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東物流官微最新消息:
10月23日,京東物流機器人奶茶館在北京前門大街開業。其取杯、調制、攪拌、封口/蓋、清洗等流程完全由機器人操作,可以做到口味的標準化與流程的智能化,同時還有多個取貨口,可實現多人操作。
聯想到此前一天,瑞幸咖啡推出的“致敬NASA”主題店,同樣也嵌入了機器人元素。業界都在思考:茶飲智能化到底是噱頭?還是未來的窗口?
這家奶茶館的新意何在?
與8個月前停業的京東那家奶茶館相比,前門大街的這家新店智能化程度更高,黑科技更多,制作飲品也更多樣。
該店幾乎完全做到了智能化,其中制作飲品的機器人京東物流X事業部提供技術支持。目前,正山小種、海鹽茶等飲品制作已經可以實現完全自動化,諸如桂花烏龍酵素等飲品制作也僅需一名店員進行少量輔助。
據京東方面介紹,京東作為一家互聯網和技術型企業,始終在智能黑科技領域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從機器人餐廳,到機器人奶茶館,踐行讓科技改變生活。
▲京東新奶茶館的機器人正在制作奶茶
4年來京東執意不務正業
從2015年首開智能奶茶館,到今年2月份關停店面,再到新的奶茶館翻新出爐,雖然細節和形式在變,但內容始終如一,京東執意在給外界傳達一個概念:智能給生活創造無限可能。
▲老的JD+智能奶茶館關停店面的公告
對行業類似現象做整體觀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跨界作業,中國移動、小米、淘寶都有過同樣動作。
⊙2015年4月,小米雷軍在成都郫縣投資2000萬開設創業咖啡館。
⊙同年9月,中國移動獨立子公司咪咕在蘇州開了首家咪咕咖啡店。到去年底,店面數量已達到12家。
⊙2016年10月,淘寶則在世博會場館開出了咖啡館。其旗下品牌口碑更是直接入手智能茶飲門店,一度在去年成為行業的大事件。
做通訊的、賣手機的,還有做互聯網的,他們為什么熱衷于插腳茶飲?
業內人士分析,這些跨界動作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拿茶飲與主業做結合,只是看中了茶飲與年輕族群的鏈接和粘性,以此為媒介和載體,來實現對年輕消費者的有效觸達。
畢竟上述三個行業,目標受眾的年齡結構也愈來愈年輕化,茶飲在中間可以起到很好的溝通和橋梁作用,其真實意圖在于販賣他們的產品,以及輸出高科技品牌形象和概念。
例如,2015年創立的京東智能奶茶館,設定的主要功能就是打造產品展示平臺,他們的智能硬件產品都可以在館內得到展示,而且目標精準。
▲老的JD+智能奶茶館
正宗茶飲品牌的正經打算
有不務正業的,當然也有正兒八經的茶飲品牌在試水機器人智能未來概念店,快樂檸檬就是一例。
今年1月26日,該品牌在上海打浦橋地鐵站,開出首家AI智慧門店,并推出第一個“制茶機器人”。
▲快樂檸檬智慧門店
正如該品牌創始人吳伯超在運作智能奶茶店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言:作為傳統頭部品牌,快樂檸檬布局智慧門市,是為茶飲行業做些探索性的工作,以實驗茶飲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順著這種邏輯思考,其意義大焉!但具體表現在哪里?
首先,何謂茶飲智能化?按照行業目前通用的說法:一是自動化,就是以機器代替人工;二是大數據,通過互聯網終端的互聯互通。
例如收銀軟件、app、微信小程序等來采取數據,并進行分析,來服務于品牌和企業的一系列決策,這就是現在流行的“中臺”。
如果說智能化是未來,那必須是站在現實基礎上的可想象性。通俗一點說,既能解決行業的現實問題,又能為行業長遠賦值。
關于現實的痛點,今年行業發生的大概率事件和個別事故,基本上都有了。例如:人力成本的持續上升,空間賣點的坪效矛盾,產品的一致性,此外還有大連鎖的人力培訓和管理。
為上述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口碑和快樂檸檬開出的智慧店來看,已經有了確定答案。
首先是減員。僅無人化改造這一項,快樂檸檬的機器人門店節約人力高達80%。
其次是增效。口碑幫助味多美打造的全國第一家無人智慧面包坊。其營業峰值由原來的晚餐一個時間段,變成了現在的早中晚三餐三個峰值時段。坪效自然上來了。
當然,用機器代替人工操作,實現產品的一致性更不在話下,一種產品“千店千味”基本上可以說拜拜了。
至于未來性,是基于數據采集之上的支撐品牌綜合運營的判斷和決策,目前大一點的連鎖品牌都有涉獵和應用。只是這些數據還比較大條和缺乏系統,更多是輔助精準營銷、人力資源、財務和庫存出納的管理。
▲機器人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在餐飲行業
未來,隨著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逐步完善,以及射頻、傳感技術的革新,再加上深度計算的助力,會對產品的研發,現制茶飲的家庭化,乃至對空間的喜好等精神上的東西,都會起到實質性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駁斥了智能茶飲缺少“靈魂”一說。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