯了,其實是真實的,就是這樣設計的,請問你會如何?大部分人認為他們搞錯了,所以瘋狂地下單。

    OK,這點有沒有對你有一些啟發,沒有關系,你思考回味下,我們繼續分享第3點。

    杯型的“勾當”不知道勾引了多少人;

    這個設計雖然巧妙,但是我不提倡,如果你了解“羅永浩”,那么你一定知道這點,就是“對不起先生,這個是大杯,這個才是中杯”,來自于網絡電影“小馬”的片段。

    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坑爹的事情呢?我們來看看星巴克的展示杯架:


    請問哪個是大杯?我問過10個人,10個人都認為最上面那個是大杯,但是你認真看一下杯子下面的文字,我擦竟然寫著“特大杯”,你被坑沒有?

    當你在點咖啡的時候,服務員會問你,先生,你是要中杯,還是大杯,很顯然,你認為大杯就是最上面那個,并且只比中杯多3元,你就會回答“大杯”。

    這個就是人性,人的大腦意識中有“高中低”“大中小”,只要是三個東西放在一起,大、中、小會自動打上標簽,才不管下面寫的字。

    出于好奇你可能會問“那小杯呢?”不錯,是有小杯的,小杯被他們放在抽屜里,如果你說要小杯的時候,他們會拿出來給你看,當你看到的時候,我確保你一定會蛋疼,我確保你不會點,并且你發現沒有,他們所有的餐牌上不寫小杯的價格,是默認隱藏的,像電腦程序一樣。

    營銷拿星巴克和COSTA舉例了,除了場景營銷,店內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營銷秘密,善于洞察人性弱點的咖啡館,到底是如何賺走顧客錢的。

    下面餐謀長再分享星巴克創意營銷案例,非常有意思,而且效果非常好:喝完星巴克后杯子可以種樹,這一招太絕了。

    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臺

    韓國人超愛喝咖啡。韓國星巴克對于“這么多的一次性杯子”開始動腦筋了:要方便,更要環保。得讓人們把這些杯子再利用起來!




    “用外帶咖啡杯做一個小花園”的活動就這樣展開了。如果你在韓國星巴克買的咖啡外帶,就會隨紙杯托贈送一包種子和混合了咖啡渣的種植土。





    不知道怎么種?沒關系,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就會為你詳細展示DIY的步驟。






    用上下杯蓋做一個溫室小花盆,杯子里加上水,屬于你的小植物就能在這個花盆茁壯生長了。





    要知道每年韓國一次性咖啡杯的消耗量約3億個。而這項活動從韓國開始風靡全球,有51個國家共9.7億人參與進來,DIY自己的小花園!





    可愛又環保,還挺潮的!必須曬曬曬!




    這些都是常見的營銷策略,利用的就是人性。不得不說,深挖人性的特質確實可以設計出很多巧妙的營銷手段。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互聯網,作者不詳。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 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END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3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2日 22:53
    下一篇 2016年4月13日 07: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