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復蘇經濟、重振餐飲,餐企們各路高手上陣,跨界混搭,甚至把自己刷成網紅…在大家不同努力下,消費者的火鍋奶茶等各式美食,頓頓都安排滿了吧?
近期還有好消息:兩會代表熱議,路邊攤的地攤經濟獲得鼓勵,讓城市更有煙火氣。對餐飲人來說,餐企要利用好政策的助力,也更應該及時讀懂消費者,看到背后隱含的潛在市場,才能向他們靠近。
政策的助力加餐企自身的努力,餐飲消費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美團點評5月發布《線上消費者畫像》為您解讀:消費者的變與不變背后,新的生意經來了!
1、消費信號燈亮了?
人均消費額高低是消費力強弱的表現之一,也是城市消費信心恢復的一個小信號。
近期各路餐飲人直播賣貨,短視頻出道,看來都是放下身段拼了一把。不信,請往下看看,2月到4月的變化。
從各城市人均消費變化來看:受疫情形勢影響,2020年2月較19年2月,各等級城市人均消費額呈現了斷崖式下降。3月伴隨復蘇期的到來,消費也快速恢復。
4月疫情形勢持續向好,除一線城市外,其余各等級城市人均消費額都在快速恢復中。
2、線上訂單TOP10
2020年2-4月,線上訂單TOP10分別為火鍋、小吃快餐、面包甜點、飲品店、自助餐、燒烤、川菜、西餐、日本菜、粵菜。
看到這些好吃的,是不是感受到快樂源泉都回來了?
從重點品類人均消費來看:2月份,除西餐、日本餐、粵菜受疫情影響人均消費降幅較大。
3月人均消費額已逐步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小吃快餐、面包甜點、火鍋等品類人均消費額比往年同期還略有增長。
3、新一線城市消費復蘇最快
近幾年新一線餐飲消費市場逐漸崛起。而在疫情期間,新一線各年齡段消費者增長率均領先全國各線城市,消費市場潛力凸顯。
此外,作為餐飲消費中堅力量的19-35歲人群在疫情期各線城市中均保持較高增長,其中一線城市31-35歲消費者增長率最高,新一線、二、三線城市25-30歲消費者增長率最高,四、五線城市消費者增長率最高的集中在19-24歲。
疫情恢復期,新一線消費者占比26%,體量最大,居全國最高;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占比緊隨其后,市場消費潛力逐漸釋放。
4、各地消費者占比大PK
受人口、經濟水平及疫情復蘇進程等因素影響,我國東西南北消費能力和消費者體量也存在較大差異。
從各區域來看,華東地區餐飲消費者占比37%,已超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西北、東北地區占比最小,消費者比例僅為7%。
從各省市來看,全國餐飲消費者top10省市中,華東區域占4席。餐飲消費者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等經濟比較發達或者人口體量比較大的省份。
5、女性和90、95后是餐飲消費主力
2020年2-4月餐飲消費中,女性用戶占比61%,仍然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看來,家庭就餐吃什么,決定權在廣大女性同胞身上。
90后占比超過29%,95后占比24%緊隨其后,成為后備消費主力。
6、火鍋仍是餐飲界杠把子
從實際消費看:火鍋、面包甜品、小吃快餐,線上消費訂單量及消費金額和支付人數均居TOP10。
疫情黑天鵝,對餐飲從業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迎合行業及消費需求變化同時,要讀懂消費者,靠近他們,才能更好抓住消費者的心,迎戰未來的變化和挑戰。
此外,消費者熱搜品牌有哪些?熱搜品類TOP10是?近期打卡最火的又是什么?……
掃尾部二維碼,下期《數讀消費者》帶你看更多內容!
【美團點評】招募城市合伙人,
點擊此處
助你擴展收益版圖、掌握餐飲大數據…
chuo
●你不知道的10城餐飲消費熱門關鍵詞
●聽聽用戶的真實聲音:我眼中的安心消費
● 從銷量提升300%,看大龍燚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 重啟2020|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 發力數字化建設,慢半拍的“喜家德”如何積極求變?
● 眾多商家為顧客到店消費注入“安心”
●從一人食、火鍋外賣到搭配茶飲,呷哺呷哺疫后之路這樣走!
●疫情背后用戶消費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老鴨集、吉祥餛飩、滬上阿姨,轉危為機這樣做
●大咖論道“抗疫”專題,眾多專家為你支招
●連開10家店全部盈利,這家披薩店做了什么?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