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面食》
中國的飲食習慣中,北方人喜歡吃面食,以各類面食為主,可以一整年都不吃一粒米飯;南方人則以米飯為主,也可以做到一整年不吃面食,當然,避免大家抬杠,我要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北方南方,界限沒那么明顯,大家大概知道這么個意思即可,我作為生活在西南地區的四川人,毫不猶豫的認定自己是南方人。
因為我從小就不吃面食,針對不愛吃面食這個問題,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去探究原因,除了自己使勁回憶之外,同時也問過我老媽,結果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以至于到現在都是我心里的一個疑問,而且,我們家就我一個人這樣,我父母和我妹妹,對面食都挺喜歡,尤其是我老爸,對面食情有獨鐘,可以一整年吃面食。
曾經我嚴重懷疑自己是小時候把面食吃傷了,因為我有這方面刻骨銘心的記憶,那就是肥肉和雞蛋,在我很小的時候,因為嘴饞,把這兩樣吃傷過,中間有好幾年時間都不碰雞蛋和肥肉,可是老媽十分堅定的說不可能,因為我的出生地在四川偏遠的農村,我們家麥子產量很小,壓根沒有多到吃傷的機會。
多年的探究都沒有結果,我也就索性不去管它了,心里也完全接受了這個現實,在我的美食版圖里,自然而然的就把各類面食全部排除在外,不管是面條包子饅頭,還是油條面包蛋糕,甚至連餅干,全都是我可以自動忽略的對象,嘿嘿,哪怕是一年都不吃這些東西,心里居然也不念叨,平時即便是看到,也自動忽略。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我研究的各種餐飲案例中,也沒有任何與面食有關的例子,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做包子,開面館的朋友,但因為自己對面食的不喜歡,導致我的餐飲知識結構里,面食板塊嚴重短缺,每次有做面食的朋友來找我聊天,我都感覺自己大腦一片空白。
最近,我身邊最少有六個朋友都在密集的籌備開面館,湯頭從清湯到紅湯,價格從五六元到二三十元,裝修從簡樸到豪華,口岸從偏僻到繁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身邊做得好的幾個面館品牌,也都在躍躍欲試的謀劃著快速發展,比如腦花面的小劉,在各方面準備好以后,準備開始甩開胳膊干!
對于面館,我的認知非常有限,僅僅知道一些簡單的概念,比如它毛利很不錯,遠遠高于其他品類;比如它對選址要求非常高,舉例目標客戶要很近;比如它不適合做外賣,必須以堂食經營為主等,這些簡單的知識點和概念,無法湊出一個完整的關于面館的知識體系。
所以,每當有朋友來向我請教關于面館和面包店等問題時,我都只能老實的告訴對方,這是我的知識盲區,確實無法給予專業性的回答,有好幾次,我都想找機會去深度的了解關于面館的知識,但最后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現在,恰好遇到腦花面要開始發力擴張,我覺得機會來了。
一方面,腦花面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是餐飲小老板課程的學員,因為多年的接觸,對彼此有很深度的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雖然腦花面太古里店在成都的面館是坪效之王,但這里有其區位特殊性,換個地方的話生意是否能一樣好?通過對它的全程關注,可以有機會讓我把這方面的知識盲點給補起來。
寫這篇日志的同時,我感覺熱血沸騰,嘿嘿,是那種渴望的知識終于有機會補全的感覺,在成都餐飲市場,我有一個包括十多個品牌的案例庫,我把這些品牌作為品類的代表,當成案例在觀察和研究,詳細記錄下他們每一步的發展,以及我認為的得失,以達到取長補短之效果,進而防微杜漸。
現在,可以把腦花面加進我的案例庫,這次如果全程關注它接下來的發展,那我對面食,或者更準確說面館這個板塊,就也有一個超級案例了,嘿嘿,老實說,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如此興奮,因為到目前為止,除了小劉兩口子是我學員之外,我與腦花面沒有任何其他關系。
當然,即便是如此,我還是相信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喜歡上面食,恰如很多朋友所發現的,到逼不得已,必須要吃面食時,我一般都是要額外加臊子,嘿嘿,經常是臊子的分量遠遠多于面條的分量,不過,即便是如此,只要是吃面,最終還是會剩下不少面條,看著連我自己都覺得實在太浪費了,所以索性盡量少吃。
絲瓜滑肉面,可能是唯一的例外!
(本文耗時36分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