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模式】《餐飲時報》報道:偷師甘其食“發”起來的包子鋪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餐飲時報》今天給大家報道的這個只有9平米的包子鋪,與甘其食一年賣4個億的“傳奇”不同,與慶豐包子鋪的“御用”標簽不同,這家叫“蒸好7”的包子鋪是找好了一個榜樣——甘其食而做起來的。

    偷師甘其食“發”起來的包子鋪

    “三個月的房租押金7500元,裝修材料及人工3000塊錢左右,門頭100多塊錢,加上設備等費用,啟動成本不到三萬塊。”四個年輕人,放棄體面的高薪工作,開了一家常人看不上眼的包子鋪,這件事情在最近引發了大量關注。

    相較那些自立門戶只憑一腔熱血,把未來交于形勢抉擇的創業者,他們的現代企業制度已在一個小作坊中成型,以三年內在武漢市內開100家門店為近期目標,未來志在電商,分食被大型快餐企業壟斷的配送市場。

    賣包子的青年們

    2013年四月的一個夜晚,郭立恒、程棟、韓俊、袁青蔚在一個路邊攤小聚,待業半年的郭說想開一家包子鋪,并邀請其他三人入伙。

    這不是他第一次向好友們提及此事,在前半年,他們每個月都會聚會,談論創業。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鄭重其事地拿出一份包子鋪計劃書攤到大家面前。

    這份計劃書贏得了其他三人的認可,觥籌交錯間最終拍板,隨后,其他三人陸續辭職。在過去的三年中他們都在一家武漢知名的面粉公司供職,每人每年的銷售額可達到1000萬,平均年薪10萬左右。

    他們26歲,摩羯座的郭立恒顯得更為“早熟”。對他而言,此事預謀已久。在他之前供職的面粉公司中,包子鋪是他們的下游客戶,通過長期接觸,郭發現了武漢早餐市場的一些缺憾,這使得辭職之后的他萌生了開包子鋪的念頭。

    最樸素的調研往往能得到最真實的情報

    此時的上海巴比饅頭已是風生水起,這個由安徽人劉會平一手打造的包子鋪,通過加盟的方式在國內已有店面2035家,年銷售額達到10個億。在杭州,甘其食作為一個后起之秀,短短三年內門店擴張到140家,且全部為直營,2013年的銷售額預計為3個億。

    而在武漢,這個以吃熱干面聞名的城市,除了嘟嘟香這一家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包子鋪外,還沒有后來者。

    凌晨3點起床蒸包子得到顧客一致好評

    525,準備已久的“蒸好7包子鋪正式在二七北路開張營業,四個戴紅帽、系紅圍裙的小伙子熱情地招呼他們的首批“客人”——四周的街坊鄰居們。

    “味道非常不錯,人也好。”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包子鋪開張以來生意異常火爆,每天買包子的人都會排很長的隊。對此,郭立恒說,為了讓街坊們能夠每天早上準時吃到包子,他們每天凌晨3點就起床,3點半就開始準備餡料,4點發酵、上鍋蒸,清晨5點多便能有熱氣騰騰的新鮮包子出鍋。

    “四個人輪流上啊!”郭立恒告訴記者,除了專門請來的面點師傅外,他們四個人則輪崗在店里當小工,甚至包括做收銀。

    據郭立恒透露,由于每天耳濡目染,他們無論從和面、壓面,還是到發面、成形到蒸制,均能夠獨立完成。

    “在家時,四個人沒做過家務。一開始切菜都難,慢慢地四個人全都學會技術活——包包子。”微博網友@武漢明玲將這個四個大男生的故事發到了微博上,引來網友一片贊賞聲。

    管理:偷師甘其食

    從一開始,他們就準備下一盤大棋,這從四人合伙的方式初現端倪。他們具有嚴格的紀律管理機制,在工作管理條例中,明確寫著上班時間不許進行任何影音游戲。

    遲到一次罰半個月工資(目前,每個合伙人的工資為1000元),遲到第二次開除,并清算個人全部股本;為此,他們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股東退出機制。

    工作時間不許發生爭吵,所有人必須服從郭立恒的意見,如有異議,可申請公議,公議自申請后在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在這個議會上,股東可暢所欲言,通過舉手投票方式,郭立恒一人擁有兩票,其他三人分別持有一票的權利,少數服從多數做出最終決定。

    對待店內的三名員工:1個大師傅,1個中工,1個學徒,管理人性化許多。郭立恒仔細研究了“甘其食模式”,并力求改進。

    甘其食在員工的管理細節上十分考究,比如為了能夠保證員工的良好休息環境,加固員工的架子床,以免翻身發出聲響;每個店面配備為員工做飯阿姨,創始人童啟華笑稱“甘其食的做飯阿姨加起來足以開一家中等規模的家政公司”,阿姨們保證每頓飯四菜一湯,且一個星期內每天的葷菜不能重復,當阿姨做不到這一點時,童啟華便會提醒甚至親自陪同前去菜場買菜,“員工很辛苦,每天三點起床,晚上六點下班,我要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備受尊重的環境中。”這是童啟華的管理哲學。

    發展:產品標準化可控

    蒸好7雖然目前只有三個員工,但是郭立恒也在向此靠攏,比如將架子床改為單人床。他坦言,這方面他還做得不夠,這份工作的辛苦和農民工差不多,這一點四個人感同身受,每天他們和員工同處在沒有風扇和空調的9平米房間中做工。

    “他們的機制設計和對商業模式的慎重,絕對不是一個小作坊的做派。”一個對蒸好7有所了解的咨詢管理公司經理說,具體到實際操作中,郭立恒對自己的要求是踏踏實實,步步為營。

    除了這些,如何將第一個試驗店做出品牌來,是他們極為慎重的問題。事實上,包子并不是復雜的產品,童啟華說自己當初選擇這一行業,是因為“包子是一個溫暖的產品”,這意味著它可以被賦予更多的品牌文化,更為重要的是,從工業標準化角度來考量,包子的可控性很強。

    蒸好7包子的選料在參照他人的基礎上自成體系,大到肉的選擇,“我們只選用全國排名前二的五花肉,注意是前二,絕對不是前三。”郭立恒特別強調,小到蔥這種調料,袁青蔚每天凌晨四點準時去菜場挑選最新鮮的那撥。

    用量最大的面粉,郭希望父親的公司能成為自己的供應商。一般情況下,他們多為統一、康師傅、仟吉這樣的大客戶供貨,719日,該公司的研發總監去了蒸好7,準備為其生產定制化面粉。

    拒絕加盟 把包子鋪做成電商模式

    考慮到產品的標準化可控,郭立恒甚至不考慮加盟,采訪期間,他接到了三個加盟電話一一客氣地拒絕了。“不僅是因為現在時機未到,時機到了也不會。”

    雖然選料上乘,但在成本上郭則十分“計較”。這幾個“數據狂”在計算成本模型時,精細到每個包子用鹽幾克,包子的重量誤差是正負兩克。

    “一般的包子鋪只會計算粗略成本,今天進賬多少,刨除成本,剩下的就是利潤。”盡管如此精打細算,開業兩個月來,蒸好7的盈利微乎其微。

    做包子的倪師傅說,一般情況下,若只算原材料成本,一個牛肉包子的毛利潤可以達到50%,而他們一個牛肉包子的毛利潤卻不足20%。如此計算,在開張的第一個月,雖然有近5萬元的營業額,但分攤給高昂的原料成本和財務管理成本后,所剩無幾。

    郭立恒不在乎,對他們而言,試驗店的意義在于品牌立足。在藍圖中,包子只是一個開端,未來他們會開發嬰兒粥等系列產品:“有一個叫得響的牌子后,其他新品才能實現盈利。”

    而擴張版圖也清晰可見,他們的計劃是今年在武漢開5家門店,明年20家,三年達到100家,將大部分店的受眾定位為年輕白領,選址將集中于商圈、大型社區、醫院學校等附近,每個店的投資18萬到25萬。節奏看起來有些急促,但是甘其食在四年做到140家,這給郭立恒打了一針雞血,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復制者。

    他正在將另一種想象變成可能,“我最終要把這個包子鋪變成電商,靠物流配送賺錢。”不過具體方案他還沒想好,畢竟除了肯德基、麥當勞外,還沒有前人成功。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

    【關注賬號】

    點擊右上角,選擇查看官方賬號,點擊關注即可。或搜索公眾賬號cyykb111

    【內容分享】

    點擊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

    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942.html

    (0)
    上一篇 2014年5月15日 12:10
    下一篇 2014年5月1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