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29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餐企老板作為決策者、探路者、領頭者,經常會面臨很多抉擇,而每一次除了是對自己成長的考驗,也決定著企業未來的走向。
創始人如何在品牌發展中,做出相對正確的個人決策?黃記煌創始人黃耕在38年的餐飲從業經歷中,悟出的6條心得,值得餐飲人仔細品味。
?餐飲老板內參張藝婷 發于北京
|感悟 1|
眼界和胸懷是38年來的最大收獲
▼
我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從事餐飲工作,從1978年到現在已歷經38個年頭。
△
餐飲業經歷鍛煉眼界和胸懷
從國有企業的廚工打雜一直做到廚師長,然后辭職下海進入合資、民營、個體,轉了一圈之后,我開始自己開小飯館,從只有四張桌子,到如今發展成一家餐飲集團。
將近40年,我沒有涉足過其他行業,見證了餐飲業從國有到民營再到集團公司的整個發展歷程,眼界和胸懷是我從業經歷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獲。
有人說,因為這種履歷,我算得上北京乃至全國餐飲圈一個較為特殊的人物,但我對自己的定位是:我現在充其量算是一個餐飲從業者。
|感悟2|
成熟的谷穗彎著腰
▼
當大部分人發現開十個店和開五個店收入差不多,但更加操心時,是否還愿意繼續發展下去?真想做事,選擇的結果就會不同,所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
△
活出自我,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很多年前一位大哥跟我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一定要記住成熟的谷穗是彎著腰的。
“一個人當他豐滿成熟的時候并不是直挺挺的。這么多年我時刻都在想,這句話對我是有幫助的。不管企業發展成什么樣,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要活在自己心中的我,而不是別人眼中的你,這點很關鍵。”
|感悟3|
創始人不斷成長,才能和企業一起邁進
▼
無論已升級到第四個版本的裝修設計,還是從一種醬汁發展到十幾種醬汁,黃記煌其實每天都在變。早期在人財物方面能力不足時,我們需要的是專注,而后則需要通過多品牌發展形成集團化公司。
△
只有自己不斷成長才能帶動企業一起邁進
對于企業發展,我覺得,只有負責人跟隨企業一起邁進,不斷調整自身的格局,才能帶領企業走向更大的集團公司規模。
并非是人們不想發展成集團公司,而是如果你的氣度不夠,這樣的目標就很難。所謂企業家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能容別人所不能容之事,能包容身邊的合作伙伴、部下、同行等,才能稱為一個所謂的企業家。
|感悟4|
以前是競爭,現在是共享
▼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在嘗試多種可能性,嘗試和一些運營較好的餐飲企業做橫向合作或者捆綁發展:比如入駐黃太吉外賣平臺;還包括自身的持續性產品研發,未來新模式的出臺,以及孵化圈內優秀的好餐飲項目。
△
懂得分享,獲得更多快樂
“我也在做一些水產上游供應的考察,比如聽說新辣道自建供應鏈中有70%的魚要供應到市場,我們就可以去參與其中的大概40%的銷量。”
“我覺得所有的餐飲企業家,都是在一個平臺上做各自的事,大家沒有什么競爭,因為競爭早就過去了,現在需要的是資源共享。”
|感悟5|
想做大,先要和錢劃清界限
▼
我們開始做加盟后,我就發現,再好的模式離開管理是不行的,直營需要管,加盟更需要管。即使把投資人變成職業經理,他也未必能做到對自己的投資負責。這樣就需要不斷地建立完善管理體系,不斷地往企業里投入。
△
要想做企業,就不能把賺錢放在第一位。
因此,要想做大企業,一定要先跟錢“劃清界限”。要么你就當個清官,如果又想掙錢又想當官,一定是貪官。
人家開100家店,你要開300家、500家店,先要看看自己行不行,是否能撐起這樣的度量,這個需要自己來衡量。
|感悟6|
經營者必須要有信仰
▼
餐飲這個行業雖然幾千年了,但是在近三十年,民營企業突飛猛進的年代,就像電影《老炮兒》中提到的:沒規矩了。
△
堅持信仰,才能共同促進行業發展。
最近很多餐飲人都開始談信仰,而作為一個餐飲的經營者,他們的信仰應該是什么?除了做品牌,其實更多的是在做人,培養人。如果心里只想著如何競爭,只會變得功利,當臉面和肚子打架的時候,就會容易缺失信仰。
天天看別家的笑話,最后哭的一定是自己。行業人需要的是拿出大愛,不斷地培育市場,讓餐飲的經營者擁有行業信仰,只有行業好了,大家才能都好。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