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語錄】《餐飲時報》報道:大蓉和劉長明– 美味在民間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菜式創新,不能光靠本地區本企業少數人的閉門冥思,而要像毛主席提倡的那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經過一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提煉過程,創造出大眾喜聞樂見的產品。毛主席還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他甚至認為“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這些思想歸根結底就是,要把根深深扎在民眾之中,從老百姓中獲得營養,再反過來為老百姓服務。把這些思想用到餐飲業,那就太有用了。

    其實,很多精品菜肴,都是千百年來老百姓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人們常說“好吃不過家常菜”,真正的美味存在于民間,而不存在于大餐廳。大餐廳的功能和家庭飲食的功能不一樣。家庭飲食主要是滿足自身的口味,大可以率性發揮,自由創作;而餐廳更多的帶有接待功能,要求中規中矩,不能太強調個性,在口味上比較難做好。我經常到長沙,喜歡住南方明珠賓館。這家賓館的湘菜做得不錯,我最愛點的一道菜是小炒肉。這道家常菜很流行,做得最好的卻不是賓館,而是路邊的小餐館,甚至有一家餐廳以“辣椒炒肉”作為店名,長沙人都爭先恐后去那里報到。大蓉和孜孜以求的,就是要把民間的、好吃的菜搬進來為我所用。每年我到湖南考察不少于6次,還要組織兩次大規模的團隊到省內外考察。我們一般考察兩類企業:一是檔次高生意也好的,二是裝修不好但生意好的。前一類我們主要是了解動態,找一點感覺;后一類我更感興趣。一般來說,在小地方的小店子里,更能找到原汁原味的菜,發現菜的源頭,激發研發的靈感。小餐館靠原生態的幾樣菜就能活下來,加上一些其他配菜,做十年二十年都行,但都市里的大規模餐館不能這樣,必須有更豐富的菜品,這就要從各地的小餐館甚至家常菜里去汲取營養。民間菜可能很簡陋,制作不精細,但最真實。真實的東西大都是有缺點的,但卻是一切美味佳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就像是音樂,很多好聽的歌曲都來自民歌,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有民歌的旋律,連中央電視臺的青歌賽都增加了原生態歌曲,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大蓉和開發的青椒系列菜,來源于四川達州市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館子。通常做剁椒魚頭都用紅椒,但他們用青花椒和青辣椒,通過口味的調節和視覺的反差,讓人吃了難忘。此外如水煮白菜,最簡單的原料,最簡單的烹制,卻可以做出最不一樣的菜品。用泡青菜煮豌豆做湯,是我根據小時候媽媽做的一道菜激發的創意。夫妻肺片是下層人吃的,很土氣,但經過加工提煉升華,就可以成為宴席上的正菜。蓉和豬手是大蓉和名菜,獲得過全國大獎,最初借鑒的是東北流行的醬鹵菜,為了迎合川菜特點并增加亮色,加入了辣椒醬、紅曲米,變為一種前所未有的鹵菜。成菜后,色澤、裝盤效果都達到了較高境界,口感也相當不錯,一天要賣上千份。

    為了一道菜,一道湯,一種原材料,我們經常討論一兩個鐘頭,反復找毛病,找問題。例如說茄子,過去大多用魚香茄子的燒法,后來我說,過去民間有種做法,用新鮮青黃豆燒茄子,小時候我吃過。我回憶它的做法,要廚師長做出來。做出來以后安排討論,進一步改進。這一道菜賣了很多年。過去家里頭燒海椒,燒好后放點鹽巴、醬油、生清油、醋,用筷子剁爛就可以吃,很像湖南的擂辣椒。我們把這道菜試制出來賣,客人反映也很好。激胡豆(蠶豆)也來自民間,先炒好,加泡菜水、蔥、姜、蒜、調料、生清油,放幾個小時就可以吃。民間的豌豆煮湯,我們也拿來賣,推到餐桌后被人譽為“湯中極品”。家里的鲊海椒、自制腌菜、水豆豉(臘八豆)等民間原材料,我們都用到餐廳里,用現代烹飪技術來提質、包裝。我們有道蒸臘肉,以前在下面放青黃豆,蒸出來以后青黃豆沒有了綠色,我們改用新鮮豌豆,蒸出來以后保留了翠綠,視覺效果大有改進。

    有一年李自康帶著母親住在成都,我們去他家吃飯時,發現她母親做的一道湖南民間菜叫“大雜燴”,用蛋卷、豬肚、肉丸、香菇等一鍋燴,以往是湖南城鄉過年過節的必備大菜。吃過以后我感覺很好,立即叫幾名廚師到李自康家里去學,由他老母親當師傅。這道菜以后也出現在我們的餐館,取名為“蓉和全家福”。

    抱腌魚是湖南民間菜。過去四川最流行的是豆瓣魚,即用豆瓣醬燒魚。比較起來,抱腌魚經過了二次加工,更加入味。加工過程是先用鹽、香料腌制,兩三天后拿出來,油炸,然后放調料蒸。開業時,我們請湘廚做這道菜,湘廚離開后由川廚來做,制作工藝基本不變,但在調料中加入了花椒、八角等四川人喜歡的東西。這道菜價廉實惠,吃飯下酒都適合,很受歡迎。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有一天我吃這道菜,感覺特別好吃,第二天再去吃時卻感覺沒那么好了,問廚師是怎么回事。廚師說,昨天你們來得比較晚,菜涼了,我只好再拿去蒸,蒸出來以后發現香味有了變化。我聽了靈機一動,覺得這有點像四川的回鍋肉。回鍋肉也是二次加工上頓未吃完的,如果再一次回鍋,味道會更好,菜更加入味。以后我們做抱腌魚就采用這種辦法,制作完成后擺放好,客人要吃時再蒸熱端出去。

    這道菜一出手,便對豆瓣魚產生很大沖擊。在一次烹飪比賽中,我們的抱腌魚PK豆瓣魚、糖醋魚,抱腌魚明顯占上風。抱腌魚之所以比豆瓣魚好吃,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經過腌制、蒸制等多次加工,鹽和其他調料進入到了魚的體內,把魚的鮮香味充分調動起來,而豆瓣魚是先做好再淋汁調味,入味不深,鹽味沒有進去,其他味道也就不能出來。此后,抱腌魚以“鄉間抱腌魚”的大名“混入”川菜菜譜,成了川菜中的一道名菜。其實內行都知道,這道菜本姓“湘”。

    過去四川水產品市場,1斤左右的魚比較好賣,大一點的就賣不動,比如草魚。我們做抱腌魚要用三四斤重的大魚,一條魚做兩份菜。由于很多餐館仿制,大魚的需求量陡然增加,價格迅速提高。原來三元多一斤,最高也不過四元五,后來連續漲價,一份菜的成本上升到十多元,賣價又不可能很高,也就二十多元。

    開業之初,我們引進的很多湘菜,如干鍋系列、臘肉系列、小炒系列、煨湯系列、黃瓜皮系列等,也都是十足的湖南民間菜。我們的魚類菜做得比較好,形成了系列產品,成為大蓉和的特色和亮點。除了開門紅、抱腌魚,還有干鍋魚、醉酒魚干這類菜,也是從湖南學過來,通過改進再推出來的。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過的“石鍋三角峰”,也就是賣了400萬的那道菜,其源頭也是湖南的剁椒魚頭。湖南是魚米之鄉,對魚的烹飪有很多講究,技法多樣,不拘一格。這些年,我們跑了湖南很多地方,開連鎖店的地方如岳陽、婁底、張家界、邵陽也都去過。開業前為了推出甲魚,專門到湖南漢壽縣去過。還多次到長沙賣甲魚最火的餐館“良友”去體驗。這些都是民間的美味佳肴,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餐飲文化,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藏。

    今天,幾乎所有的餐館,包括五星級大酒店,都在深入民間尋找特色菜肴。“美味在民間”已成了餐飲業的共識。就連釣魚臺國賓館的廚師都曾到羊西店,把我們作為民間餐館考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繼續發掘到獨特的菜肴呢?我認為,只要在調味上下功夫,完全可以發掘出更多的民間菜。

    中國第一家餐飲專業手機報——《餐飲時報》手機報

    每月7,最新實用餐飲資訊發送到您手機!

    您現在看到的,是《餐飲時報》免費公眾微信,不是手機報

    只是手機報部分往期內容,手機報內容更多、更新、更實用、更快捷!

    只需您電話1866014753718660783761,或者微信cyykb2221411514931訂閱即可。隨時訂閱,隨時退訂,隨時換號。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190.html

    (0)
    上一篇 2013年8月28日 08:36
    下一篇 2013年8月30日 08:4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