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手搖飲品是如何席卷大陸的(附臺灣奶茶業各類數據)

    作為生活非必需品的飲料,手搖茶飲的發展勢頭之蓬勃令人吃驚。標榜新鮮、健康的手搖飲料得以脫穎而出,自有其流行的原因。

    臺灣地區已進入盛夏氣候,“手搖飲料”又迎來了它的銷售旺季。緊跟著的新聞,便是各大茶飲門店開始調漲飲料價格。

    2016年3月開始,全臺約四分之一茶飲品項微幅調整售價。以著名品牌“清心福全”為例,中南部“仙草凍奶茶”從25元新臺幣(約5元人民幣)漲至35元(約7元人民幣),漲幅高達四成;北部大杯“珍珠奶茶”則從40元新臺幣(約8元人民幣)漲到45元(約9元人民幣),價格已直逼一個普通便當的價格,引發民眾議論。

    眾所周知,“手搖飲料”一直是臺灣的特色茶飲,1990年代開始從臺灣中南部發跡,本來是鑲嵌于巷子角的小茶鋪,但逐漸風靡大街小巷。

    現如今,一條小街上挨著開上四五家門店賣差不多的飲料在臺灣可謂司空見慣。一般而言,“手搖飲料”就是將紅茶或綠茶加上果糖糖漿后放在調酒器中和冰塊一起搖勻,產生細微泡沫,成為了泡沫紅茶或者泡沫綠茶。

    此外,珍珠奶茶也是許多茶飲品牌的招牌,在奶茶中加入煮熟后外觀晶瑩剔透、口感香Q的粉圓,就是屬于臺灣的原創口味。

    總之,只要氣溫一升高,路上隨處可見人手一杯的冰飲。早幾年,許多茶鋪都還能買到15元、20元新臺幣的紅茶、冬瓜茶,但如今,“20元的飲料時代”似乎已經徹底走入歷史。

    根據臺灣制茶公會統計,臺灣每年相關“茶”的消費金額高達850億元新臺幣,其中在各大通路販賣的瓶裝茶占了250億元新臺幣,早餐店、連鎖茶飲、茶坊等茶飲市場加起來超過350億元新臺幣,可謂驚人。

    而根據《看雜志》2015年的報道,2014年臺灣包含手搖茶飲店、咖啡館、冰果店的“飲料店”,總共有16836家,較2013年的15886家,一年內增加了近1000家;較2012年的14985家,則增加了近2000家,是近五年來店家增速最快的兩年(每年約成長6%)。

    其中,臺灣連鎖茶飲品牌總數高達上百個、總店數近9000家,潛藏的商機無限,與地區經濟大勢的頹靡景況完全不同。

    但商機背后,其實也隱藏著諸多難以說破的隱情。臺灣“食安風暴”爆發以后,“手搖茶飲”未能幸免,幾家涉事的茶飲品牌面臨口誅筆伐,相關問題也受到了臺灣地區食品藥物管理部門的關注。

    但手搖飲料經濟的拓展也并未止步于食安的紛擾。如今,在全球性設立分店的臺灣現調飲料業者包括Comebuy、日出茶太、歇腳亭與CoCo都可等,拓點從大陸、港澳、東南亞,延伸至歐美國家,觸及非洲以外的四大洲,且海外分店數均超過百家。CoCo都可甚至想開拓其他業者尚未進入的非洲市場,如南非等國家的冷飲商機。

    在上海的臺灣茶飲店情況又是如何呢?

    許多臺灣茶飲品牌也是借由在上海的發展逐步推廣至二三線城市。1996年,臺商雅茗天地集團的仙蹤林進軍上海,“80后”對“仙蹤林”這個茶坊肯定不陌生。2006年,雅茗天地又在上海和香港創立“快樂檸檬”品牌,實際上就是臺灣的手搖飲料門店加盟模式。

    以清新、黃色可愛頭像作為標示的CoCo都可茶飲,在臺灣的整體知名度不及第一名的50嵐和第二名的清心福全,但卻領先這兩家公司于2007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如今分店數一舉達到1280家,成為大陸各大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曝光率最高的連鎖茶飲品牌之一。

    有趣的是,除了“春水堂”,臺灣的百貨公司很少會出現手搖茶飲的鋪子。這兩年,上海街頭又出現了“一點點”。如今,大陸一線城市的連鎖飲料市場仍由臺灣品牌主宰,除了以上提及的幾家,還有日出茶太(Chattime)、薡茶、便便屋等。作為生活非必需品的飲料,手搖茶飲的發展勢頭之蓬勃令人吃驚。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6中國創意飲品大賽網絡投票結果及賽程安排
    2014年創意飲品大賽圖片回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80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23日 21:43
    下一篇 2016年6月23日 22: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