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淞富出生于臺灣、也一直生活在臺灣,曾在美國打工、求學,這一路的經歷似乎是與四川絕緣的。但是人生的匪夷所思就在于它隨時可能給你戲劇化的轉變!
這個年輕的臺灣創客,是怎樣用繽紛的飲料在四川書寫彩虹般的人生的呢?
今年28歲的楊淞富出生于臺灣彰化。對為何選擇到四川江油創業,他坦言一切很戲劇化。“外祖父臨終遺愿是兒孫后代不要經商或從政。
但父親卻在1997年因公司與大陸有業務往來,被派到江蘇無錫開辦了汽配廠 。”幾年后,父母擁有了獨立的汽配廠,楊淞富也隨母親來到無錫定居。2007年,楊淞富選擇到美國東洛杉磯的社區學校學習,也開啟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我的第一份兼職是飲品店制作飲料。那時打工的目的是避免生活入不敷出。”但連楊淞富自己都沒想到的是,他的生活軌道會因對美食的愛好和打工的歷練出現轉折!
一年后,楊淞富在師兄介紹下,到臺灣阿婆開的餐館做技術員。“從小就對餐飲有著濃厚的興趣。小時候特愛吃,味蕾又靈敏,這對我在餐廳從事的技術活兒特別有幫助,學起來也特容易上手……你會發現,當工作與個人愛好融為一體時,事業也就完完全全融進了自己的生活。”
在完成美國專科學習后,楊淞富憑借對餐飲的熱愛和想創立自己餐飲品牌的愿望,進入臺大就讀本科,專攻商業管理和財會。2012年,楊淞富返回父母居住地——江蘇無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上,他選擇放棄接手父母創業10余年的彈簧配件廠,而是步履不停地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之旅。
2012年1月,楊淞富與在美國的同窗好友——來自四川綿陽江油市的小伙兒取得了聯系,并相約在江油敘舊。“江油好地方,景美人美,氣候環境也讓我挺適應的。不算快的生活節奏,也讓我尋到了‘小確幸’的味兒。”
楊淞富說,“第一家‘臺客屋主題飲料店’的創立,其實有違父母之意。父母創業守業不容易,他們擴建工廠需要人手。但我因為對美食的瘋狂迷戀,將創立自我品牌的飲料店當成生活的目標,帶著‘用青春去搏一搏’的年輕氣盛,立誓用繽紛的飲料書寫自己的‘彩虹人生’!”
直到現在,楊淞富也很感激父母當年對自己夢想的支持。“我對父母說,請給我兩年時間。就兩年!讓我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懷揣從父母那借來的“創業金”,楊淞富最終選擇了與自己有緣且鐘情的江油市作為夢想的落腳點。“由于對大陸辦事程序不熟悉,不清楚手續辦理需要具體提供的資料。
江油臺辦對我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就手續辦理事宜進行了周到服務,還為飲品店的籌備工作出謀劃策,多次親臨店面了解經營狀況,關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對我而言,江油有種回到家的溫暖感覺。”
經過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位于江油紀念碑以販售原汁原味臺灣特色飲料的“臺客屋紀念碑旗艦店”開張了。“江油的消費力不低,在房租和人力成本上與二線大城市相比也獨具優勢。” 但“臺客屋”的起步并不容易。“開張3個月后,總營業額也只有3萬余元,付了房租、工資,維系履步為艱。”
“我始終堅信,為自己的愛好全身心付出是值得的。”楊淞富沒有氣餒,在維系“臺客屋”日常經營的同時,鉆研吸引客戶群注意的市場調研,并結合當地人對飲品口味的偏好,研發出了更適應市場的臺灣味兒飲料。隨著暑假的到來,“臺客屋”成了年輕人愛不釋手的街頭飲料。生意的紅火,讓楊淞富堅定了創業的信念,也邂逅了甜蜜的愛情。
“事業和愛情一樣,需要機緣、耐心和執著,守得云開見日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楊淞富經營的“臺客屋”,相較四年前的營業額,翻了10多倍!現在的“臺客屋”飲品店已在江油、綿陽、成都和江蘇無錫等擁有多家分店。
有了“臺客屋”的“創業經”,楊淞富決心在飲品業深耕發展。2014年6月,投資逾300萬的“松恬自然咖啡屋”開張了。這個位于江油的咖啡屋,是楊淞富打造的第二個品牌,包括松恬咖啡和松恬面包。
置身200多平米的店面,楊淞富侃侃而談。“師傅是從臺灣請過來的,為了讓店面更有創意,同時秉持環保理念,咖啡屋用‘水’進行原生態文化創意,將每日制作咖啡、面包和簡餐所需的5噸純凈水,通過專業制水機從1 5噸自來水中進行提取,余下的10噸水,再通過循環水設備重復利用,打造出“臺灣味兒”的活水生態咖啡屋。”
在“松恬粉”們看來,咖啡屋就是城市的休閑一景。時尚與古樸結合的清新木質裝修,水流潺潺,繞過原木餐桌,低頭就能看見游走的紅色鯉魚……“我想讓顧客在這里體會到生態美,享受寧靜放松的休閑時刻,他們可以談心、閱讀、專注屬于自己的事情。在這里,沒人會注意時間的流逝,有的顧客一坐就是大半天。”
“從單做飲品到‘咖啡+面包甜品+簡餐’,我想做精、做專、深耕美食事業。不僅僅在二線城市,明年我還計劃在三、四線城市全面推廣。” 楊淞富在談到創業發展目標時反復強調。“對軟飲和食品的發展前景,我會充分依據市場調研選擇要開拓的市場,然后再籌備開店。這對從事食品行業的創客而言尤為關鍵。而創新并不是一定要‘開天辟地’,我理解的創新,是找準真正適合品牌的市場和打造真正適合品牌屬性的產品。”
楊淞富在自己創業守業的同時,也致力于提供技術支持,為服務業培養更多的青年創客。 “我的店,除了需要經驗積累的面包制作師傅在40歲外,從吧臺長到普通服務生,都是年輕人,我習慣稱他們‘小盆友’。店里的品茶師20歲,100多種茶葉品種都要經過他品嘗。還有個18歲飲料調味師,每天品幾十種含糖飲料,品得她舌頭都快沒了知覺。我這里的‘小盆友’工作起來真的蠻拼的。”
“我也完全理解年輕人由于工作的繁復帶來的情緒和壓力,會鼓勵他們用運動、休假等換換心情,遇見困難,不能退縮,要積極尋找解決困難的良方,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現在的吧臺長已是店里做咖啡軟飲的技術骨干,被我送到成都、青島等服務業發展較好的地方深造軟飲技術。因為我就是一個追夢人,能深刻體會和理解年輕人承受市場和生活壓力追夢成功后的喜悅。我特別鼓勵自己的員工在這里練就本領,再勇于創業。”
“我2013年帶的第一個徒弟,去年底辭職到成都開店創業了。”除了技術上的各種支持,楊淞富還給了徒弟寶貴的創業經驗——“投資不宜過大,先摸著石頭過河,不斷積累經驗,再拓展規模。”
近兩年楊淞富的生意已步入正軌。2015年,楊淞富當選綿陽市臺商協會副會長。“去年公司營業額600萬,今年我們會力爭突破1000萬!”楊淞富不僅對自己的事業發展充滿自信,還和公司員工開始積極投身地方公益活動,為困難群體和需要幫助的人送去糕點或愛心物資。“公司能有如今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民眾的喜愛,當我具備做公益事業能力的時候,就應該將愛回饋給社會,這才是和諧美好的社會。”
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