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這張圖片時,小編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個用生命捍衛產品的奶茶店。
圖片表達的中心意思是水果茶不做熱飲,同時又以幽默的語言告知消費者水果茶不做熱飲的堅定態度——如果從他們店出去的水果茶是熱的,就“殺個店員”祭天。
當消費者被部分“保姆型”品牌的服務寵壞時,他們的心中早已確定奶茶就是應該有常溫,水果茶可以做熱飲是每個奶茶店應具備的基本操作。
而一些奶茶店老板被消費者無數次追問是否有常溫、可不可以做熱飲后,開始懷疑自己沒有這樣的選項是否還是一個合格的奶茶店。
于是學著別人開始推出去冰、做常溫的服務。但去冰是補冰水還是補茶湯,常溫究竟又是多少度?
問過一些店面的操作方法,他們去冰與正常冰的配方不一樣,所以不存在補冰還是補冰水的疑惑。而常溫飲品一般默認為去冰,有的店則是以溫熱的溫度出品(一般在45度左右)。
但每一個研發師都深知,冰飲5°左右,熱飲50°左右是口感最佳的溫度。
正常冰量能夠保證飲品在半小時內保持最佳口感。
經過無數次嘗試,熱的水果茶是太難做、太難做,于是才有某知名連鎖研發總監摸著頭說出“明年再也不研發熱果茶了”的感慨。
不過,在許多營運人員或加盟商眼中,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等同于將其拱手讓給了別人。但情況或許真沒有那么糟糕。
這是某縣級市的一家古茗,客流量排在整條美食街的奶茶店中不算第一,也是第二。當顧客分別點過奶茶、檸檬茶,要求去冰時,店員沒有任何遲疑的回答道,不能去冰,只能少冰。這樣的回答并沒有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或取消訂單。
這讓我們記起曾與某品牌的研發人員聊天時,他講述的一個故事,有消費者在他們的加盟店內點了一款水果茶要求做熱的時候,店員將冰塊換成熱水,攪拌并出售給了顧客。
隨后,店員詢問剛到店的店長這樣操作有無問題時,店長立即讓該店員騎電動車沿顧客走的方向追去。要求換回飲品,重做一杯冰的,或退錢。
這位研發人員表示,他們早就與營運人員達成一致觀點,滿足不了消費者要求的飲品可能導致讓他不再光顧,但店面做出一杯錯誤的飲品一定會導致消費者流失,甚至將此意見傳至給其他消費者。
一位奶茶店老板說,曾經也擔心過因不能滿足顧客需求,導致以后不來。
后來在做常溫、去冰這些動作時,反而讓飲品口感變差,最終想明白了,如果顧客真喜歡自己的產品,不會因為這些要求而離去。如果不喜歡自己家的產品,即使滿足了這些要求,也不會將其留下。
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堅守口感之間,你如何取舍,或許就在于是否真的琢磨透了消費者心理,以及對自己的產品是否有足夠信心。
中國飲品快報推出
“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想開奶茶店的,
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學學,
可以大幅降低開店風險。
奶茶店老板,
你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
你正在傷腦筋尋找的解決辦法,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
加入中國飲品快報“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
(入群辦法:請將本文轉發至你的朋友圈,
然后加小編老黃微信,掃下面二維碼)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