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企嘗試農餐對接,把餐廳開成“菜市場”。
【2】廣州高端餐廳開賣盒飯:13元的盒飯每日銷售300多份。
【3】重慶“水上餐館”火爆,一天最多擺300桌。
【4】湖南餐飲業回暖前五月收入增速達11.5%
【5】北京部分麥當勞餐廳暫停24小時營業
【6】漢麗軒烤肉店被爆“口水肉”重回餐桌
【7】烏魯木齊:品牌創立25年可申報“餐飲老字號”
【8】上海本幫菜、朝鮮族泡菜、云南蒙自過橋米線、德州扒雞和遼菜上榜上“非遺”
【9】武漢人上半年團購花費7.3億餐飲美食居首位
【10】棒約翰“福喜肉”后又現過期面團
【11】日本消費者廳擬規定餐飲店須標注食材產地
【12】四川餐飲轉型特色單店與連鎖經營成最新方向
【13】高溫來襲:熱了農家樂火了“宅經濟”
1.餐企嘗試農餐對接,把餐廳開成“菜市場”
主動嘗試“農餐對接”等轉型模式成為不少餐飲企業的選擇。日前,為滿足健康飲食市場需求,河南有餐飲企業推出了西南首家鄉野菜店——大西南鄉野菜。顧客在店內除了能夠品嘗到原汁原味的鄉野菜,還能以低廉價格購買到來自鄉村的土豬肉、土調料等新鮮食材。
據了解,該店將于9月份亮相重慶,市民可品嘗到大西南片區原汁原味的鄉野川菜、渝菜,包括正宗李莊白肉、米包子及黃糍粑等品類豐富的特色鄉村菜品,還可在“農餐對接”專區選購土豬肉、剁椒、特色豆瓣等“土貨”,所有食材均由基地直供,減少了中間環節,價格直降30%~40%。
2.廣州高端餐廳開賣盒飯:13元的盒飯每日銷售300多份
廣州一高檔餐廳竟然也開始賣盒飯了! 48元一份的鮑魚撈飯讓盒飯的形象頓時“高大上”了起來。
位于天河東路的一家餐廳近日開始賣起了盒飯,就在餐廳門口設了個臨時攤位,每天中午有售,13元錢有一肉一菜,16元兩肉一菜,餐廳負責人說;不少客人評價他們的盒飯“平靚正”,每天中午能賣出300多份盒飯。
“都是現炒現賣的,有些菜還是我們店的特色菜,原材料比街邊快餐店要優質很多,而且又有餐廳的出品保證,自然受附近白領的歡迎。賣盒飯能為企業增加幾千元的收入,這種經營方式早就該做了。”
另外,《餐飲時報》記者還了解到,據了解,一高端餐飲早在幾年前就涉足了快餐業,將快餐作為了餐廳多元發展的戰略之一。已經開設了5家快餐店,而其生產的速凍盒飯早已經賣到了高鐵和7-11便利店。
3.重慶“水上餐館”火爆,一天最多擺300桌。
重慶一餐館應對夏季高溫想出了一個營銷妙招:開設水上餐館。據《餐飲時報》記者了解,水上餐館生意爆棚,最多的一天擺了近300桌宴席。
重慶北碚偏巖古鎮河灘出現了一種獨特的消暑方式——腳泡在水里吃飯。將飯桌搬入水深30多厘米的河中,炎炎烈日下,數百張餐桌密布河床上,人們赤腳浸泡在冰涼的河水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場面相當壯觀。據了解,最多一天擺了近300桌。
4. 湖南餐飲業回暖,前五月收入增速達11.5%
2014年上半年,全國餐飲市場穩步回升趨勢明顯。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2989億元,同比增長10.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個百分點。相較一季度,二季度增長明顯加快,增速重新回至兩位數。
同時,2014年上半年,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收入3773億元,一改去年以來持續的負增長頹勢,同比正增長2.9%,轉型成效開始顯現。更為可喜的是,二季度增速大幅高于一季度。全國餐飲業總體回暖,作為餐飲大省的湖南,更是這次增長的主力軍。
5.北京部分麥當勞餐廳暫停24小時營業
麥當勞等快餐品牌的原料供應商上海福喜公司被曝出食品安全的黑幕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北京部分24小時麥當勞餐廳貼出告示暫停營業,記者通過麥當勞訂餐電話咨詢,客服稱主食和套餐只有麥香魚,不清楚何時恢復正常訂餐。
6.漢麗軒烤肉店被爆“口水肉”重回餐桌
“漢麗軒烤肉超市昌平店”的一名前員工爆出該店剩菜回收重復利用、后廚衛生差等多種亂象。記者通過應聘該店服務員和學徒工暗訪,發現這家烤肉店確實存在種種亂象,如將客人吃剩的肉,端回后廚整理后再次擺上取餐臺;在過道和垃圾桶之間來回踢的死魚,最終變成了魚片;已有異味的魷魚,被拌入洋蔥和調料,“新裝”上臺。
7.烏魯木齊:品牌創立25年( 含25年)餐飲店可申報“餐飲老字號”
按要求,參加認定“烏魯木齊餐飲老字號”的餐飲企業必須具備這些條件:1、擁有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2、品牌創立25年以上(含25年);3、傳承獨特的產品、技藝或服務;4、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企業文化;5、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6、具有良好信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和贊譽;7、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8.第四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公示:上海本幫菜、朝鮮族泡菜、云南蒙自過橋米線、德州扒雞和遼菜上榜
在公示名單中,新入選的美食項目僅有5項:上海本幫菜、朝鮮族泡菜、云南蒙自過橋米線、德州扒雞和遼菜烹飪技藝。專家表示,,“從名單來看,國家級非遺對美食類項目明顯有所控制,這次入選的主要是一些傳承情況不太理想的烹飪技藝,而像熱干面、火鍋等市場活躍度較高的美食項目幾乎都沒有入選。”
9.武漢人上半年團購花費7.3億餐飲美食居首位
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昨發布的數據顯示,武漢作為團購重點城市,上半年成交7.3億元,同比有近一倍的增長。
數據顯示,武漢人上半年共1316萬人次參加團購,平均客單價204.6元,成交7.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98.9%。排名前三的美團、大眾點評團、百度糯米,成為最常下單的網站。其中,餐飲美食及休閑娛樂分別占比48%和33%,兩者占了團購的八成以上,成為武漢人最常“團”的類目。
10.棒約翰“福喜肉”后又現過期面團
“棒約翰(拓展選址信息)”號稱是全球三大比薩品牌之一,然而繼“福喜肉”之后不久,南京一家“棒約翰”又被發現,冷庫中藏著大量的過期比薩面團。細心的調查人員發現,在比薩制作間有同樣批號的面團。面對調查,一名員工承認,他們早上剛剛使用了過期面團。洋快餐也接連出現問題,再度拉響了食品安全制度的警鐘。
11.日本消費者廳擬規定餐飲店須標注食材產地
日本政府最早將于年內進入具體探討,考慮規定餐飲企業等必須標注食品原材料和原產地。隨著作為日本麥當勞供應商的中國食品公司使用過期肉品一事曝光,相關討論變得緊迫。日本消費者廳正在制定2015年將要施行的《食品表示法》相關標準,以期能夠簡單明了地標注食品安全性和品質。相關工作就緒后將著手探討原產地等標注事宜。現行制度下,蔬菜等生鮮食品和部分加工食品必須標注原產地。
12.四川餐飲轉型特色單店與連鎖經營成最新方向
在本土企業積極尋求轉型、拓展市場的同時,外來品牌也加速進入成都市場。如上海小南國、俏江南等動作頻頻,上半年紛紛在成都新開店或加速開分店。面對外來品牌競爭加劇、成本壓力不斷上漲,行業要持續回暖仍存挑戰。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說,未來餐飲業的發展方向只有兩個,一是走具有特色的單店模式,二是走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連鎖模式。
13.高溫來襲:熱了農家樂火了“宅經濟”
青城后山農家樂吳家大院楊經理反應,天熱之后客流明顯變多,工作日至少比以前多了兩成,周末更是爆滿,上周末全部住滿,這周也幾乎全部被預訂。彭州小魚洞鎮農家樂桂香居老板王琳喜不自禁,“每年就盼著這段時間,忙都忙不過來。”高溫來襲,還有更多的年輕人選擇躲起來,宅在辦公室,宅在家里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餐飲外賣異常火爆。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稿件,供餐飲從業同行朋友交流學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培訓公司及同類餐飲媒體轉載,請與本報(微信號18668979692)聯系,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相關自媒體及媒體不經同意轉載,將追究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