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常規的燒烤形式太普通了,你見過一桌人圍坐在圓桌旁、桌子中央燒著火盆、每人手里拿著半米多長的竹簽一起燒烤的場景嗎?像極了電影中“原始部落”的烤肉場景——這就是西昌極具特色的長簽火盆燒烤。
——《餐飲時報》
燒烤新模式:長簽火盆燒烤
一.形式“復古”受熱捧
西昌最流行的是長簽火盆燒烤,最早源于彝族人家平日里粗獷簡樸的飲食方式。過去,彝族人都習慣圍坐在火盆邊,不時把土豆、玉米等放到火盆上去烤。
比起之前的網烤形式,這種烤法和吃法更顯得粗獷豪放。所有的原料都是按價稱重計費。顧客點好菜剛坐下,服務員就端上一碗加了當地酸菜煮出來的雞血湯,在吃燒烤前先來一碗這樣的湯菜,讓顧客感覺很新鮮。
二、“體驗式”用餐感受,加強顧客參與體驗感
三五好友圍坐在用角鋼、白鐵皮做成的圓桌旁邊,桌子中央放著一個用半截鐵皮油桶做的火盆,里面燒著木炭火。其中最惹人注意的要數在油桶邊沿放著的一圈有小孩拳頭般大小的肉塊了,這些肉塊都是用半米多長、小指般粗細的長竹簽穿著,顧客按自己的喜好選取,然后各自手持長竹簽在火盆上開烤。
三、盆烤、網燒雙重選擇,方便顧客
吃長簽燒烤的顧客多是自己動手,當然如果有顧客覺得麻煩,也可以選擇網燒的燒烤形式,服務員將一個與油桶口徑相當的圓網笆,架在油桶上邊,除了烤肉塊,還可以烤一些素菜,玉米節、土豆片、南瓜片、茄子、韭菜、年糕片等放到網笆上邊炙烤。
有顧客告訴記者,他一般會用長竹簽先烤肉,體驗原始燒烤、自己動手的樂趣,吃完葷菜后,才讓服務員將網笆架上來,繼續烤素菜吃。
四、自由選擇,烤串也愛“混搭風”
用于在火盆上燒烤的原料,有的是生的,有的已經是半熟或全熟。記者仔細觀察后發現,長竹簽穿著的不僅有排骨塊、豬肉皮塊、雞翅、雞爪、雞塊、豬尾等,還有豬腰、雞心等內臟原料,看得出這些原料都是加了辣椒面、鹽等提前腌制過的。
腌好的葷類原料
服務員說:“這些食材都是提前預制過的,烤起來一點兒也不麻煩。要是有顧客喜歡多種口味,還可以自己選擇搭配,雞肉、豬肉、排骨可以串在一根長竹簽上,跟普通的燒烤不一樣。”
五、活躍用餐氛圍
在這里吃燒烤的人,聽不到柔緩的餐廳音樂,一桌人圍坐在一起,或是在店里,或是在露天的店外,顧客聊天的聲音就是“背景音樂”,記者坐下感受了一會兒,可以不時聽到其他桌的顧客不斷爆發出的談笑聲。
在這里吃燒烤,如果有顧客急于品味,可以將肉塊放到離炭火近的地方去烤,因為原料已經被提前加工過,多則需要烤制10分鐘,少則幾分鐘就可以烤好。如果是重在與朋友聊天的顧客,就可以把長竹簽放到桶沿上方烤或遠距離保溫。除了啃肉、品酒、聊天之外,店里還提供麥克風讓顧客一展歌喉,怎么樣?這樣的燒烤形式是不是讓人感覺相當放松!
六、長竹簽可反復使用,既環保又節約成本
顧客自己動手烤著吃,那服務員是不是就閑著沒事做了?其實不只是服務員不會閑著,連店主也忙的不亦樂乎。一整個晚上,店主和服務員會“輪換”著去各個桌子幫顧客網烤,店主笑著告訴記者,“深入”到顧客身邊,會聽到許多真實的聲音,我們也是在一一改進,有的顧客是這里的常客,幫他們網烤的時候還會像朋友一樣聊聊天。
當記者問及長簽火盆燒烤為什么一下子就在西昌流行起來時,店主站在經營的角度告訴我們,長竹簽很粗,在燒烤的過程中不會被燒壞,經過消毒后可以反復使用。“現在都追求環保,長簽火盆燒烤不會造成多余的浪費,而且,還節約了成本!”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稿件,供餐飲從業同行朋友交流學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培訓公司及同類餐飲媒體轉載,請與本報(微信號22391363)聯系,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
【關注賬號】
點擊右上角,選擇查看官方賬號,點擊關注即可。或搜索公眾賬號cyykb111
【內容分享】
點擊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
【推薦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
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