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蓉和董事長劉長明在《餐飲時報》舉辦的“探秘大蓉和考察團”中與全國同行分享交流經驗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我最喜歡劉長明董事長的兩句話:一、有狀態就有未來。二、誠信是最大的謀略。這兩句話對我的工作、我的成長、我的人生都起到了巨大的提醒作用。
有狀態就有未來。
這句話是他經常用在經營中的一句話,意思是經營要保持狀態、員工要有好的狀態,生意就能做好。我覺得,這句話更適合作勵志語。一個人只要有好的狀態,包括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勤奮努力的敬業態度,一心向善的明媚心理、善解人意的待人處事,永遠不以犧牲別人利益為代價去獲得,就一定會有事業的發展和幸福的人生。我曾經讓劉董給我把這句話寫在本子上,作為珍藏。
誠信是最大的謀略。
這句話我也超級喜歡。誠信,不僅獲得更多的信任,也會獲得更多的寬容,更是戰勝困難最強有力的武器。尤其當誠信在這個社會越來越珍稀的時候,每個人實際上在心底里最渴望誠信。你付出誠信,以誠信去做人做事,就會獲得更多的通行證。
今天《餐飲時報》小時和大家分享劉董的文章——
誠信是最大的謀略
文/劉長明
我一直認為,所謂商戰謀略、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都不過是表象的東西,屬于技術性策略,而“誠信”才是企業最核心的性格和靈魂。
大蓉和羊西店的生意有了起色以后,亟須一位有經驗的前廳主管,有人推薦在一家粵菜館做事的白雪。那時,大蓉和對白雪并沒有吸引力,因為她工作的那家粵菜餐廳已經很有名氣,餐廳環境優雅,服務員素養和職業水準,以及客人的檔次都遠遠高于成都很多餐館,她犯不著“下嫁”到我們這家“寒酸”的酒樓來。但白雪也聽說了大蓉和的一些事,有點好奇,還是抱著看一看的心情來見了我。我對她說,“我們現在生意很好,急于引進人才,提高服務水平。”我還告訴她,我手下有二十多名國營企業的員工,開這個餐廳就是要養活這幫人,給他們找出路。談完,我帶她到羊西店現場,體驗熱鬧非凡的就餐氛圍。羊西店和粵菜館的巨大反差一下子展示在她眼前:這邊顧客幾乎全是普通老百姓,而那邊的顧客則多為白領階層;這邊的服務員忙得跑來跑去,那邊的服務員則顯得從容優雅;這邊熱鬧無比,那邊卻幽靜安逸。這種強烈的對比,使她覺得很驚訝。她獨自在大廳轉了一圈,與一位員工攀談起來。那員工告訴她,前段時間生意不好的時候,每個人都在努力,他也在門口做營銷宣傳。白雪又問他,為什么這樣賣力?那員工說,在前期生意冷清的時候,公司沒錢發工資,劉董把自己家房子都貸出去了,還動員管理公司員工想辦法借錢來發工資。那幾個月,公司一直虧損,欠了很多錢,卻沒有拖欠員工一分錢工資,員工很感動,寧愿多出力也不愿意閑著。那位員工的話觸動了白雪,她覺得有這樣一個向員工負責的老板,企業一定會發展。就這樣,她對大蓉和有了信心,選擇來這里工作。
我下海辦公司以后,長時期面臨資金的困擾。公司一無資產,二無抵押物,不可能得到銀行貸款,只能找朋友、同事幫忙。后來公司狀況有所好轉,將個人借款逐一還清,一名退休干部卻對我說,“我的錢就放在你那里,等我要用的時候再來取。我對你是一百個放心。”他的話很讓我感動。
1997底年上任的成都物資企業集團總經理趙延生,也對我們表示了最大的支持。當時集團經濟狀況非常糟糕,大多數公司嚴重虧損,處于崩潰邊緣,他鼓勵我們自謀生路,支持我們開辦中式餐館。當時,羊西線還是郊區,處于開發初期,行人少、車馬稀,很多人反對在那里開餐館,一些原來有意投資的朋友選擇了放棄,但趙總卻從不退縮。他認為,羊西線雖然離城較遠,但停車方便,處于“回水沱”地段,正好“斂財”。而且政府向西發展的規劃已經明確,前景看好。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房價比市內低,可以買斷,三年分期付款,符合總公司長期養人的觀念。作為成物集團的黨政一把手,趙總一直為解決員工吃飯問題憂心,希望通過我們的成功運作,讓系統內嚴重虧損的企業看到,必須多元化尋求出路才能擺脫困境。方案拍板后,趙總說:“買房子的錢由我去找,搞裝修的錢你去湊,以后即使投資失敗了,房子還會增值,國有資產不會流失。”當時,湊一兩百萬搞裝修困難很大,風險也很大,但我們已是背水一戰,只能作最后一搏。
在大蓉和瓦缸酒樓的籌建中,趙總不僅參與選址、裝修,甚至連定位、取名、試菜等一些活動也經常參加,在一些大事的定奪上更是傾盡全力。遇到這樣好的領導者,確實是我們的福分。
在2003年“非典”時期,整個餐飲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大蓉和也不例外。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采取了更人性化的對策。很多企業放員工回家休息,我們的員工則堅守崗位,工資、獎金一分不少,有些員工們主動提出不要獎金;在預防藥品、衛生福利上,我們也投入了很多資金。這樣以來,災難反而成了增強企業凝聚力的良機。《孫子兵法》說:“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意思是說要以道義愛撫民眾,才能上下一致,民眾情愿出生入死,而不違抗命令。
投資人和經營班子的利益應該是一致的,但細分起來,利益傾向還是不同。投資者希望獲得最大的回報率,而經營班子在完成基本任務后,也希望有合理的獎勵。除了正常的工資、獎金、福利收入外,年終完成任務的提成獎,是對經營者吸引力最大的蛋糕。不少企業為年終算賬會發生矛盾和不快,還有的因算出賬以后不能兌現而發生矛盾。
我和一個餐廳的老板及店總經理很熟悉。這位總經理告訴我,酒樓生意時好時壞,起伏較大,他為了穩住客源,每天要陪客喝很多酒,胃都喝出毛病了,思想也不太穩定。他在這里工作了五六年,餐廳雖然賺了錢,但他沒掙到什么錢。老板給了他8%的干股,如果一年掙了300萬,老板應該分給他24萬,但他拿的錢不到一半。他說,老板把利潤拿來增加設備、維修店子,到年底只剩下100多萬,只能按這100多萬來給他提成。這個結果與他想像的收入有很大差別。老板其他開支較大,又喜歡打牌,只能付給他一半的現金,其他的打個借條。他說,我身上有老板親手寫的四張欠條。老板性情豪爽,人也不錯,打牌輸的時候多,我不好意思開口問他要錢。考慮了很久,他還是決定離開,并有意到我這里來。我說,我跟你老板關系好,你來了就不僅僅是做生意的問題。后來他辭職去了外省一家酒樓。
創業前兩年,大蓉和董事會與經營班子在核算提成上也有類似矛盾。后來逐漸總結、完善,年初定任務、定指標,年底核算提成,扣除成本、稅收、折舊這些主要指標,其余盈利全部進入提成,該多少就多少。大的原則一定,每個店都一樣。我經常說,100米賽跑,跑攏了就給獎金,不要節外生枝,想方設法克扣,弄得大家心頭都“耿”起,信任也出現危機。核算清楚后,該多少就多少,立馬兌現,這樣做簡單明了,下面的人干了多少活、能掙多少錢心里都清楚,人人都有積極性,對企業特別信任。我認為,如果你的承諾不兌現,找理由打折扣,就不是爭多爭少的問題,而是誠信問題。做企業不但對顧客要講誠信,對自己的員工也要講誠信。沒有這一條,再大的企業也要搞臭。
2007年,原老羊西店搬家。在新店未建好前,為了穩定員工,我們決定給所有員工發70%的假期工資,直到新店開業為止。許多員工還不敢相信有這等好事,因為按照行業慣例,能發50%就不錯了。半年以后新店開業,90%以上的員工回到了工作崗位。新店順利開業,兩天后就排班候座。能做到這樣,這些老員工起了重要作用。
“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間,餐廳震壞了,顧客跑光了,員工人心惶惶,我們關了6天門,整理收拾現場,恢復原貌。重新開門后,生意十分慘淡,每個店每天都需開支幾萬元費用,開一天虧一天。天災人禍要影響多久,誰也說不準。董事會研究后認為,我們不能像有的餐廳那樣裁員,必須讓大家安心。李玢總經理在管理干部大會上宣布,我們已經給大家準備了半年的工資,不管地震影響多長時間,公司保證不裁員、不減薪。員工吃了這顆定心丸,受到了極大鼓舞。還好,老天眷顧,3個月后生意就恢復了正常。
大蓉和的生意在行業里面是很好的,屬于成都餐飲“第一集團”。我們給員工講,別人能發的錢我們都發,別人沒有發的我們也可以酌情發。近年來,餐飲業很難招到基層員工,我們也不例外。一些酒樓的員工工資從過去底薪700元漲到900元。我們決定,普通服務員一上班,月薪就是1000至1300元。員工之間相互介紹熟人來當服務員,一經錄用,經營班子發給介紹人100元獎勵。這些承諾,公司都全部兌現。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