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后,成都餐飲界發生了兩件大事。
位于蘭桂坊的利苑“暫停營業”,之后隔了兩天,來福士的鼎泰豐也“暫停營業”。
這兩家餐廳可是成都高端餐飲的代表,同樣是出身名門貴族。
兩家店可謂是香港澳門地區,獲得米其林星級評分的常客了。
論味道、管理、服務都是沒得挑,雖然貴點,但貴有貴的道理。
即便這樣,這兩家餐廳依舊倒了。為啥?
本文發于微信公眾號:餐飲人必讀ID:cyr811
利苑酒家于2010年入駐成都,有利苑在,沒人敢稱自己是第一好吃的粵菜餐廳。
利苑從裝修、服務、味道都挑出來什么毛病。
而鼎泰豐,這個從臺灣漂到大陸的牌子也是苛求極致:
它家的小籠包以嚴格的“黃金18折”為最大亮點,并以面皮5公克、內餡16公克的標準制成小籠,分毫不差。
追求極致的結果,是成本的增加,這些最終都會疊加在消費者的賬單上。
利苑酒家人均消費500、鼎泰豐吃幾個包子也要人均上百。
▲網友吐槽鼎泰豐的包子
難道說“追求極致”還有錯,利苑與鼎泰豐做不好的道理,究竟是什么?
1 他們給不了心理預期
也許吃一頓粵菜,花費幾百塊是有些高。
但花費一百多吃包子,很多消費者是能夠接受的。
讀sir認為,很多人吐槽星級餐廳太貴,是這些餐廳沒有實現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比如,一個消費者去迪拜帆船酒店轉一圈,多半會覺得失望。(因為消費者在去之前,會在腦子中對酒店形成一個預想,結果去了發現和預想差不多,就會覺得失望)
餐飲企業也是如此,消費者知道自己要去一家星級餐廳,就會臆想這家餐廳多么好。
等消費完,餐廳給消費者的感覺,跟消費者之前的臆想一模一樣,甚至還比不上。這時,消費者就會覺得不值。
雖然,這些星級餐廳并沒有做錯什么,甚至比普通餐廳做得更好。但由于消費者高預期的存在,所以高端餐廳要不然就得降低身價,要不然就得拼命滿足消費者預期。
▲預期的差別
當顧客吃到幾十塊錢的包子,理應覺得味道就應該驚為天人。然而,品出的味道卻沒有想象中那么驚艷,就會覺得不值。
2 成本太重
記得當初小米做手機時,雷軍追求“極致”,于是所有的硬件全用最好的。
但是最后發現,一個手機的成本高達2000,最后小米不得已開始做減法。
這也是高端餐飲面對的問題:成本降不下來,客單價又不敢升上去。
以鼎泰豐主打的小籠包為例,必須堅持“5克的皮,16克餡,18個褶,總重量要達21公克,入蒸籠4分鐘后才可上桌”的標準。”
前廚工作臺上師傅包好的所有小籠包,重量只允許0.2克的差距,包前的材料和包完的成品都要測量。
據說鼎泰豐的面粉,是固定供應商按一定比例搭配調和出的面粉;鼎泰豐的米,需要負責挑米的工作人員,把所有的殘米都要挑出來。
雖然聽起來很像是在扯淡,但不能否認的是,高端餐飲要比低端餐飲更追求極致。
只不過,追求極致就意味著不顧成本嗎?
兩個包子相差0.3克,顧客在食用時就能真正感覺出來?而品牌為了這0.2克的差別,餐飲品牌卻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管控成本。
追求極致的精神固然沒錯,但在追求極致的時候,也要估計成本。
3 分店標準化不到位
鼎泰豐起源于臺灣,隨后在香港等地區開設了分店。
但是,貌似鼎泰豐的標準化做得并不好。總體來說,還是臺北總店、洛杉磯分店的評分較高,對于大陸而言,成都分店評分可謂是墊底。
2010年,鼎泰豐就取消了大陸幾家加盟商的資格,理由是:“幾家加盟店私自銷售不屬于鼎泰豐的菜品”。
▲知乎網友吐槽鼎泰豐標準化做的不到位
可見,鼎泰豐沒辦法做好分店的標準化和有效管控。
中餐本來就難以復制,尤其是需要現包現做的品類。加盟商都是逐利的,為了節約成本,就有可能在食材上做些手腳從而節約成本。
一方面是管理上的缺失、一方面是加盟商逐利造成的短視行為。
高端餐飲不解決標準化以及管理問題,還不如安安心心開一家店。(畢竟米其林評分,是評的單店,而不是整個餐飲品牌)
4 競爭,要看市場飽和度
一種東西越稀缺,就越有價值。餐飲品類也是如此。
鼎泰豐在海外被熱賣,一方面的原因是:外國做包子的品類本來就少,物以稀為貴。
但是這些高端餐飲在成都,可替代的東西就太多了。
對多數消費者而言,包子就是一種小吃的分類。
且不說臨街的各種包子鋪,其他諸如炸土豆、鍋魁等特色小吃,都是鼎泰豐的潛在競爭對象。
巴國布衣、利苑、鼎泰豐……高端餐飲的招牌一個個倒了下去,這意味著高端餐飲市場沒辦法做?
不過依舊有高端品牌活得不錯:
上海的Ultra Violet客單價上千,但依舊有人埋單。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消費升級后,不差錢的消費者反而多了。做高端餐飲依舊有自己的市場,但前提是,你得滿足他們的心理預期。
站在消費角度,其實就是一句話:“你讓我花錢可以,但是你得讓我覺得‘這錢花的值!’”
會員營銷居然分門派?難道我用了假會員營銷?
餐飲營銷方式剖析:做會員營銷才能賺?
智能會員營銷做好這3步,輕松提升營業額
繼360、樂視后,排隊網再出免費殺招
未來餐飲軟件如何更好地為餐廳服務?
專訪排隊網江浩南,揭秘餐飲信息化的營銷之路!
微信ID:JSH_V5
沒關注聚食匯,別說你是做餐飲的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371.html