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抓菜品,抓服務,卻從來沒有想過是餐廳這個角落出了問題。
生意不好,回頭客越來越少,老板你可能會從這些方面做起,改門頭,換Logo,研發新菜,提升服務,但你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個環節是你一直忽略的,那就是你家餐廳的——洗手間。
對于客人來說,洗手間存在的問題相比其他問題,更難以啟齒。你甚至想在點評網上找到理由,都不容易。所以你有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是洗手間這幾個平方掉鏈子了。
地面濕滑油
客人對餐廳洗手間,最害怕遇到的問題就是,地板濕滑油。
為了防止滑倒,你的客人可能得摸著墻碎步順進去,辦事的過程,腳趾頭要緊緊擎住鞋子。要是喝了酒,那就更危險了。這不,常常聽到哪個餐廳客人摔倒,牙齒都磕破了,慘案地點恰恰就是衛生間啊。
這是很多中低檔中餐廳的通病,特別是這幾年火熱的辣菜館、小龍蝦店、火鍋店、燒烤店,洗手間都淪為重油災區。
刺鼻的異味
如果在洗手間門口,就聞到濃濃的異味,再混合些油煙味,那完了,接下來整個過程都得憋著氣完成。也許出來猛吐的那一口氣,就是對你餐廳卸掉的氣。
而用完洗手間,最說不清的,還是你身上為啥有她的香水味。
為了掩蓋洗手間刺鼻的味道,很多餐廳會選擇噴香水。這一招更致命,濃烈的香水味容易讓人胸口發悶,感覺極不舒服,并且還會在身上粘附濃濃的香精味。
女顧客三怕
“男人剛用過的洗手間,打死我都不進去。”
“看著這個男人出來,我要進去嗎,感覺好尷尬啊!”
這都是女顧客心里最大的痛。只能說公廁的痛,男老板們要嘗試去懂啊。
▲
多數女顧客對公用洗手間反感
洗手臺沒有鏡子,更別說化妝臺,愛漂亮的美眉只能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歪歪斜斜地畫著。其實女顧客真的很需要一個小地方,讓她能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形象。
這個絕對是南方餐廳的痛。坐著沒有暖氣,洗手還要直面冷冰冰的水,洗得心里那個拔涼拔涼啊。
創意惹的禍
如果你不是做的創意餐廳,建議還是稍微普通一些,讓吃瓜群眾一眼就能分辨出性別,不然急起來,還要研究到底是男還是女,那就暈菜了。
▲
緊急時刻,太創意的設計反而不討喜
為了制造酷炫,有些洗手間設計會選擇特殊的材質,比如玻璃,舉個例子,廚房制造。
廚房制造的洗手間,從進門到出門,所有墻體都是玻璃。設計酷得沒法說,卻常有客人抱怨,找了好久都找不到門,特別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讓他們在里邊“摸索門道”,很容易頭暈,而且會和剛進門的人相撞。
“洗手間多久打不開,會讓你著急?”
“3秒!”
紅餐網采訪了50位消費者,幾乎都給出同樣的答案。大家最害怕的就是門鎖壞了,或者需要特殊扭法。
其實開門這件事,一拉,或一轉,“簡單直接”就是對客人最好的照顧,有時候創意反而成了傷害。
全新趨勢——兒童洗手間
對于家長來說,帶著自己的異性孩子一起進洗手間,真的很尷尬。其實他們特別想要的,是獨立的兒童洗手間。
▲
兒童洗手間越來越重要
紅餐網真誠提醒,如果你的餐廳是面對家庭消費群體,這點真得用心了。中國已經開始從“一孩”正式邁入“二胎”時代,孩子已經成為越來越不可忽視。在菜品健康、外形等方面下功夫很重要,但在其他細節上關心孩子,也非常有必要。
這些細節常常被忽視
你的員工是不是經常被問這個問題:洗手間在哪?然后員工用手比劃了好幾圈。很有可能是因為洗手間沒有標識,或者標識極不明顯。
如果說其他的叫細節,那么紙巾應該就是個大事。很多客人一邊用洗手間一邊刷手機,結果一看紙筒,卻發現沒有紙巾!于是只能微信求救飯友,出來那才叫一個囧。
來到洗手環節。說好的洗手液呢,為啥瓶子里裝的是水呢,還是清湯寡水。
最后,客人已經不敢再要求擦手紙和風干機了。
像對待門面那樣對待洗手間
異味方面,紅餐網專欄作者劉克,給了大家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建議,直接到麥肯門店,他們后面有個表格,拍個照回來比著做一張。按照上面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就行了。
當然,你也可以網上下載。人家每30分鐘清潔一次,Rush(高峰)時段每15分鐘清潔檢查一次。
毯子、大吹風機更得隨時伺候,尤其南方的回南天。
當然,如果能做到變態的衛生,像日本人要求的舀起馬桶里的水來喝,那誰都要拜服啦,想不記住你的餐廳都難。
編輯 | 紅餐網_凌凌星
漏了這些細節,服務再好也等于零! 一個餐飲人告訴你:什么是優質服務! 一家十年老店的服務細節,比海底撈還牛! 做好這些服務細節,95%客源都是老顧客!
這些服務小細節做不好,產品再好餐廳生意也難做!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